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2
尼萨星赤道外侧约120公里处、奴鲁巨兽栖息的黑暗生物地带。
飞行在一面巨大湖泊上的碟形子舰打开下部的一圈照明灯,将幽幽的湖水映亮,灯光引导下,子舰贴着湖水向湖边静静移动着,稍后,杳然无声地停靠在了隆起的湖岸上。
降稳后,子舰光滑的表面开启了一扇缺口,口内灯火通明,几名艾融人的身影在光亮中晃动,可以察觉,他们正从缺口内走出,光影消失后,下得飞船的几个人已悄声向湖边走去。
这里曾是奴鲁巨兽时而出没的地方,对四周情况还不甚了解的几个人显得小心翼翼。他们轻步来到湖边,小声交流了起来:
“真奇怪,难道这就是撞击爆炸中心吗?”其中一人望着开阔的湖面,不解地说。
“按经纬坐标,是应该在这里。”子舰导航员虽如此回答,却把狐疑的目光转向了身旁的地质专家。
“别着急,我到周围再看看。”专家说完,走向了湖岸外侧隆起的高地。
虽然湖畔是尼萨星赤道外侧黑暗的一面,但距赤道较近,织女星光并未完全被遮挡。地质专家借助依稀的天光和子舰照明,攀上隆起的高地,使用袖珍地质探测仪在脚下钻探了一阵,带着探测的初步分析结果又回到几个人中间。
此时,一颗银盘似的卫星从地平线缓缓升起,那是尼萨星的第2卫星——尼卫二,它反射着织女星的光芒,宛如地球的卫星——月亮般为黑蒙蒙的夜幕又增添了一些亮色。
光亮使得幽暗中的能见度得以提高,地质专家抬眼望向湖岸更远处的地带,当他的目光扫过环绕在湖边黑漆漆延绵不断的高垄后,便自信地说:“没错,这个湖就是‘昆达’撞击的中心地点!”
“何以见得?”旁边的导航员仍在疑惑当中。
地质专家解释道:“对刚才采集的土样分析后,发现里面存在大量硅元素,小行星的主要成分是铁,而陨铁在极高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才会形成硅,这种极端条件只有在撞击爆炸时的瞬间才会形成。”
“只凭这一点吗?硅元素在其它地方也能探测到的。”旁边另一名事件调查员接着问道。
“看看环绕在湖边的这圈高垄吧,它同样可以证明我的结论。小行星强烈的冲击力将地面撞出一个巨大的陨坑,被挤压的陨坑内物质及小行星自身物质向外扩散,但扩散力随大地的阻力逐步衰减,物质最终停止并堆积在了陨坑的周围,从而形成了高垄。这个湖泊其实就是个大陨坑。”
“但这里应该是一个盆地,怎么会变成湖泊了呢?”
一旁的气候学家此时接过话题:“是雨水。小行星撞击造成尼萨星气候发生异常,在撞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星球上暴雨滂沱,雨水的汇聚将盆地变成了湖泊。在到达此地的途中,我们不也看到很多原已干涸的湖泊又从外观上恢复原貌了吗?这也是大雨的功劳。”
“没错,我确信就是这个地方,因为33年前的尼萨星地图未曾标注过这个湖,我们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地质学家再次证明道。
事件调查组长点点头,说:“大家的分析很正确,此处必是撞击中心。但虽然找到了这个地方,可对神秘的‘昆达’的调查才刚刚开始,任务还要继续。我先向总指挥汇报一声,确认下一步的调查方向。”
与总指挥进行完交流,调查组成员全部返回子舰。稍刻,艾融飞船毫无声响地从地面升起,向湖泊中央的水域驶去,到达预定地点后,先在半空静止了一下,然后缓缓下降。子舰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它已经转化为一艘潜水器,潜入到更为黑暗、冰冷的湖水里。
******
明亮的光线划破水下的黑暗,潜艇从湖中心垂直向湖底下降。被小行星强烈冲击所形成的这个湖泊,横跨了奴鲁巨兽生物带,直径近百公里,整个湖底呈非常平缓的漏斗状,中心最深处300米开外,向外侧越来越浅的湖床一直延伸到湖岸。
潜艇在控制中慢慢下沉,艇内的外部采声设备寂静无声,不多时,湖底渐渐清晰地展现在了潜望镜的视屏里。
原本预计被撞击的陨坑坑底会凹凸不平,但视屏里所看到的湖底却平坦一片。在这湖中心最深的地方,除了静静的湖水与平坦的湖床外,没有任何物体、任何声音,更谈不上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了。调查组长注视着监视屏、聆听着声纳系统,好像对所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并不失望,而是向其他组员讲道:“目前的情况和预想相差不多,当年‘昆达’爆炸点10万度的高温融化了这里的一切,湖底的沉寂属意料之中,但湖床应是褶皱的,而眼下情形却是如镜面般平整,这点却未曾料到。我们还是到外围看看吧。”
直径40米的潜艇启动推进系统,开始徐徐潜行,在推进系统扰动下,湖底的尘泥被纷纷扬起。
“或许该到距爆炸点更远的地方才有可能找到线索,加速吧。”组长指挥着驾驶员,说道。
助推系统加大功率,强力运行起来,潜艇的速度得以加快,却也使更多的尘泥被搅起,烟瘴般环绕在了潜艇周围。
几乎在这同一时刻,尖锐刺耳的警鸣声在艇内突然响起。“自动导航系统失灵!”驾驶员大喊起来。
“不好,此处地势是逐渐抬高的,赶快减速上浮,不然会发生碰撞!”组长的声音急切而又紧张。
已经顾所不及,随着一声巨响,潜艇一头撞向湖床的坡面,碰撞的同时,艇外照明全部熄灭,湖底瞬间又回到了原有的黑暗!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