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禅观与净土 >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

    佛教在解释我们人生的现象,主要的观念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会碰到很多很多的人,也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只要在你人生当中,会出现的人事都绝非偶然;人生没有偶然这两个字,一定有它的道理,叫诸法因缘生。当然佛教的因缘观不是点状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佛法很喜欢用水流的思想,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我们把水流切成一小块来看,人生必须要面对两件事情:第一个你的过去;第二个你的未来。就好像你今天要面对两件事,第一个你的昨天,第二个你的明天。这个道理一样。

    我们必须要无条件地接受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跑不掉的。因为我们过去的行为跟思想都被记录下来,处理好你的过去,你才有办法去处理你的未来。你没有处理你的过去,根本没有未来可言。光是过去的你就弄得你很被动。我们只能够成功地走出过去,你才有办法开心地面对未来,所以你没办法逃避你的过去。我们必须要处理过去所留下的业力跟思想,不是所有的业、所有的思想,都会障碍我们往生。但是你不能让它变成强大的势力,让它变成有主导能力的力量,不可以。

    我们首先要知道,它是怎么样形成强大的。当它形成强大以后,我们怎么样去破坏它?所以我们面对过去有两件事情:第一个,阻止它再强大下去。它还没有强大之前踩刹车了,不能让它强大了。第二个,它已经强大了,想办法破坏它。要做两件事情,你临终才没有障碍,临终无障碍不是喊口号,你要付诸行动。既然诸法因缘生,它的形成是因缘,你也可以透过佛法的正确操作,破坏它的因缘。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都有机会去改造你的过去,规划你的未来。

    好,那么我们看看这个因缘是怎么样形成的,它又怎么样的辗转扩大。

    首先我们看这个表。

    唯识学这个表,首先我们看右上角它是一个业。当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完整的业我们刚刚讲过了,五个条件,它有所缘境,有行动,最后把它造圆满形成一个业。这个现行就会形成一个种子,但这个种子形成以后,当你造了第一次以后,它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会引导你造第二次。除非你造第一次不是你心甘情愿的,只要你心甘情愿去做了一件善事或者恶事,就有一种冲动想要造第二次,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种子,它会引导你做第二次。这个种子也会起现行,除非你刻意地调伏它。

    那么你一旦放纵它的时候,这个现行熏种子,种子也会起现行。当它产生一种循环性的时候,就形成一个业力了。所以你只能够让业力是单向的,不能变成双向的。你现行去创造以后,要马上忏悔,断相续性。当它又开始回传成现行的时候,然后现行又熏种子。唯识学的概念是说,你一定要让恶种子枯萎。带业往生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曾经做了错事,造的杀生、偷盗、邪婬、妄语,通通没关系。虽然它是一个种子,但是你不能再去灌溉它。你要把这个种子放在一个干燥的泥土当中,它得不到养分的滋养就枯萎了,叫带业往生。这个种子到了净土再来处理。

    哪一种业是不能带的?这个种子你不断地去刺激它、不断地去灌溉它,让它慢慢地慢慢地形成一棵大树;你带不了了,你根本带不了它,它把你带走。所以我们必须要让业种子枯萎下去,你不能让它循环:不能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不断地去让它增长广大,像滚雪球一样,不可以。

    首先它这个种子跟现行之间是怎么互动呢?我们看种子六义,它有六种情况产生互动。我们把这个六种情况念一遍:

    种子六义:

    好,种子产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之间的关系!

    一、刹那灭:它是刹那刹那的在生灭,也就是刹那刹那在作用。也就是说,当这个种子生起了以后,它虽然消失了转成现行,但是现行又马上会还熏回种子,它会形成一种殊胜的力量,就形成种子。我们从好的角度来说,受戒好了;你今天受了菩萨戒,对不对?你得到一个菩萨的戒体,菩萨戒体是什么?就是一种愿望。你的生命当中产生三种力量:第一个,你希望能够誓断一切恶;第二个,你希望能够誓修一切善;第三个,你希望誓度一切众生。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可能做的善事不多;你也没有刻意做很多善事;你以前本来做了十件善事,你现在也做十件善事。

