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45开个副食副本

845开个副食副本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5月30日,农历五月初六,星期一,宜出行。

    今儿是押运处在农场劳动的最后一天,方圆安排大家吃了在农场的最后一顿午餐。

    依旧是甩开膀子可劲吃,唐植桐知道这是方圆在照顾大家。

    过了这个村,再想不限量吃就得等下次来农场劳动了。

    临时厨房的帮厨队伍日益壮大,尤其是曲毅那边的白案,都快成娘子军了。

    不这样也没办法,这几天的劳动强度大,饮食里的油水又少,大家身体所需的能量只能用干粮里获取。

    就连坐惯了办公室的职工,在经过这几天的劳动后,大部分一天能吃三斤白面的量。

    要说吃的最猛的还得是那帮初中的学生,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帮学生本身就处于青春发育期,再加上劳动消耗,胃口就跟个无底洞似的,饭量就上去了。

    来这边第二天的时候,有个学生一顿午饭吃了十二个馒头仍意犹未尽,被发现的曲师傅及时制止了,生怕他撑坏了胃。

    曲毅对馒头是有数的,一斤白面能做四个馒头,每个馒头大概有四两重,十二个馒头下去就是将近五斤,换算成面粉也有三斤,是普通居民三天的定量。

    曲毅是一片好心,但学生委屈,干了一天活,却不让吃饱,这找谁说理去?

    带队老师知道这事后,愣是找曲毅理论了一番:“曲师傅,你瞧瞧他这体格,壮的跟个牛犊子似的,推车也是出了大力的,多吃点很正常吧?”

    “不是疼他吃,他这个吃法太吓人了,我担心他撑坏了胃。”曲毅也觉得委屈,虽然市局说放开了吃,也没有给自己卡别人定量的权力,但眼瞅着小伙子一口半个馒头狼吞虎咽的样子太过骇人,这要是吃出个意外,谁能担起的责任?

    “小伙子,撑不撑?可不敢撑坏肚子。”苏庆祥听到动静走过去调节。

    “不撑,才七分饱,还能再吃仨!”这个学生朝苏庆祥信誓旦旦的比了个“OK”出来。

    “你对孩子的饭量有数,你说能吃,我们就给,撑出好歹可别找我们。”苏庆祥听后看向带队老师。

    苏庆祥这么一说,把带队老师给整的不自信了,转头再看自己的学生:“还行不行?”

    “行!”初中生肯定的点了点头。

    “那就给!”老师一咬牙,替自己学生争取一个吃饱的机会。

    “吃吧,吃完这顿还有下顿,下顿还是不限量的。掂量着自己的饭量,一定别吃撑。”苏庆祥见老师肯担保,在给学生和颜悦色说完后,朝曲毅一挥手,让学生尽情发挥。

    男生最终一顿吃了十五个馒头,后面几天略有增长。

    对于这种情况,唐植桐不算太意外,自己青春期也有饭量大的时候,只不过没到这个程度,因为那时劳动强度没有这么大。

    至于苏庆祥和曲毅的担忧,其实也可以理解,这次过来参加劳动的初中生都是四九城城里人,粮食定量都是有标准的。

    眼下初中生的平均粮食定量跟普通市民是一致的。

    初中以下的算儿童,年龄大的能比年龄小的多一点,从婴幼儿到初中结束,定量都是卡着年龄递增的,总量有三十二三斤就了不得了,算下来每天也就能吃到嘴里一斤粮食。

    城里的孩子从小就不怎么干重体力活,能量消耗的少,即便处于青春发育期,有定量在那卡着,平日里也没有机会多吃。

    这次叠加了放开吃的心理因素,再加上劳动强度大,饭量大增是正常的。

    不过,唐植桐也不知道这边放开吃是坏事还是好事,等回到城里,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那可怜巴巴的定量,撑大的胃再想克制,那滋味可太不好受了。

