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3
迷朦的意识渐渐清醒,父亲睁开眼,模模糊糊地看到网格状的天花板,才想起自己不是在家中,而是身处摩雅子舰内。
身旁的天宿还在熟睡,虽然父子俩约定好使用休眠药剂醒来的时间相同,但父亲知道:药效是有不大的误差的,而且使用时熟睡的人不宜被唤起,需等他自然醒来。父亲并未叫醒儿子,而是先起身下床,梳洗完毕后走出了休息间。
穿过碟形太空船的环廊,父亲来到娱乐厅中的棋牌室,看到了棋桌旁的阿芮娜。
艾融姑娘双手对交放在围棋盘前正想着什么,而盘上正在进行当中的对局,比父亲休眠前多出了一颗棋子。
上一次阿芮娜“长睡”前棋局被封盘后,父亲和天宿为这局棋以后的招法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看到棋盘上阿芮娜续弈之招在研究成果之内,父亲暗自幸慰,也不等天宿醒来,便从草编的棋子盒内颇专业地用手夹出一颗“云子”,悠然自得地放在了棋盘的一个交叉点上。
阿芮娜似乎也早有防范,默不作声,“兵来将挡”地继续着棋局……你来我往,不大会儿三五个回合又过去了。
但是好景不长,正因棋局进程在“意料之中”而洋洋暗喜的父亲,这时突然被阿芮娜的一个变招弄蒙了,于是主动“打挂”要求封盘,非等天宿醒后再说。而阿芮娜也做出无所谓状,欣然认可。
“您什么时候用的药?身体没有出现不适吧?”既然棋局中止,阿芮娜也不再去想它,和父亲聊了起来。
“身体没问题,无论艾融人还是地球人,药剂都好像量身定做般发挥着功效;我比妳晚用了10天,是在登舰后25天使用的,为与妳同时醒来,药效设定了20天。”
“天宿呢,他什么时候‘睡去’的?”
“他说想在登舰后35天才使用。不过我先于他用药,所以具体时间我也不清楚。”
“他是按照咱们商定的‘同一时醒来’的办法确定药效的吗?”
“应该是吧。”父亲看了看表,“不过现在他怎么还不来,好像已超过药剂允许误差时间了。”
阿芮娜也有些纳闷:“是啊,休眠药的误差不会超过10分钟,而刚才咱们下棋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
正说着,天宿推门进屋,睡眼惺忪。
“怎么这么晚才来,难道把药剂醒来时间弄错了吗?”父亲问。
天宿揉了揉眼,说:“不是弄错了,我根本就没使。”
“没使!你太了不起了弟弟,告诉我们这45天是怎样渡过的?”阿芮娜羡慕地问。
天宿没急于回答,而是先看了看棋盘:“又下了几手啊,”说着皱起了眉头,“爸,姐的这招棋不在我们研究范围,看来得从这手棋重新琢磨了。”
“是呗,之前的研究大部分泡汤了。”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睡后这20天你到底在干什么?”同阿芮娜一样,父亲也很关心天宿未使用药剂的因由,接着问道。
天宿打了一个哈欠,说:“看来自然睡眠果真没有用药睡得踏实,我还有些泛困,先洗个澡,回来再跟你们细说。”说罢转身去了浴室。
“洗完澡到餐厅找我们,我和你姐肚子都在叫唤了。”父亲对走向屋外的天宿道。
洗完澡来到餐厅,天宿与父亲和阿芮娜一起用餐。饭菜谈不上丰盛却十分可口,且营养搭配充足合理。用餐时,天宿讲述了父亲休眠后的20天里自己的生活情况。原来,在父亲“睡去”后,他除了正常的睡眠外,几乎“泡”在了阅览室。
阅览室里电子书籍种类齐全,为天宿博览群书提供了条件。另外,为使自己的音乐素养继续提高,他还将阅读重点放在了音乐类的著作上——虽然音乐学院考核没能通过,他却没有放弃努力自学着。
有书的日子总是好过的。不仅如此,天宿还偶尔同少数没有使用休眠药的宇航员聚一聚,聊聊天,这些人无论是艾融人还是地球人,知识都很渊博,也促使天宿充满了与他们交往的欲望和乐趣。就这样,20天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便过去了。
