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129章 人会撒谎,账本不会

第129章 人会撒谎,账本不会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清晨六点,肖锋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点。

    办公室没开灯,窗帘被风掀起一角,漏进鱼肚白的天光,在键盘上投下淡青色的影子——那光像冰水漫过金属键帽,泛着冷而薄的光泽。

    他指尖敲击的节奏带着焦躁的震颤,每一次敲下都仿佛在试探某种即将崩断的弦。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声波图,王桂芳的录音被他逐帧拆分,像解剖一条僵死的蛇。

    耳中只剩下耳机里循环播放的低语,沙哑、断续,像从地底渗出的水声。

    “宏远劳务公司”——当这个词第三次从录音里冒出来时,他的瞳孔突然收缩。

    声波图上,原本连贯的波峰在“宏远”二字处,诡异地凹下去一道小沟,像被刀削去了0.3秒。

    那凹痕极短,却像一根刺扎进他的神经。

    他屏住呼吸,耳膜仿佛听见了某种断裂的轻响,像玻璃在低温下悄然裂开。

    他凑近屏幕,鼻尖几乎贴上蓝光,冷光映得他眼底发青,喉结滚动两下:“读稿。”

    鼠标滚轮缓缓下滚,每段提及“宏远”的声波都带着同样的凹痕。

    他指尖触到鼠标外壳的磨砂质感,忽然感到一阵黏腻的汗意。

    他想起昨晚王桂芳泛红的眼尾,她把U盘塞进他手心时说“他们让我背稿”,当时他只当是恐惧后的胡话。

    现在,那声音在他脑中回响,带着纸张翻动的窸窣和她指甲掐进掌心的细微摩擦。

    他忽然意识到,那些话不是即兴的恐惧,而是被反复练习的台词——像一具提线木偶,在看不见的绳索下开口。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查账。”他合上电脑,指节抵着眉心,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是怕我们懂他们的规矩。”

    窗台上的绿萝叶子在风里晃了晃,叶尖掠过他的袖口,留下一丝微痒的触感。

    楼下传来扫帚划地的沙沙声,像砂纸磨过水泥,节奏缓慢而固执。

    肖锋摸出西装内袋的笔记本,笔尖悬在“用间篇”旁,金属笔帽在指间微凉。

    最终落下一行小字:“规则是用来拆解的,尤其是他们自己定的。”墨迹在纸上晕开一点,像血滴入雪。

    上午九点,乡镇联席会的会议室飘着陈茶味。

    茶香混着旧木桌的霉味,空气滞重如浆。

    肖锋刚推开门,就听见空调外机低沉的嗡鸣,夹杂着投影仪风扇的轻响。

    他看见苏绾抱着一摞文件夹站在投影仪前,米色西装裤脚沾着晨露,布料微湿,贴在脚踝处,发尾却一丝不乱,像刀锋划过水面不留痕。

    她抬头时目光扫过他,像刀背轻轻磕了下刀刃,转瞬又落回电脑。

    那眼神冷而锐,带着金属碰撞后的余震。

    “各位,这是近三年村级资金流向热力图。”她按下遥控,墙上的幕布亮起橙红相间的色块,电流声“滋”地一闪,“红色代表异常流动超过200%。”

    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三个亮红的圈突然放大——“这三个合作社,需要重点说明。”

    张副镇长的茶杯“咔”地磕在桌上,瓷与木的撞击声让所有人一颤。

    他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会议记录本——那动作像蛇在蜕皮,缓慢而警惕。

    肖锋记得,这是他当年在企业谈判时,对方准备抵赖的典型动作。

    苏绾没接话,只点击鼠标。

    幕布切换成两张并排的扫描件,左边是王桂芳昨夜签了字的原始凭证,金额栏清清楚楚写着“叁万贰仟元整”;右边是镇财政所上报的版本,同样的日期,金额栏变成了“壹万贰仟元整”。

    “差的两万元,进了宏远劳务的账户。”她的声音像冰锥敲玻璃,清脆、冷冽,带着碎裂的预兆,“王会计说,这是她上个月刚发现的漏洞。”

    会议室突然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嗒”,一滴,又一滴,像秒针在倒计时。

    张副镇长的手停在半空,茶杯口的热气歪歪扭扭地往上蹿,扭曲了他额角的青筋。

    肖锋注意到坐在末位的财政所小刘喉结动了动,手指在桌下攥成拳——指甲掐进掌心的触感仿佛也传到了他身上。

    那是他上周去村里调研时,看见低保户攥着被克扣的补贴单的动作,无声的愤怒,像被压紧的弹簧。

    “散会前,麻烦各位在签到表上补签。”苏绾合上文件夹,目光扫过所有人,像探照灯扫过废墟,“毕竟——”她顿了顿,“原始凭证上的签字,和上报版本里的,笔迹不太像。”

