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2
被废墟掩埋的北京城,一片死寂,但表面的沉寞,并不代表它的全部,就在废墟之下,仍然生存甚至繁衍着无数的生命。要将地球人赶尽杀绝的外星侵略者又怎肯善罢甘休?地下掩体入口是它相对薄弱的地方,因此也成为了敌人主要攻击的突破口。
在一处以古老地下铁做为掩体的入口,侵略者正不知疲倦地进行着突破,虽然没有钻机、挖掘机之类的工具,但是他们却以最原始的方式对厚重的隔断反复进行着撞击。他们进攻的方式好似冷兵器时代的城池攻坚战,小型艇犹如撞击城门的巨木,一次又一次简单却有效地强力冲撞着。地铁隔断用几米厚的混凝土浇筑而成,中间还夹有一层厚厚的钢板,撞击后,混凝土掉下的碎末越积越高,甚至再次将被撞部位掩埋,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却看不出一丝放弃的念头,仍在极力捣毁着阻隔前进的屏障。
在不计其数次的撞击下,隔断终于被“凿”开一个豁口,一道亮光从口子里射出。光亮激起了敌人的欲望,小艇也更加活力十足起来,又经过几番猛烈冲撞后,口子越撑越大,敌船到底还是从豁口钻了进去!
进入洞口,豁然敞亮,小艇来到了一个地铁站台。车站大厅内的灯光依然通明,地上还堆放着不少生活物资,但整个车站却空无一人,只有角落里散落的一些残留物品,证实着曾经有人在这里居住过。通过探测,敌人察觉到了一丝地球人的气息,判断出他们撤离的时间并不长。
在站台与四条地铁隧道连接的出入口处,四扇坚固的大门牢牢地将内外隔开,大门由金属铸成,崭新得没有一点锈迹,显然刚刚使用不久。攻入站台当然不是侵略者的目的,尚未发现地球生命,他们怎肯就此罢手,于是,更多的小艇从豁口鱼贯而入,并分别行动,对准四道结实的隔断开始了又一轮猛攻。
大门遭到冲击的部位渐渐凹陷,终于被撕开一道裂缝,随着裂缝的扩大,地铁掩体的第二道防线也被突破了。
缺口内黑洞洞一片,然而,并不具备照明装置的敌船却无所畏惧,两艘小艇胆大妄为地从缺口钻了进去,借助着站台大厅照射进来的灯光,可以隐约发现前方不远处仍是一道隔断。
还是没有发现地球人,但外星人似乎并不失望。他们相信:无论遇到多少道阻隔,无坚不摧的小艇都可以将它一一穿越。两艘敌船毫不犹豫,立即对前方的隔断发起了冲击。
就在此时,身后却是一声巨响,一道千钧铁闸突然落下,将敌船的归路阻断,两条“鱼仔”眨眼间便被隔离在了一个漆黑狭小的空间里。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两个斯康蒂星人心惊胆战,他们感觉中了机关,赶忙驾船回身奋力向铁闸撞去,但由于空间的狭小,小艇的加速度受到加速距离的影响难以提升,撞击力降低了许多,因此对铁闸的破坏力也被大大削减了。
但是,被困的敌船还是把呼救信号传递到了铁闸外,而外面的的敌人早已发现同伴中了埋伏,正对铁闸发动着攻击,怎奈铁闸与身后隔墙间同样狭小的空间,使他们的撞击力度也大受影响。
被关进隔间的两艘小型艇对机关努力捣毁一番后,感觉无力撼动,便像没头苍蝇般不分方向到处乱撞起来,但四周都是坚壁,任凭敌船竭尽全力,却找不到一丝可以穿过的缝隙。顽抗片刻后,看到突破无望,两个外星人只得安静下来等待救援,然而,未等他们加以喘息,隔离间上方却齐刷刷伸出两排管道,紧接着,几十股浆液从管道内喷发而出,转眼便把隔间内全部注满,将敌船淹没其中。敌船拼命挣扎,怎奈无济于事,而且,它们穿行于浆液中的速度在迅速减慢,最后竟然被凝固住,无法动弹了。原来,喷射的浆液是一种凝结速度奇快的高强度混凝土,不到两分钟,它便从粘稠的液体变成为固态,并且强度持续增长,最终将“鱼仔”结结实实地固封在了里面。
隔间的空间虽然狭小,但长度毕竟也有十米开外,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便凝结得坚如磐石,不仅将里面的敌船牢牢筑死,还抵住了铁闸,使外边试图对同伙实施营救的援兵更加难于撞开隔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外面的“鱼仔”才将铁闸勉强豁开一道口子,但里面的混凝土早已凝固,令它们再度碰壁。