******
用过餐,父亲去做自己的事情,天宿则和阿芮娜沿子舰的环廊散起步来。由于阿芮娜提前休眠,天宿已有30天未与她见面。如此长时间的分别自二人相识后从未有过,虽然阿芮娜因“睡”了一觉而感觉不出什么,可天宿对姐姐却甚是想念。
姐弟俩漫步到环廊外侧的一扇舷窗前停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到目的地星系的红矮星,它似乎变得明亮了些,却依旧是个不太醒目的红斑。
望着那颗星,天宿有感而发:“这次航程前,我总以为对于一颗8光年外星球的探访并不困难,但如今真正‘身处其境’,却感觉到了艰难。45天已经过去,这颗星依然在前方很远的地方,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
“这种体会我早在剑豚母舰时便有。目前我们在飞船内度过了45天,而地球上的时间已过去了9个月,宇宙太大了,大到无从想象。本次航行距离在天文概念上并不遥远甚至不值一提,可我们却必须以接近光的速度飞行一年有余,而面对宇宙的浩瀚,这次航行就如太平洋中的一粒海砂被海水轻轻拂动了一下般微不足道。”阿芮娜说。
“宇宙到底有多大?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索,艾融星又有什么新学说出现吗?”天宿问。
“我们虽已观测到了数百亿个河外星系,却依然没有找到宇宙的尽头。宇宙到底有多大?”阿芮娜说着,将天宿带到了另一面窗前用手指向窗外,接着讲道,“看到那个小‘圆盘’了吗?”
“是那个如铁饼状的半透明的星系吧?”地球人的视力虽不及艾融人,然而没有了大气阻隔,顺着手指的方向,天宿还是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圆盘”。
“没错,它就是地球人所说的仙女座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大小、形状类似的旋涡星系,地球编号M31,它是可同银河系比肩的且距离最近的河外星系。知道有多远吗?”
“有多远?”
“230万光年!也就是说以光的速度行进,到达那里也要230万年,现在看到的‘圆盘’,是它230万年前的景象,那时像我们这样的智能生物还未形成!”
“它已经是距银河最近的大型星系了,而艾融人已经观测到了数百亿个星系,却仍未找到宇宙的尽头,宇宙真是大到无从想象啊!”天宿感叹道。
“是啊,我们的星际活动,虽然艰难地开拓了自认为广阔的空间,但对于无垠的宇宙,只是沧海一粟,即使是距离最近的类似星系,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到达!”
“除了宇宙大小暂无定论,地球人对于宇宙的起源,也仍停留在‘大爆炸’学说:原始的宇宙只是一个混沌的‘点’,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宇宙中所有物质包含在这个‘点’里;当它聚变到一定极限,便产生了‘大爆炸’,于是这个‘点’膨散开来,时间与空间也随之产生;随着时间的延续,宇宙物质温度逐渐降低且有一部分‘冷凝’下来,从而形成星体,进而产生了生命;而直至今日,观测到的宇宙依然在膨胀着。”
“阿芮娜,‘大爆炸’学说虽解释了宇宙的起源,然而听起来仍像是一个神话。”天宿继续说道,“‘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无限大的密度与温度’到底又是多少?地球人至今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这也是触及哲学的重要问题:有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后又产生了能感知它们的生命体,而之前一切皆无。可谁又能说产生这一切的‘原体’不是物质呢?既然有物质的存在,又怎可以说一切皆无呢?而‘原体’既然也是物质,它又怎可能不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呢?”