    肖锋跟着人流往外走时,听见后排有人小声嘀咕:“老陈上周还说王桂芳是疯了,现在……”话音被关门声截断,木门合拢的闷响像一记耳光。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上面新记了一行:“沉默同盟的裂缝,从怀疑队友开始。”纸页的粗糙触感贴着指尖,像在提醒某种即将撕裂的平衡。

    中午十一点半,“福来居”的包间飘着红烧肉的甜香。

    糖色焦化后的香气混着梅干菜的咸涩,在鼻腔里缠绕。

    赵伯夹起一筷子梅干菜扣肉,颤巍巍地往老周碗里送:“还记得87年那次审计吗?你蹲在仓库里数了三天化肥袋,说‘账做得再圆,也圆不过良心’。”

    老周盯着碗里的肉,白头发在吊灯下泛着灰,像落了一层霜。

    他扒了口饭,米粒粘在嘴角,手指却不受控制地摩挲起碗沿——那是个被磨得发亮的弧度,指腹划过瓷面,发出几乎听不见的“沙”声,和陈默焦虑时转笔的动作、张强开会时捏茶杯的动作,弧度分毫不差。

    隔壁包间的门帘掀开条缝,肖锋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重重的线,纸面被划出细小的纤维断裂声。

    他看见老周的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和王桂芳交U盘时的手,像两片被风刮到同个角落的枯叶。

    “赵伯,那年你替我挡了处分。”老周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铁锈,“现在……”

    肖锋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听见赵伯放下筷子的轻响,竹筷碰瓷碗,一声脆响后是长久的沉默。

    接着是老周压抑的抽噎,像风从破窗缝里钻进来,断断续续,却撕心裂肺。

    “他们说只要闭紧嘴,退休工资一分不少……”

    下午两点,镇政府后院的石榴树投下斑驳影子。

    阳光穿过树叶,在李婶的蓝布围裙上洒下跳动的光斑。

    她站在走廊拐角,手在围裙上擦了三遍才掏出张纸条,纸角已被汗水浸软:“昨晚张强去宏远公司待了四十分钟,我收拾食堂时听他打电话说‘老地方见’。”

    她压低声音,眼角的皱纹里沾着面粉,像干涸的河床,“肖书记,我儿子上大学的钱,是你们给的助学贷款……”

    肖锋把纸条折成小块收进西装内袋,布料摩擦的窸窣声里,他拍了拍她手背:“李婶,您做得对。”他转身喊来小吴,“调昨晚宏远公司的监控,重点截穿灰夹克的人。”

    半小时后,王桂芳的电话打进来,声音发颤得像筛糠:“那个穿灰夹克的……是我们所里老李!他上个月还说我疯了,说青藤会的账查不得……”

    肖锋望着窗外摇晃的树影,突然笑了。

    他想起清晨声波图上那道0.3秒的凹痕,想起联席会上张副镇长凝固的表情,想起老周摩挲碗沿的手指——沉默的网,正在被一根一根抽丝。

    傍晚六点,办公室的台灯亮起暖黄的光。

    灯光落在账本上,纸页泛着微黄的光泽,像旧信纸。

    肖锋把一沓证据按时间顺序排开,用红笔在“宏远劳务”“老李”“老周”三个名字上画了圈,圈与圈之间连着箭头,像张蓄势待发的网。

    手机震动时,他刚在笔记本上写下新标题:“坏账不怕查,怕的是好人也开始算账。”

    “明天起,我们不追钱。”他接通苏绾的电话,声音低沉笃定,“专找‘老会计’喝茶。”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他知道她在翻省厅的干部档案:“你要让他们自己选边站?”

    “不是选。”肖锋指尖划过“用间篇”的页脚,那里有父亲用蓝笔写的“攻心为上”,墨迹已有些褪色,却仍清晰,“是让他们觉得,这是唯一能保住脸面的选择。”

    窗外的晚霞把云层染成血红色,他望着墙上的乡镇地图,“宏远劳务”的红圈在暮色里像团跳动的火。

    手机里传来苏绾轻笑的尾音:“肖书记,我突然有点期待明天了。”

    晚上十点,肖锋合上最后一本账本时,听见楼下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

    “叮铃——”,清脆的金属音划破寂静,像童年巷口的回响。

    他探头望去,赵伯正踩着二八杠往家走,后车架上绑着个蓝布包——那是王桂芳今早塞给他的旧账本。

    布包在月光下泛着旧蓝的光泽,像一块沉入水底的布。

    月光漫过窗棂,在桌上投下《孙子兵法》的影子,字迹模糊,却轮廓分明。

    肖锋摸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凌晨五点三十分的闹钟已经设好。

    他望着地图上标红的四个村财务室,低声道:“该让他们看看,好人算账,有多利索。”

    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纸页哗哗作响,像无数人在低语。

    最后一页笔记在风里翻起一角,上面刚写的字清晰可见:“当沉默者开始开口,网就成了。”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