    但是,你这个十件善事,跟以前十件善事不一样了。因为你这十件善事,多了一个愿望的推动。按照菩萨戒的说法,这个戒体呀,它会把这个十件善事乘以十倍再乘以十倍、乘以十倍,它会辗转扩大。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做一件善事等于是别人做很多很多种善事,因为他没有发愿,他没有一种相续的力量。一般人做了善事,他不太可能说我下次还要再来做,不可能。很多人修善都是临时起意,看到这个众生很可怜,拿一百块把这个刀下众生放了。但是他做了以后,并没有一种相续的力量说,我明天还要再来,他没有这种概念,所以这种人做善事有限。因为它不能构成一种刹那刹那相续的力量,这是很关键。他有愿力的推动,这第一个。

    所以要形成强大的势力,第一个必须要产生刹那刹那的推动。也就是说,你必须让那个种子不断地再生。你如果种过那个苜宿芽,如果种过豆芽菜,你会发觉,你把它种下去,你给它足够的阳光水分。当然你看,看不出来,像草里的冬瓜,不见其大,但是不断地在长,而且它每一秒都在长,它每一秒都在长大,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出来,种子也是这样。当你的种子跟你的愿望结合的时候,它变成刹那灭,刹那刹那生灭,刹那刹那的增长,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发愿,关键在这。

    诸位,我们看这个世界上很多大福报的人,对不对?难道他过去生造的善比我们多吗?未必。你不是你不够努力,因为你过去造善的时候没有发愿。他同样是几十年的时间,你也是同样的生命几十年,他怎么可能造的善事是你的一百倍,他的财富是你的一百倍。他的造善是你的一百倍吗?不可能嘛,因为他懂得方法操作。不是你不够努力,你没有把你的善法整合起来,没有产生一种相续的力量。

    一个人他只要做一件事情,就能够创造大福报,一件事情就好,只要你方法正确,我们待会告诉你什么方法。创造大福报不是说他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不是这样子,他必须一个很圆满的心态。我们因为心态分散,没有集中,所以我们一生所造的善事通通没有力量。那里做一点,那边做一点,结果所有力量通通没有力量,一事无成。就像水流一样,这边跑一点,那边跑一点,结果那个水流全部没有力量,分散了。所以我们必须让这个种子,变成一种刹那刹那的增长广大,这是第一个刹那灭。

    二、果俱有:这个种子它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时候,它们的相互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的。现行变成种子的时候,种子又同时变成现行。它们的时间点是配合得恰到好处。

    三、恒随转:它必须长时一类的相续,直到究竟位方成种子。相续很重要,一个人的成功,他不是偶然做一件事情,他是把一件事情做好。什么叫做好呢?他今天做明天做后天做,他必须让它相续。这个恒随转是很关键的成败。

    四、性决定:当你把这个善恶做了以后,它的功能决定了。我们不能够透过修行把善种子变成恶种子,你也不可能把恶种子变成善种子,不可能。你不要认为我过去造了一个罪业,我修行把它这个罪业变成善业,不可能。你只能够让罪业枯萎,让它不能得果报。你不可能说把苹果的种子,通过修行变成葡萄的种子,不可能。如果这个种子是罪业,你就叫它你好好休息就好了,到了净土我再来处理你。

    那么一个人种子把它全部空掉,真正来说,有漏的种子要全部空掉,只有成佛才有可能。“金刚道后异熟空”,这句话你们听过吗?到了等觉菩萨修最后的空观,入这个无间道的时候,生起金刚的道力。金刚的道力就是智慧的观照,然后观他内心毕竟空的时候,“金刚道后异熟空”,把你一生当中所有有漏的种子全部破坏掉,开始成佛。所以在成佛之前,我们只是让种子枯萎,枯萎就可以了。我们不可能去改变种子的性质,不可能。

    五、待众缘:种子要得果报,它必须要一段时间的累积。这就是为什么你今生造了那么多的善事,但是你还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因为你今生受用的是你过去的业力。你今生快不快乐,跟你今生的你没有太大关系,跟前身的你有关系。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开始再累积创造来生的你。佛教的因果思想是隔代受报的,要隔一代,因为它要经过一段的成熟相续,待众缘。

    六、引自果:当它成熟以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我们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各得各的果报,不能抵消。你不能够说你造了一个杀生、偷盗、邪婬的业,你也不忏悔,你就拿一百块去布施寺庙,说我拿一百块来抵消了,不可以。你造业有造业的痛苦,你布施有布施的快乐,来生是各算各的,佛教的因果没有抵消这件事情。只有忏悔改变,没有抵消,所以得果报的时候是各算各的账。你看有些人,他今生福报很大长得很丑陋,那是过去生他虽然布施,但他的脾气很差,是吧!布施的业让他得到富贵,但是他没有慈悲心,没有这种包容心,没有忍辱的心,一天到晚发脾气,所以 相貌丑陋。这个业是各得各的果报。