天宿一一述说着,希望阿芮娜能给自己多一些明确的解释。
“因为宇宙的神秘,对于它起源的探讨,艾融人同样也感到困惑,与地球人一样,现在也停留在‘学说’阶段。而‘学说’未经验证便不是最后的真理,所以我们仍在努力寻找着证据。天宿,我不是不想回答你,而是也不确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讲到这里,阿芮娜再一次望向了仙女座,叹息道:“宇宙之谜如同它本身一样没有穷尽,即使距我们最近的星系也我从实地探索;如此令人神往的地方,难道真的永远遥不可及吗?”
“或许可以吧,因为没人能预言今后科技的发展到底会达到怎样的高度。我们总是在不断进步的。”
“即便如此,‘超越光速’仍是提高宇航速度的‘瓶颈’,或许永远也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为什么呢?现在艾融星的最快航速不是越来越接近光速了吗?”天宿不解地问。
“接近与超越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据‘相对论’原理:若处于与光同速的物体中飞行,时间就会停止;若处于超过光速的物体中飞行,时间便会倒转。无论是艾融人或地球人,或许我们的思维并未达到‘等于光速’及‘超越光速’后的高度,所以两种现象后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仍是一个悖论。”
“怎样就是一个悖论?”
“试想,如果这次‘12星’探访,乘坐的飞船与光同速,那么根据‘相对论’原理,会在飞行器里感觉时间为零。对于我们这些有感知的生物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吗——某地到某地间距离无论远近,路程总要花费时间的。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技很先进,甚至只用0.1秒便可到达‘12星’;但是我们却不可以说,我们没用时间就到达了目的地,因为它总是一个过程啊?‘没有时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时间总在我们的感知中不停延续着,这难道合理吗?
还有‘超越光速’。‘相对论’指出一旦超越光速时光便会倒转,而设若摩雅超越了光速,我们就会回到从前,这就更加难以解释了——一方面飞船正以超光速飞向目的地,而另一方面里面的人却感觉时间在倒流,即从‘休眠’到‘登程’到‘送别’到地球原来的生活,这岂不是永远也无法到达‘12星’了吗?”
听了阿芮娜的解释,天宿也有同感:“或许超光速现象根本就不存在、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制造出超光速。不过我还是希望,是我们的思想并没有达到另一个高度。现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由最开始的三维空间提高到四维空间,而我们思想的深度必然还将继续提高。”
“希望如此吧。”
“说道恒星际航行的困难,姐姐,地球人也许比艾融人体会得更深,因为我们的科技毕竟落后许多。地球人制造的飞行器最快速度仅有光速的三分之一,这么些年来,我们使用自己制造的飞船,只象征性地进行过一次恒星际航行,目的地还是距太阳最近的‘比邻星’——半人马座a星,中文名叫南门二。”
“那次航行我听说过。南门二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虽然它在宇宙中很不起眼,周围也没有行星系统,但距太阳系最近,便成为了地球夜空第3亮的恒星。之所以地球人说航行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是你们认为航程不重要,而是由于它的探索价值较之更为遥远的星体低,因为去之前你们已对它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航行目的主要是为实现恒星际旅行的愿望。但做为地球历史事件,那可是划时代的啊!”
“虽然如此,但对这颗仅距离4.6光年红矮星的旅程,地球上的人等待飞船回归整整用了28年,而在太空船内的宇航员,也度过了26年的时光,只比‘静止’的人们少了2年。根据‘相对论时间膨胀’公式,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一并不意味着以这个速度行驶的人所用的时间,也相应减慢了三分之一,只有愈发接近光速,时间才能大幅变缓。”天宿说道。
“地球人要想不借助艾融飞船完成更为遥远的星际航行,还要继续提高自身科技水平!”
