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细节决定成败 > 第一章小事细节,铸就成功人生17

第一章小事细节,铸就成功人生17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多,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越来越少,西村金助最后只得停产。

    一天,西村金助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书上说:“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它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在这不引入注目的两行字里,西村金助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想:“赛马骑手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是啊!我应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经过苦苦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西村金助的脑海:做个限时3分钟的沙漏。在3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装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3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

    于是西村金助就开始动手制作。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个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不打电话时还可以作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大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销路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3万个。这项创新使沙漏转瞬间成为生活有益的用品,销量成千倍地增加,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西村金助也从一个小企业主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亿贯的富豪。

    西村金助成功了,可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心人,即便看了那本赛马的书,也逃不脱破产的厄运,还很可能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西村金助的成功给人们一个启示:成功会格外偏爱那些有心人。

    忽略细节断送前程

    李丽是一个公司的职员,她与同事张媚是好朋友,两人无话不谈。有一次,李丽生病,张媚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李丽感动之余,告诉张媚多年来藏在心中的秘密:李丽上大学时,看中了一位女同学的手机,因为没钱买,鬼迷心窍趁人家充电时偷去了,虽然事后没有被人发现,可是这件事一直像一块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张媚当时安慰她说,谁都有犯糊涂的时候。李丽也因为说出这个秘密,觉得格外轻松。

    时值年底,公司效益不佳,并准备裁员。李丽和张媚从事同一工作,这个位置精简后只能留下一人,但论实力,李丽比张媚要略胜一筹。

    不久,李丽偷手机的事在公司就传开了,大家对她的印象一落千丈。谁愿意和一个“小偷”共事呢?李丽也觉得颜面扫地,主动辞职离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朋友之间。感情再好也不要随便把你过去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

    如果你是职场中人,你将你的秘密告诉你的同事,在关键时刻,他很可能会跟张媚一样,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他将你不光彩的事说出来,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削弱了。

    有的人会认为关心别人的过去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或者是导向亲密关系的途径。事实上有些东西是不方便与人分享的,所以在希望别人不要探视你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将心比心,你也不要用谈论过去的方式来拉近和同事的关系。

    17世纪西班牙一位著名思想家葛拉西安曾经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让人了解你的全部。”

    他说:“深谋远虑的艺术,就是善用你的智慧清晰地洞察情势,衡量情势。此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人们知道你,但不让他们了解你,并不断地培养他们对你的期望,又绝不完全满足他们的期望。当你每成一事、每展长才时,他们便会因为你的伟大业绩而盼望更伟大的业绩。”

    这位社会经验极其丰富的思想家还解释说:“看透别人就能主宰别人,被别人看透则会被别人主宰,胜利能因此易手。善于识破他人,可以号令全局:善于隐藏自己,就不必担心会落入圈套。要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就不要让任何人了解你的全部。一旦被人识破你的才能局限,你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敬仰和尊重。”

    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就十分明白以上的道理,他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仆人眼里无伟人。”正因如此,所以他把保持“神秘感”作为自己担当领袖必须遵循的一个信条,而且竭尽全力地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假如一个人被人一眼就能看穿,不仅难以受到别人尊重,而且还会因此而使别人更加小心防范,甚至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

    自己的秘密不要轻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部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马克·吐温也说过:“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会给别人看到。”

    与人相处,不要把自己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特别是对那些不宜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今日为朋友,明日成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你把自己过去的秘密完全告诉别人,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你的秘密他还会替你保守吗?

    也许,他不仅不为你保密,还会将所知的秘密作为把柄,对你进行攻击、要挟,弄得你声名狼藉、焦头烂额。那时的你,后悔也来不及了。珍视细节走出困境

    一个饥饿的人,会主动地寻找食物。同样,一个对自己工作有饥饿意识的人,会主动地充实自己。

    对工作积极主动的人,时时会感到“饥饿”,他们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时刻想着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职位。他们总在寻找机会充电、学习。他们总是充满激情地工作,为了下一刻可能获得的成绩而努力。

    莉莎是以当时公司的最高学历进入这家贸易公司的。一开始莉莎受到经理的器重,公司里的大项目几乎都有她的参与,雷厉风行的作风也让她以能干出名。可惜的是,莉莎很快就自满起来,她觉得工作不再有挑战性,以往的工作热情也消失殆尽。她变得拖拖拉拉,经常出现一些小差错。

    上司渐渐对她不满,不再把重大的工作任务交给莉莎,而是委派给其他的同事。莉莎的心里觉得很不舒服,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眼的工作,现在却被交给别人,自己有种受委屈的感觉。

    莉莎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在经受了一段时间锻炼以后,就变得停滞不前了,这也是导致自己目前状况的根源。莉莎重新找回了自己加入公司时的心态,不再满足于以前的小小成就,从零做起,重新开始。“饥饿”感让她上进起来。慢慢地,她重新获得了总经理的重用,不久就被提拔进管理层了。任何人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达成之前都会花很多时间做各种的努力,但是有很多人往往取得初步成就后,就抱着“守成”的观念,不肯再前进一步了。据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后半生里,大都碌碌无为。已经取得的成就占满了他们的内心,有种“饱”的错觉。所以,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会忘记过去,忘记曾经取得的成绩,让自己时刻保持饥饿感。