    种子作用:已成熟——引生果报;未成熟——生起现行。

    总而言之,当这个种子形成以后有两种情况,当它成熟的时候,那就没话说了,忏悔对治,它的第一个时间点,就是你不能让它成熟。你一旦成熟,你就没有改变它的力量了,因为它就开始引生果报了。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走得很快,因为他业已经早就成熟了,业贯满盈啦。所以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一下子死掉马上得果报,这种是大善大恶之人。为什么?他业成熟了呗。你一旦让业成熟了,对不起,你就没有处理它的力量了,你没有机会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未成熟,这是你的关键,我们忏悔的主要的时间点,就是它还在起现行的时候,你可以破坏它相续的力量,未成熟。这个地方的种子最重要的,当然是恒随转,待众缘。就是这个种子一旦种下去,不管善恶业的时候,它在那边活动的时候,有可能是你刻意地去放纵它,让它不断地增长广大,或者你刻意地对治它,让它慢慢慢慢地消失掉,这个是关键。

    过去在历史上有一个公案,值得我们去深思。商朝最后一个帝王叫商纣王,他是个亡国之君。商纣王在年轻的时候,是很有作为的一个人。但是有一天,他吃饭的时候,他用大臣所供养一双象牙的筷子。用象牙筷子的时候,他那个心情特别的好乐,而且每天一定要用这个筷子。这时候他旁边的大臣,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大臣叫做箕子,箕子看在眼里,就认为是一个不祥的征兆,马上劝谏这个大王。他说你要赶快把象牙的筷子布施出去,或者把它毁掉,它是一个不祥之物。商纣王说它不就是一个筷子呗,着啥急呢,是吧。他没有听箕子的劝谏,后来果然走上了亡国之途。

    很多人晚年就问箕子说,你怎么知道商纣王用这个筷子,就一定会亡国?他说你们有所不知,我看到他心中的相续。你想,当它是一个小雪球的时候,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不断的滚动会变成大雪球。大王今天放纵自己的欲望,今天用这个筷子,过不到几年,他会觉得这个碗跟象牙筷子不搭配了。肯定会开始换这个碗,因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再过几年以后,他觉得桌子也不搭配了,他得买一个好桌子跟这个碗搭配。再过几年,他发觉房子跟这个桌子也不搭配,这个宫殿要重新拆掉,盖一个新的宫殿。结果商纣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箕子算得准,后来走上亡国之途。为什么?因为他“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是形成强大业力的两个条件:第一个,他每天都在造作。第二个他造作这件事情的时候,心生大欢喜。

    诸位,我们不能够让生死业形成强大的力量,就是不能让它“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不是每种业都会障碍你往生,比方说你很喜欢喝咖啡,障不障碍往生?不障碍往生,是吧!你喜欢喝咖啡,你就去喝呗,但是你一定要喝咖啡,障碍往生。你可以开车两个小时到某一个地方去喝咖啡,再开两个小时回来,这件事情一定障碍你往生,如果你不改变的话。因为你满足了“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的心态不对了,你一定要得到它,障碍往生。你今天喝这个也无所谓,喝那个也无所谓,但是你一定要喝什么什么,你已经把那种好乐心放到这件事情了,一定障碍往生。因为它形成强大业力了,为什么?因为你给它力量。其实业力都是你赐给它的,它本身没有力量。

    我们有很多的种子,到底哪一个业会形成强大力量,都是你自己给它能量;你也随时可以收回来,只要你改变心态。但是你不收回来,它就不断地增长广大,所以我们自我反省很重要。娑婆世界可以贪爱,但是不能执著。贪爱乱不了,但是你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特别执著的时候,一定障碍往生。这个力量在临终一定会出来,因为你已经给它力量了,是你自己给它力量。

    所以我们的忏悔主要是,改造你的思想,断相续性,让你这种好乐心慢慢慢慢透过忏悔来改变。当然忏悔也必须要掌握时间,它还没有得果报之前;当它已经形成强大势力,已经变成一种现实果报的时候,忏悔就没有用了。你说你今天是一个女众,我要透过忏悔变成一个男众,不可能嘛,是吧。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果报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呢?还没得果报之前,你有机会。