要想破除混凝土,需将铁闸撞开,最起码豁口的面积还要再扩大许多,这让敌人的营救颇费周折。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敌船才对混凝土发起撞击,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再次大幅增长,坚硬异常。看到营救困难,外面的小艇不得不暂时放弃,因为这批侵略者离开母船已超过一天,需要返回接受补给,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地球人的机关虽令外星人懊恼万分,但他们也只能丢下同僚,无奈离去。
当第二批营救队赶到并吃力地将同伙救出后,时间又过去了好几个小时,而不幸中了地球人圈套的那两个外星人,却已因补给断缺而命归西天了。
******
一台巨型运输车在隧道中缓缓行驶着,通道两侧,灯光将前方的铁轨照射得锃光瓦亮,沿着轨道望去,两条亮线延伸到远处渐渐合并成单股,而随着前行,单线又被一点点划开变成了双线。
不久后,前方隐隐显出昏暗之色,隧道内似乎不再那么明亮了,随着车辆的行驶,昏暗愈发明显,虽然照明依旧,但四壁透过帷幕的黑色背景却令灯光反射不再强烈——运输车已从地下进入了海底隧道。
透过透明的幕壁,依稀可以看到隧道外为防护侵略者而架设起的粗壮的金属排架,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鱼儿穿梭其间,鱼儿们悠闲地游弋着,似乎特意想将海下的安谧告诉车里的人们。不过,运输车行驶的轰鸣声却与外面的静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也不可能像鱼儿那般悠闲自得,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目前在经历着一个怎样的时刻,都晓得自己身上的重任,因为车上的运载物,是一个已经被混凝土封杀的外星侵略者。
就在北京城绵长的地铁隧道遭受侵略者攻击的同时,世界许多地方的地下防御设施同样也危机四伏。然而,外星人的进攻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地球人巧设机关,也使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大量敌船同时对不同地区的掩体发起撞击,不少小艇也被地球人的陷阱所擒获,一些中了埋伏的敌船因营救困难,在被确认同伙已超出救援时间无法生还后,大部队无奈之下选择了放弃,将被固封住的船体和尸体抛给了地球人。
这条隧道与海底城市相连,是专为运送体积庞大的重物而修建的。运输车行驶速度并不很快,进入海底大约10分钟,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左侧可以进入海底城的中心区,而右侧则是一处科研基地。车辆沿轨道向右行驶,又走了5分钟,前方出现一道大门,在车辆向它靠近的同时,门自动打开,而当货物被运进后,又慢慢合闭,与外界隔离得严严实实。
沿轨道又转了几个弯,穿过几扇门后,车辆停了下来,有一架天车缓缓驶近,将运输车后巨大的混凝土坨吊起,送进了一间研究室。
研究室并不大,与教室相仿,里面并没有人,只安置了一些研究器具。混凝土块被放置在一个平台上后,屋内所有与外界联接的通道开始切断,直至完全封闭,成为隔离状态。
平台上的研究物被固定,紧接着两条机械臂探了过来,臂杆端头安装的两片圆锯片飞速旋转着,对混凝土开始进行切割,随着一阵粉末飞溅,室内尘障重重,而当锯片刺耳切的割声停止,烟障渐渐沉淀下来后,一架泛着亮光的,大致呈扁长椭圆形的飞行器出现在平台上。
随后,清扫设备对混凝土残渣和粉尘进行清理,直到将研究室内变得一尘不染。清理完成后,进入到室内降温的步骤,这个步骤时间并不长,大约过了5分钟,室内悬挂于墙上的温度计刻度已下降到摄氏零下120度。