    要获取饥饿意识,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高于你的能力。目标过低,实现的几率就大,很容易让人有“饱了”的感觉。只有拥有远大的目标,心中的欲望和追求才会时刻提醒你:我必须前进,充实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远大目标是拥有饥饿意识的必要条件。只有永远追求远大目标的人,才会看到自己身上的不完美因素,渴望改善和提高。他们身上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把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挑战都看做是栽培自己的机会。

    饥饿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满足是获取饥饿意识的第一步。容易满足的人,一旦得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稳定下来。这样的人只会盲目工作,挣取勉强维持温饱的薪金。而那些不容易满足、追求成功的人则会不断地将不满意变为满意,然后继续前进。

    美国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年轻时在铁路沿线做三等列车上管理制动机的工人。周薪只有12美元。有一位资深的工人对他说:“你不要以为做了管制动机的工人,便趾高气扬。我告诉你,起码要在四五年后,你才会升做车长呢。而且,那时你还得小心翼翼,以免被开除,如此才能安度周薪100美元的一生。”可是他却冷冷答道:“你以为我做了车长,就满足了吗?我还准备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呢。”

    这个人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这家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对自身的不满足,成为了他成功的关键。只有对自己不满足的人才会具有饥饿意识,才不会固步自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之路。

    生活中很容易遇到许多难题,这些难题还都是必须解决的,而解决难题的突破口往往不是从全局入手,更多的时候,从细节入手更容易让难题迎刃而解。

    比如说你要打开一个密室的门必须首先找到那个有用的机关,而这个机关往往是最不易被察觉的。单从整体摸索很难找到突破口,只有细心的人才可以发现开启机关的通道。粗心大意、不重小节的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注意自己身上存在的细小的致命性的缺点造成的。

    1930年,我党的一位干部在广西右江领导革命工作。有一天傍晚,他出去执行临时任务,途中被敌人发现,有一个连的敌人在追击他,情况非常紧急,他在躲避敌人的时候一不小心还把腿摔伤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地下党一个外号叫“金钢锥”的交通员恰巧经过这里,发现受伤的同志,立即将他背起来,渡过附近的一条小河,钻进了离岸边不远的一个旧瓦窑里。瓦窑里不仅阴暗潮湿,蚊子还特别多。两人进去后虽然被许多蚊子叮咬,却还能坚持。可是他们又一想,如果敌人进来搜查,两个人肯定会被敌人逮住。就在这时,他们想出了一个迷惑敌人的好办法,令追赶的敌人来到窑洞口时,根本就没有进去搜查。

    他们两人悄悄来到洞外,在附近找了许多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他们把蜘蛛放在洞口,没过多长时间,蜘蛛就结了好几张大网。然后,两个人又挥动衣服向外驱赶蚊子。不一会儿,新结好的几张大网就粘上了不少蚊子。两人布置好一切之后,追赶的敌人搜查到了窑洞口。连长见窑洞里黑漆漆一片,便命一个排长进去瞧瞧,排长害怕,便指派班长,班长又去命令士兵,士兵无奈,只好胆战心惊地走向洞口。来到洞口以后,立即发现窑洞口结满了蜘蛛网。于是,他赶紧回来报告说:“洞口上的蜘蛛网都没破,不可能有人进到里面去。”连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带着队伍到别处去搜查了。

    想想,假如是你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你能否很快想到这样的办法救自己的命?多数人只是知道蜘蛛可以织网,在关键时刻却不会想到蜘蛛网还会有这样的妙用。蜘蛛网虽小可作用很大,犹如细节虽小却影响很大一样。敌人根据蜘蛛网没破这样的细节断定洞里无人,失去了一次立功的机会,这恰恰是我方战士利用细节迷惑敌人的一个胜利,这个细节在我军战士的手中成了处理难题的一大利器。蜘蛛网也可以救人,听起来似乎玄,却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了一幕活剧。

    生活中,许多小事都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些细节性的小事情往往可以成就大事。

    在鲁班之前,不知有多少人被长着锯齿的草叶割破过腿、胳膊。但是只有鲁班在被这种草割了胳膊之后,才依据草叶的锯齿形状发明了锯。

    在牛顿之前,不知有多少人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唯有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才发现了地球引力,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与其他人相比,鲁班、牛顿就是一个在细节中成就自己的人。

    一位年轻人最初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供职三年,尽管没获得晋升,但他在这三年中,把律师事务所的一切工作都学会了,同时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不少在律师事务所里工作的人,如果以时间论,他们的资格已经很老了,可是他们却收获甚微,仍然担任着低级的职位,拿着低于别人的工资。两相比较,同样是年轻人,前者就是因为对工作注意观察、仔细谨慎,并能利用业余的机会加以深造,终于获得一定的成功;但后者却恰恰相反,所以就难有出头之日。

    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解决,大多数人都不在意细节中隐藏着的契机。再难的问题都有可以解决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只留给了少数有心人、能够关心细节的人。

    成功青睐有心人,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有自信,就要把握住机遇,勇于尝试任何事。只有把更多的心血倾注于事业中,用生命燃烧事业,你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