    吃过午饭,大家伙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登上了市局调配过来的接人的卡车。

    由于下午没有劳动安排,唐植桐今天就没有再去采买冰棍,麦场上的小社员只能无比失望的看着下乡参加麦收的大军返程。

    唐植桐回去的路上,路过了一下食品厂。

    劳动已结束,两个冰棍箱子就显得有些多余了,得去把押金退回来。

    进了食品厂,唐植桐只退了一个箱子,并提了一批冰棍,将剩下的那个箱子塞的满满的。

    一个箱子的押金没几个钱,他能垫付的起。

    留着箱子,就能留着许可证,正好过阵子妹妹放假,给她们找点活干,体验一下生活。

    出了食品厂,唐植桐找个犄角旮旯就把箱子和冰棍都薅到了空间里,打算等妹妹放假再掏出来。

    等唐植桐来到押运处的时候,乘车返回的同事有的已经洗完澡从澡堂出来了。

    “唐科长,你这次回来的可不快,澡堂还有热水,快去洗洗吧。”有职工看到唐植桐后热情的打着招呼。

    “我先去把家伙还了,洗完回家吧,这么多天不着家,嫂子肯定着急了。”唐植桐拍了拍肩上的五六半乐呵呵的回应着。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并不打算在单位洗澡。

    押运处的澡堂不大,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不用进去看就知道里面的水有多么浑浊。

    再说,这里没有换洗的衣服,在这边洗完了回家还是一身汗臭味。

    去押运科还了枪弹,唐植桐回了一趟财务科,因为财务科的门开着,大概是马薇来上班了。

    “马薇,腿怎么样了,好些了吗?”见马薇坐在工位上,唐植桐跟她打了个招呼。

    “科长好,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我去医院复查过,大夫说不影响上班,只要不剧烈运动就行。”马薇笑着站了起来,跺了跺脚,示意自己已经行动自如了。

    “那就好。去农场这一趟,搞的一身汗臭味,我先去收拾收拾,等明天再过来。”唐植桐看马薇已无大碍,连坐都没坐,就打算回家。

    “科长,我今天过来的时候,有你一封信,给你捎过来了。”马薇一听唐植桐要走,指了一下唐植桐办公桌上的镇纸,镇纸下面有一封信。

    “好嘞,谢谢!”唐植桐将信拿出来塞挎包里,正好看到这几天冰棍的提货单,索性拿出来一块交给马薇:“你把这些收据帮我贴一下,市局让咱处里垫钱买了点冰棍,我回头找苏处签字报销。”

    “好!科长慢走。”马薇接过收据,目送唐植桐出门。

    在骑到陶然亭公园西门的时候,唐植桐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叫卖声:“甘蔗味儿来,白沙蜜的,好吃来!蛤蟆酥的早香瓜来~~~”

    顺着声音找过去,唐植桐就看见一个戴着斗笠挑着担子的小贩。

    担子前后各一个竹筐,竹筐上面盖着一层麦秆。

    虽然看不到麦秆下面是什么,但从小贩的吆喝声可以判断的出,竹筐里盛的是甜瓜。

    甜瓜在四九城叫香瓜,有白沙蜜、竹叶青、蛤蟆酥、青皮脆、老头乐等品种,品种不少,但颜色只有白和绿两种。

    一般来说,白的脆甜,绿的软绵。

    “劳驾,有白沙蜜?”唐植桐骑到小商贩旁边,刹停自行车,单脚支地问道。

    “有有有!”商贩一看买卖上门,赶紧放下担子,把前面竹筐上的麦秆拨到一边,从里面掏出个白色表皮上面抹了一坨黄的甜瓜,递到唐植桐跟前展示:“您瞧瞧,今年的头茬香瓜,咬一口甜掉牙,味儿倍地道!您再闻闻这味儿,挠人!”

    “怎么卖的?”唐植桐瞅了一眼甜瓜,个头不大,但味道不错,隔着半米都能闻到香味。

    自打来到这边,唐植桐就没吃到过甜瓜,今儿一见,还真想买点回去给家人尝尝。

    虽然有外挂,但除了鱼和玉米、兔子以外,里面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58年在工地时囤下的。

