TXT小说下载网 > 世子稳重点 > 第八百四十章 登基称帝(上)

第八百四十章 登基称帝(上)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当自己即将做到那个位子上时,赵孝骞站在帝王的角度看待大宋社稷,就发觉大宋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百年积弊,不是朝夕之间能解决的,或许,更不是一两代帝王能解决的。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从表面看是外敌入侵,可它亡国的根源,其实是出在了朝代自身。

    重文轻武是原因,政策反复是原因,党争激烈是原因,地主与农民矛盾愈发尖锐也是原因……

    冗官问题,腐败问题,军队问题,土地问题,士商利益集团问题,各种问题。

    原因太多,问题太多,以至于赵孝骞想着手解决它们时,竟有些措手无策。

    从表面看,明明如今是大宋形势最好的时期,可偏偏赵孝骞却觉得自己好像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每个问题都好像是当务之急,每个问题都迫切需要赶快解决。

    可皇帝只有一个,而朝堂上的臣子们却各怀心思,各有利益,这时候赵孝骞都不得不感慨,人还没当上皇帝,一大堆的麻烦却已扑面而来。

    此刻赵孝骞突然对章惇问政垂问,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那就先解决能解决问题的人。

    皇帝要治理国家,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他需要一批忠心的纯粹的臣子来辅佐。

    朝堂宰相无疑是必须跟他同心同德的第一人。

    章惇不算坏,尽管他对旧党打压太狠,行事有点强势,也炮制过冤狱,默许过新党对旧党的种种排挤构陷等等。

    可他终究理想信念未灭,立志继承王安石变法的遗愿。

    他的眼里还有光,尽管光芒已经比当年暗淡了许多。

    可它依然未熄灭,这些年身在朝堂,历经沉浮,见多了人情冷暖,习惯了争权夺利,幸好,章惇眼中那点光还未熄灭。

    只要光芒未熄,赵孝骞就能把它重新点亮,从此大放光彩。

    做成一件大事,需要付出漫长的岁月和非常的手段,它还需要一群理想主义者,带领所有真正踏实肯干的人去披荆斩棘。

    赵孝骞需要一群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当他的话说得越来越重,而章惇也浑身颤抖,泪如雨下。

    字字诛心,却仿佛打开了章惇记忆的阀门。那尘封多年的激情,与残酷现实的冰冷,此刻在他心中冰火交融,滋味很难受。

    “殿下,臣,臣……做错了许多事。”章惇垂头哽咽。

    赵孝骞认真地道:“子厚先生,路走偏了不要紧,新朝新气象,咱们把方向纠正过来,朝正确的方向继续走。”

    “你我君臣同心,可以解决世上大部分的麻烦,如果你和我之间仍继续斗心眼儿,彼此内耗,整个大宋都会被你我拖累,千百年以后的史书上,对我,对子厚先生当如何评价?”

    “我需要真心诚意辅佐,纯粹且踏实做事的臣子,你若能做到,我不介意给你荣华富贵,你若做不到,那么……换个能做到的人上来。”

    章惇用力咬着牙,道:“殿下,臣能做到!殿下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顶,臣受教了。”

    赵孝骞满意地笑了:“子厚先生,前路多艰,你我互相搀扶上路,彼此照应。”

    章惇眼中的光芒已明亮了许多,用力点头道:“只要殿下还需要用到臣,臣愿为殿下,为大宋死而后已。”

    …………

    五月廿八,黄道吉日。

    子夜,赵孝骞坐在楚王府的院子里,仰头凝望夜空里的繁星。

    身后传来轻悄的脚步声,赵颢走到他身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疑惑地道:“骞儿,你在看什么?”

    赵孝骞淡淡地道:“在找紫微星……据说紫微星代表帝王,我想看看它今晚是明是暗,对大宋未来的国运又意喻着什么。”

    赵颢闻言神情一紧,也急忙跟着他寻找起来。

    父子俩对这个都不在行,要从漫天繁星里找到紫微星,何其困难。

    半晌,赵颢放弃地叹了口气,道:“找不着,罢了,反正老夫觉得,今晚的紫微星必然亮如炬火,熠熠生光。”

    赵孝骞苦笑道:“从古至今那些神兮兮的道家术士,为何抬头看一眼星象,就能敏锐地预知一个国家会发生怎样的大事,到底是真的有理可据,还是装神弄鬼?我看了半天为何看不出半点端倪?”

    赵颢叹道:“王朝兴衰,数百年一替,紫微星亦明亦暗,皆是天道无情。”

    “骞儿,以你的性子和能力,一定是个英明君主,一定能给天下人带来不一样的气象。”

    “再过两个时辰就天亮了,登基大典开始,骞儿,你准备好改变这个世道了吗?”