室外,通过透明隔窗和传像设备观察的研究者们,对目前所看到的结果并无太多新奇感,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在室内环境条件得到确认后,下一步的解剖开始了。机械臂自动换上一种特制的锯片,并灵活地“舞动”起来。小型艇的护罩固然刚柔并济,但低温却使它的塑性下降了一些,而硬度比护罩更高的锯片在机械臂的操纵下挥舞翻飞,好似一位技能娴熟的花匠使用手持割草机修剪花草一般,将护罩金属层一片一片剥离下来。经过一番并不轻松的镟割,处理掉厚度足有80厘米的塑性金属保护层后,敌船的内胆终于第一次展露于地球人的眼前。
与护罩相同的,是内胆也由光亮而坚固的金属制成;而不同的,却是它的刚性更高,硬度更大了。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内胆并非与护罩一样浑然一体,而是有一条极细的呈弧线的缝隙,缝隙从船体顶部中央延伸至尾部中央,将内胆划分成两个部分。看来,由刚性金属制成的内胆是可以开启的,当靠侧上方的比较小的部分滑动时,人员出入口便可开合。
此刻,机械臂端部的锯片更换成了爪形的机械手,试图将内胆从缝隙处掀开,但费了很大力气没有成功,于是再度换上锯片,向内胆发起了强度上的挑战。
研究人员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因为最后所更换的锯片,是用在此种低温条件下,地球人所合成的最为坚硬的物质所铸成,然而它即将切割的却是一个未知的硬度,一旦无法破开内胆,下一步的研究会陷入僵局——虽然也许高温可以使内胆熔化,但即使不会造成猛烈爆炸,它里面的生物机体及仪器设备也会遭到完全毁坏。
研究人员的担心并没有变为现实,但接下来他们也看到了着实恐怖的一幕。
内胆的厚度比护罩要薄,尚不足它的一半,锯片从中上部水平切割,当切缝深度达到30几厘米时,有液体从切缝中溢了出来,然而切割并未因此而停止,而是继续进行,直到切出一条环状的通透的缝隙后方才完成。接着,借助机械手,将被切割的顶盖掀了起来。
摄像头分几个角度将敌船最内部的影像从研究室里传递出去,研究员们通过显示器,看到了骇人的一幕:在胆内充盈的烃液当中,漂浮着一个鲜绿色的生物,他虽然因死亡已经不再活动,但模样仍令人作呕。
生物头颅的大小虽与地球人相仿,但躯干确如蛇般纤细,躯干并不比头颅长很多,整个体形犹如一条硕大无比的蝌蚪,受重力的影响,他是仰面漂浮在烃液之上的。在头颅上部的两侧,有两颗海棠般大小血红色的玻璃体凸显出来,看样子很有可能是他的双眼,眼皮褶皱着蜷卷在眼睛周围,竟无半点将眼睛遮挡,这让人联想起死不瞑目这种生理现象是否同样也会在这种生物身上发生;在眼睛的下方有两个小孔,看上去也许是鼻子,但并未从脸部凸出来;头颅上没有嘴和耳朵,也许这种生活在烃液体中的高等生物,其摄养及传收信息的方式会与地球人有很大不同吧?
蛇一般躯体靠前的部位,有一双同为绿色然而却更为纤细的手臂,手形比地球人小一些,只有三根手指,而且手上有蹼。躯干的后端渐渐变得宽扁了许多,看来是在游弋时可以起到鱼尾般的作用。虽然尾部很象鱼,但他浑身上下却没有鳞,而是包裹着一层有些象鳄鱼皮似的厚厚的、麻褶的皮肤。
斯康蒂星人丑陋的形象终于令一位女研究员忍受不住,她用手捂住嘴冲向洗手间,而其他人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反应,继续密切观察着显示器内的影像。
机械臂的端头此时又换成了柔软的机械手,负责操作它的人员下一步程序应是利用机械手将生物的身体翻转过来,露出背部以利更为全面地观察。然而,此时人们却发现生物的身体正在腐烂,虽然这种现象研究员们有所预料,但这也是他们最为担心的,因为尸体一旦腐烂,室内外巨大的环境差异会令操控难于把握,后果无法预想。此刻,机械手急忙抓住生物的尸体,欲将它装入另外一个透明的容器,但尸体腐烂的速度很快,不等机械手对准容器颈口,它所抓住的生物几乎只剩下一副白森森的骨架了!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