    那个时候将自家房子抵押也只换来两千来块钱,囤东西得优先紧着能提供高能量的副食,而且这里面还得有前置条件——所有的东西得是唐植桐利用工作机会能接触到的。

    甜瓜这玩意属于三类商品,平日里被农户直接拿到集市上卖掉的更多,毕竟省去一个中间商,差价就是自己的。

    而且唐植桐过来的月份,甜瓜已经下市,即便是想囤,也没有货源。

    “换,二两粮票换一个。”小商贩笑着伸出两个手指,开出了价。

    “没粮票。不能用钱换?”听到用粮票后,唐植桐摇了摇头,自个去农场压根就没带本地粮票,空间里虽然还有几张满天飞,但拿来换甜瓜有些不值当的。

    “用钱也行,八毛钱一个。”小商贩见唐植桐一副要走的模样,往前走了一步,压低声音报了一个价。

    “嚯,这可不便宜。”眼下苹果、梨等占主导地位的水果也就三毛来钱一斤,小贩手里的甜瓜也就半斤来的,折合下来已经是一块六毛钱一斤,普通人可消费不起。

    “唉吆喂,我也不想这么贵啊。今年乡下就没种香瓜的田,这些都是庄户人在自己房前屋后种的,统共也没几个,我走了好几个村子才收到两筐。庄户要价也高,我总得卖个脚力钱,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小商贩见唐植桐在听到报价后没有走,立马感觉这事有戏,开始诉起了苦。

    “你这一共有多少白沙蜜?”碰到个空间没有的,唐植桐就想包圆了,后面慢慢拿出来给家里人吃,反正眼下空间里还躺着老多钱。

    “有二十来个白沙蜜,还有十来个蛤蟆酥。您这是……包圆?”小商贩来了精神,这是大主顾啊!

    “白沙蜜不拘个头,五毛钱一个,你要是乐意,我全要了。”这个点正是暑气最盛的时候,街上行人不多,唐植桐的顾忌就少了几分,开始跟商贩杀价。

    刚才他开挂扫了一眼,商贩掏出来的是那一筐里个头最大的一个,其他甜瓜的个头要比这个小一圈。

    “唉吆喂,您太会砍价了,这个钱我连本都回不来,您再添点,咱折个中,七毛怎么样?”小商贩苦着个脸,跟唐植桐讨价还价。

    “我诚心买,你却跟我抖机灵。筐子里的个头跟你手里这个一样大?要是一样,我七毛买。”唐植桐摇了摇头,不接受这个价格。

    “这个……也差不了太多,要不六毛五?”小商贩满脸堆笑,还想再争取一下。

    “大热天的,看你也不容易,五毛五吧,再贵不要了。”唐植桐按照黑市上粮票的价格换算了一下,一斤粗粮现在不到三块钱,五毛五能买二两。

    “您这也太会砍价了,就不能再加一点?”小商贩一脸的纠结,这个价他是不赔钱的,但话说回来,少赚了可不就是赔了?

    “得嘞,要不你再转转。”唐植桐压根就没下车,用右脚勾起脚蹬子,一副你敢还价我就敢走的模样。

    “唉!就按您说的这价!”小商贩见唐植桐要走,一拍大腿,仿佛亏了三百万似的痛心疾首道。

    “那咱数数个数。”唐植桐才不管小商贩的演技,真赔钱他也不可能卖。

    下了车,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网兜,唐植桐打算一边清点,一边往网兜里装。

    甜瓜的个头大小不一致,大的能有六两,小的还没拳头大,不过放网兜里正好漏不出来。

    小商贩生怕唐植桐拿着网兜跑喽,手一直抓着网兜没撒手。

    “一共二十二个,十二块一。”唐植桐松开网兜,将手伸进怀里,借着衣服当掩饰,从空间里薅出十多块钱来,点了个正好,递给小商贩。

    小商贩见唐植桐手里还有余钱,接过来并没有先清点,而是一脸渴盼:“看您面相就知道是个心疼穷苦人的大善人,要不您受累把蛤蟆酥也收了?”

    “你这真是逮住蛤蟆,攥出尿来。可着我一个人薅是吧?”唐植桐看看网兜里的甜瓜,倒是没排斥。

    “蛤蟆酥”,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带沙的甜瓜,这种瓜不怎么甜,主打一个好咬。

    “给您算五毛一个。”小商贩一看有希望,一边将另一个筐提过来,扒开麦秆给唐植桐展示里面甜瓜的大小,一边主动在价格上做了让步。

    “行吧,谁让我心善呢。大热天的,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唐植桐看了眼蛤蟆酥的个头,一个大概能有半斤,遂答应下来。

    唐植桐个人是不喜欢吃这种甜瓜的,但想到下半年的日子,貌似买了也没啥坏处,无论是自家吃还是拿出去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反正自己不差钱。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