    赵孝骞最后看了一眼夜空里复杂神秘的繁星,收回了目光,淡淡地道:“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了,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便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下苍生。”

    转身看着赵颢,赵孝骞语气低沉地道:“父王,孩儿感谢您。天下只有我知道,父王为孩儿付出了什么。”

    赵颢眼眶泛红,脸上却带着笑:“当皇帝的人了,还说什么混账话,老子为儿子付出,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赵孝骞抿紧了唇。

    别的父亲付出,是衣食住行,是拼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倾尽全力的扶持,看着他从踉踉跄跄上路,直到疾驰如飞,才依依不舍地放手。

    而赵颢这位父亲,他的付出更大。

    原本这皇位是赵颢毕生谋求的,可最后却毫无不舍地拱手让给了赵孝骞。

    自古君臣父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反目成仇,如今这对父子,却是史书上前所未有的互相成全。

    但愿后人能在冰冷无情的字里行间,看到这千年难得的父子温情,掩卷一笑,为之浮一白。

    …………

    天亮,赵孝骞穿上华丽的皇帝冕服,头戴十二垂旒帝冠,缓步走出了楚王府。

    赵颢穿着正式的朝服和梁冠,跟在他身后,赵孝骞的身旁,是久违的郑春和。

    郑春和又穿上了绛紫色的宦官官服,习惯性地半躬着身子,小心地托着赵孝骞的手臂,将他送上皇帝御辇。

    登上御辇之前,赵孝骞突然脚步一顿,扭头看着郑春和,微微一笑:“郑内侍,今后我的衣食住行,就拜托你帮忙了。先给您道一声辛苦。”

    郑春和一怔,听着赵孝骞如此暖心的话,心中不由倍感激动。

    “能为官家效劳,是奴婢的荣幸,官家日后直唤奴婢的名字便可,千万莫唤官职,奴婢命薄,承受不起。”

    “好,以后便叫你全名,或是老郑,你我之间不必见外的。”

    说着赵孝骞拍了拍他的肩,然后登上了御辇。

    郑春和面带微笑,尖着嗓子扬声道:“陛下起驾——!”

    御辇外,数千禁军班直动作划一前行,御辇的前后旌旗蔽日,御街两旁已被清空,皇帝仪仗出行,威仪赫赫,无人敢直视。

    坐在御辇内,随着车辇启行,赵孝骞的身子微微晃动,头上戴的十二垂旒帝冠也发出叮当响声。

    狄谘披甲戴盔,紧紧地跟在御辇旁。

    老丈人已被封为禁宫诸班直都指挥使,整个禁宫的安全都交给了他,没办法,赵孝骞也不能免俗,皇宫的安全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

    掀开车辇珠帘一角,赵孝骞忍不住跟老丈人搭话:“岳丈,我已下令将莹儿她们从日本接回来了,她们约莫过俩月才能回京。”

    狄谘满头黑线,目光平视前方,低声道:“这些话可私下再说,官家,现在可是登基大典,注意庄重威严……”

    赵孝骞嗤笑:“定规矩的人不必守规矩,岳丈这都不知道?我都是皇帝了,难不成御史敢参我?”

    狄谘面无表情,嘴里迸出一个字:“敢。”

    赵孝骞一滞,仔细一想还真是,朝堂的御史们一个个胆子都大得很,没他们不敢参的人,尤其是皇帝,只要逮住了皇帝的错,都特么跟打副本刷大BOSS似的,不仅不害怕,反而更兴奋。

    没当皇帝前被御史参,当了皇帝后还是被御史参,我这个皇帝特么的不是白当了?

    悻悻地放下车辇的珠帘,赵孝骞只好端坐在内,努力保持威严肃穆的形象。

    御辇到了延福宫的正门宣德门外,今日宣德门的中门大开,在京的数千朝臣官员分列宫门外两排,见御辇行来,群臣纷纷躬身长揖。

    御辇毫不停顿,径自入宫门,直到御辇进了皇宫的第二道正门大庆门后,宫门外的礼部尚书张沂才大声道:“登基大典开始,文武朝臣各国使臣觐陛——!”

    官员列好朝班,鱼贯走进宫门。

    仪式是早已演练过的,上次赵佶的登基大典,差点就把仪式全程走完了,今日大宋又上来一位新君,群臣对登基大典的流程自然已经熟悉得很了。

    登基大典首先赴太庙祭告天地祖宗。

    赵孝骞下了御辇,来到太庙外,在群臣敬畏的目光注视下,缓步走上汉白玉石阶,一步一步走向太庙的祭坛。

    在张沂的提示下,赵孝骞双膝跪在祭坛前,垂头伏首,三叩九拜。

    从今以后,赵孝骞便是大宋天子。

    天子天子,是天的儿子,君权神授,皇帝只会跪拜天地,不拜凡人。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