“当然,星共体5个智能星球间往来所使用的飞行器,除了少部分是娅冥星制造外,绝大多数都是艾融飞船。”
“没错,可以说是艾融科技促成了星际交往。星共体在宇宙中十分渺小,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交往仍是困难的事情,比如最为遥远的绘架座β星系的大葵星,距太阳系52光年之遥,若使用地球造飞船前往,单程就需156年,而宇航员要在飞船内生活146年,这就意味着平均寿命只有130岁的地球人,几乎是不可能单独完成大葵星载人航行的。”阿芮娜说。
“能给我讲讲大葵星吗?如此遥远的星球地球人对它知之甚少,也只有艾融人亲临过它。”天宿说。
“由于它的遥远,艾融人真正到过那里的宇航者也寥寥无几。那是一颗巨大的行星,艾融人把它叫作‘××’星(艾融名称),地球人之所以将它命名为大葵星,是因为你们在发现它时,恰逢这个星体的大气层正发生着一种特有的反光现象,光的折射使星体周圈映照出火焰般的光芒,望远镜中看去,星体与光焰的组成宛若一朵巨大的葵花。”
“据我所知,大葵星面积是地球的16倍,堪比天王星,如此巨大的固态行星非常罕有。那里的生物也很新奇,艾融人发现智能生物的当时,他们的形态甚至超出了预想。”
“的确如此,由于大葵星引力相对很小、生物地带光线暗弱等原因,造就出了与众不同的大葵人。他们的体态是5个智能生物星球中最为奇特的,甚至超出了其他人类故有的思维模式。大葵人身长4米左右,体重却只有40公斤,非常‘苗条’,他们的皮肤是透明的,身体里‘轻巧’的脏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看过大葵人的资料影片。除了妳说的这些外,他们还有两条腿、四只胳膊,平时并不热衷于直立行走而是伏地前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直立起身躯;大葵人的头围比身围还要大,而且头部与躯干是一体的,没有类似颈部的分隔器官。”天宿说。
“大葵文明只有5000年,是星共体文明程度最低的智能生物,艾融人初涉此地时,他们刚刚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生活而正进入古文明时代,但大葵星生物生存地区面积是地球的4.5倍,因而人口数量也达到了11亿。”
“为什么大葵星面积是地球的16倍,而生物圈面积却只有地球的4倍多呢?”
“因为大葵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姿态使它没有四季之分,还有星体距它的‘太阳’比叫近,所以生物圈集中在了南北两极,这种情况与艾融星恰恰相反:艾融星因距‘太阳’较远生物圈集中在了最为靠近光热的赤道。”
“难怪星共体将地球推举为最适合生物生息的星球,几乎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留下了生物的足迹啊!”天宿骄傲地说。
“是这样的。如果拿大葵星与地球相比,那里生物地带与与全球面积的比例小了许多,除了南北极外,其它地方充斥着高温与干燥,南北极生物圈向赤道延伸之处,是温热的海洋以及大面积的戈壁,所以,虽然南北极自然条件完全相同,还因空气及水的流动、置换而演变出了完全相同的生物种类,但在艾融人发现大葵人之前,南极人与北极人却从未谋过面。”
“艾融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大葵文明的发展,借助飞行器,南极人与北极人才得以相见。”天宿点头说。
“是啊,当艾融人第一次踏上大葵星的土地,那里的人们第一次接触到天外生物时,他们的惊异可想而知。虽然大葵人身高是艾融人的近3倍,然而仍处于原始文明阶段的人类却把我们当作了神灵。他们的族长、统领一个极地所有大葵人的首领,率下部顶礼膜拜般地为我们举行了最为隆重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迎接仪式。”
“不过大葵人毕竟已进入到文明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艺术创作等文明标志的产物。”天宿说。
“而且在与艾融人接触后,他们的眼界大为开阔,虽然艾融星距大葵星过于遥远,艾融人并未给予太多物质上的帮助,然而我们却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与提高。现在,大葵文明正按照自己的模式快速向前发展着。”
谈话到此,阿芮娜看了看表盘,说道:“天宿,我们聊的时间不短了,去娱乐室吧,你接着教我打乒乓球,这么长时间的星际之旅,身体总要锻炼一下的。”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