    我们知道,当我们造了种子以后它会相续,会增长广大,不管善恶。怎么样去破坏它的势力,变成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了。我们怎么样让它得果报之前,把强大势力的业把它忏悔是一个关键,才能形成带业往生。

    那么业果的转变,我们看增长跟不增长两种情况。先把它念一遍:

    丁三、业果转变

    一、增长、不增长业

    起造诸业,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增长业”。若虽起身语等业,而不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增长业定受异熟果,不增长业不定受异熟果。

    此中不增长业,依《瑜伽师地论》列有十种:一、梦所作业。二、无知所作业。三、无故思所作业。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五、狂乱所作业。六、失念所作业。七、非乐欲所作业。八、自性无记业。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

    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必须把我们阿赖耶识的业,这个大仓库的业,先把它区分成两种。因为精神体力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业都处理,你也没有那么多精神体力。生命有限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就是,哪些业对临终会产生障碍的;哪些业你不着急处理,它对你临终不能造成障碍的。只要这个罪业是“增长业”,它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力,这个业你一定要处理了。否则临终要坏事的。有些业是不增长业,你暂时先放一放,到了净土再来处理,因为它临终不会干扰你。

    首先我们要先把“增长业”跟“不增长业”,在你的生命当中先过滤出来。就是说你现在要自我反省一下,每一个人情况不同,所以了解自己就变得很重要。因为你必须了解自己,你才知道你哪里的问题最严重。首先我们看增长业,就是会让势力不断地增长,叫增长业;不增长业是它势力已经不增长了,也不能得果报了,叫不增长业。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提出十种不增长业,这十种以外的情况就是增长业。有十种业你可以不用处理,它不会构成往生障碍:

    一、梦中所作业。你梦中不管做什么善事,不管做什么错事,对你的往生一点都没有影响。因为梦中作业是暗钝的心。是暗钝的,这第一个。

    二、无知所作业。你可能受到了药物的催眠,受到鬼神的干扰,那么产生一种身心的错乱,去做了某一种错事。这个业也不能构成障碍,因为它本身也是不增长业。

    三、无故思所作业。就是你不是故意的。你可能是一时的疏忽,你开车不小心撞到人了,或者撞到动物了。但是你,你没有这个想要伤害它的心情。你不是故意的,这个业也不能构成增长业。

    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你做这件事情呢,第一个心不是很猛利。你只是一时的兴起,你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规划,是一时兴起的。第二个呢,你做了以后,你非常后悔,你在佛前忏悔以后呢,你果然永远不再造作了。你今生只做一次,这个业不能障碍你往生,不可能障碍你往生,因为它变成不增长业。它这个种子已经不再增长了,它已经没有相续的力量了,所以不利跟不数。不利以及不数,这个是两个条件都要具足啊。

    五、狂乱所作业。就是精神错乱,你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了,这是不增长业。

    六、失念所作业。失念所作业就是说,你本来都是保持正念的,可能一时受到朋友的误导,只是偶一为之啊在律上叫偶一为之,你今生只做一次。你当时是在一时的失念的情况之下做了,而且做了以后你当下马上忏悔,而且你果然就没再做第二次了,这个叫做一时的失念,这种业是不能得果报的,因为你已经不再造作了,没有相续的力量。

    七、非乐欲所作业。你受到别人的强迫,武力的强迫,你别无选择,别人用生命威胁你,用你的家人来威胁你,强迫你做一件错事。你在一种强大的武力的胁迫之下,你没办法去做了这件事情,做了以后你非常后悔,这个也不能构成得果报的力量。

    八、自性无记业。就是本身你本来就没有什么善恶啊,你去走路啦、剪指甲啦,本来就无记业,所以它没有得果报的力量。

    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第九跟第十是修行人的一种事后的对治,忏悔所损业。我们今天要修的就是这两个,忏悔跟对治:第一个、是这个行为的忏悔。第二个、对思想的改变,开始发愿,对治就是发愿。忏悔是就着过去的追悔;对治就是你要创造一个新的愿望,我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不再造作了。所以忏悔其实是包括两个:忏悔跟发愿,这两个都要具足。一个是面对过去;一个是面对未来的一个期许。

    “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

    所以增长业它是有三个条件:第一个、你的心是清楚明了。它不是在梦中或者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昏昧状态,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很清楚,你的心情是清楚明了的。第二个、你是数数造作。第三个、深生好乐。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谁劝你都不听的,都劝不下来的,你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清楚明了的、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请你注意,这个业在临终的时候,它一定会出现引导你,一定会出现,不管是善是恶,它一定会主导你的。因为你已经给它足够力量来引导你了,你给它太多力量。这个业临终一定会成熟的,不管是善不管是恶。所以我们净土宗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业里面,哪一个势力已经被你养得非常强壮的业,你要找出来。

    我再讲一次,我们精神体力有限。你不可能面对你无量劫所有的业去处理,你也没有那个精神体力,也没有那个必要。我们必须要很冷静地去了解自己的身口意:身业——杀生、偷盗、邪婬;口业——两舌、绮语、妄言、恶口;意业——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你好好看看你的身口意的十业,十善业、十恶业里面,哪一个业它形成两个条件:第一个、数数现行。你会不自主的经常会去造作。第二个、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深生好乐。这两个条件具足了,它已经在你的生命当中形成强大的业力在主导你了。如果你这个时候往生,它对你会有引导力量。当然在死亡到来之前,你可以改变。

    二、折损业力

    好,怎么改变呢?我们来看看。那么当它已经形成强大业力的时候,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时候,我们必须做两件事情:

    (一)忏悔:责心忏、作法忏、取相忏——忏除三涂果报

    第一个、如法忏悔。把这个业力给忏掉。

    责心忏:如果它是比较轻微的下品的,责心忏,就是这他这个只是起了一个恶念,或者他做到一半没有完全做完,他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业种子,可能是只是心态的一种想法没有付出行动,或者付诸行动没有把它做圆满,这是责心忏。

    作法忏:那么一旦做圆满,一定要作法忏,找一个人或者在佛菩萨面前忏悔。

    取相忏:但如果它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了,它已经是你已经造了很多年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了,而且你造这个业的时候都是深生好乐,这个只有一个方法取相忏,拜忏。因为这个业力太强大了,不是你只是一次性的向佛菩萨发露就可以了,你要下比较重的药。这个取相忏,至少拜一年。

    其实我们蛮鼓励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你最好能够找一段时间,拜一年的忏悔,不管是大悲忏,或者是八十八佛忏悔,每天拜一部。把你过去人生的身口意的重大罪业,透过一年时间,好好地把它忏成不增长业。然后发愿不再造作,如果你后面再造作,那对不起,再重新还要拜一次。你一定要至少一生当中,你最好能够忏你一次的取相忏,至少要忏一年,不间断。

    你今天刚好有事,出去外面没有时间拜,那后面就往上加。你刚好是出差三天,那么本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嘛,你三天没有拜,那没关系,你记下来再加三天往后加就可以。弘一大师的说法忏满一年,然后你以后不再造作了。那弘一大师保证你过去所造的杀盗婬妄的业,来生都不可能得果报了。除非你以后再造作,再去刺激它。只要你忏满一年,你不再造作了,这个业一定不能得果报了。

    还有一种情况,不用忏满一年,你下的愿力特别强,你在拜忏的时候见到好相,在梦中,见花、见到光明、见到佛菩萨、见到你在洗澡,或者嘴巴吐出脏东西,这样子就不用拜满一年了,表示罪业的势力被你破坏了。这是见好相也是可以,但是你都没有见到好相,那对不起你得拜满一年。第一个,这个是一种忏悔。

    (二)对治: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断绝恶念相续

    第二个呢对未来来说,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发愿很重要。忏悔是面对过去,那么发愿是面对未来,你一定要好好地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不再违犯。好好地持戒,好好地修止观,修止观我们到了明天再说,这是思想的改变。我们先讲到业力的改变,就是顺从本愿,先求业力顺从,先求业力不能有障碍,你临终不能有重大的罪业来干扰你,要不然你没办法带业往生。所以我们透过如法的忏悔,把重大的罪业势力破坏掉,这叫断相续心。

    好,我们再往下看最后的总结。有两个偈颂,我们把它念一遍:

    丙三、结示

    一、随顺业力所控制的人生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二、依止愿力所开创的人生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释乙一[安乐道]竟—

    佛教把人生分成两种人生:

    一种人是完全活在业力。这个人一生当中完全活在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任何的后果。这个人不管他福报多大,他的人生只有一种结果,一旦死亡到的时候,他把今生福报花完的时候,就知道怕了。他今生有善业在保护他,做什么错事都没有事嘛。他不是没有事,这个罪业先保存下来,他是先花过去的善业。

    等到他善业这个梦,好梦醒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他必须要为今生付出代价了。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业力,长养得又肥又壮,这个人临终你怎么救他都没有用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做不了主了,这个业没办法带了,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的业力,这佛来都没有用了。他已经把自己弄得很被动,已经完全活在业力当中,弄成一个很坚固的业力,这种人就是平常他什么事都不想改变。

    第二种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赶紧在业成熟之前破坏它,开始发愿。用愿力来取代业力,用愿力来引导业力。这个时候他知道,“若能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用心灵中的纯净的愿力,来破坏自己的业力,来重新引导自己,这个人活在愿力当中。

    我们这样讲好了,每一个人念出来一句佛号的时候,这个佛号有两种力量,正常人都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是你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另外一个力量是你的业力,杀盗婬妄的业力,它把佛号往下带。我们一般人在念一句佛号的时候,是愿力跟业力两个这么拉扯。你要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在临终之前,想办法让你的愿力远远超过你的业力,这件事情很重要,愿力强过业力你就成功了,强者先牵呗。所以我们必须透过忏悔、发愿。

    其实严格来说,整个拜忏是三个法,忏悔、皈依、发愿,你还要求佛菩萨加被。所有的忏法,都有佛菩萨的圣号,没有例外。你要称念佛菩萨的圣号或者持咒语,因为不可能靠你的力量去忏悔,你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所有的忏悔都要仰仗佛力,仰仗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们怎么处理过去的业力呢?三个法门:忏悔、皈依、发愿。

    佛在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以他的神通力来到忉利天。到忉利天的时候遇到一个天人,哎呀,身相庄严,功德广大。他就问那个天人说,你过去生修什么善业,招感如此功德的果报呢?那个天人说,我一生当中做了一件事情,发愿我不发脾气。这怎么回事呢?她说我本来是前生是做一个婢女,做一个有钱人家煮饭烧菜的婢女。主人脾气很大,我稍微做的不好,不是打就是骂。但是我发愿不管他怎么对待我,我不发脾气。这我不发脾气,生天了。

    目犍连尊者走着走着,又看到一个天人,他问说,你是修什么福报,让你今生这么殊胜功德庄严?他说我过去生修了一个善法,不打妄语。这怎么回事呢?我前生是做买卖的,我该什么价钱就什么价钱,绝对不打妄语。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疑惑了,他从忉利天回到人世间就问佛陀说,我们一个人生天要修满十种善业,要修十善业才能生天。他们两个人只做了一件事就生天了,是什么因缘?佛陀说,这两个人修善的时候,不是一时兴起,他们是依止愿力去做善事,做一件事就够了。因为他们已经成功的让它产生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辗转相续。

    诸位,善法不是做多做少,关键你是不是把心放上去,你的愿力是不是加持上去。一般来说,世间人要创造广大的福报,几乎不可能;能够创造大福报的人都是宗教家。他可能信一贯道,也可能是信***,也可能信佛教,可能信基督教;只有强大愿望的人,才可能创造强大的福报出来,他一定有愿力推动。他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管这个宗教是好是坏,因为宗教会给人信仰,他才可能产生强大的造业力量。当然他造恶也很严重,如果他的教义错误;这种人造恶的时候,他也是无惭无愧,因为他邪知邪见。

    总而言之,一个人会创造重大的福报力,一定要发愿,没有例外。你一生当中,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随着感觉去造善,你造不出大的善事,不可能,造不出重大善事,因为你不可能产生展转相续的力量;相反的,我们如果不喜欢让罪业产生强大的势力,你要赶快忏悔、皈依、发愿。重新发愿,用愿力来取代你的妄想,重新引导你的思想,不要往那个方向去。

    带业往生,哪些业是可以带?哪些业是不能带?你一定要清楚。我们在往生之前,首先要先处理重大的业力这一块,要把它相续的力量破坏掉,带业往生第一件事情,让业力沉淀下来。我们明天开始讨论思想的沉淀,哪些思想会障碍往生。今天第一堂课先处理业力这一块,就是忏悔、皈依、发愿,先处理重大的罪业。明天开始开始讨论,怎么样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思想帮助你往生,讲到思想的随顺。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