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六十章 爷爷的态度

第六十章 爷爷的态度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第二天一早,宏达柳艺的老板钱宏达不请自来。

    “柳总早啊!“钱宏达热情地伸出手,“早就想拜访您这位非遗传承人了!每次你都忙…今天终于见到不容易”

    柳青没接那只戴满戒指的手,只是擦了擦沾满柳屑的掌心:“钱老板挖走我的人,现在来示威?”

    “误会!天大的误会!”钱宏达夸张地摆手,打着哈哈走到办公室坐下。

    他往沙发上一靠,看着柳青说:“市场竞争嘛,人往高处走。我今天来,是谈合作的。”他使个眼色,助手立刻递上一份合同。

    “我们想买断'六角叠丝'的专利使用权,五十万,怎么样?”钱宏达翻开合同,“当然,你爷爷还是技术顾问,年薪另算。”

    柳青扫了眼合同,条款密密麻麻,但核心就一条,六角叠丝将变成宏达的独家专利。她冷笑一声:“这是李阿婆的祖传技法,我没权利卖。”

    “那个老太太?”钱宏达嗤笑,“她懂什么知识产权?随便给个三五千就打发了...”

    “滚出去。”

    沙哑的声音从门口炸响。爷爷手里攥着那把用了三十年的老柳刀,指节发白。

    钱宏达脸上的横肉抖了抖,连忙站起来:“柳师傅,别急着拒绝嘛。说起来,我和您儿子还是老相识呢,十年前……”

    “我让你滚!”爷爷突然走到一边,抡起桌上的茶缸向钱宏达砸过去。

    热水溅在合同上,钱宏达慌忙闪开,边退边朝柳青说:

    “行,柳丫头那我就先走了。对了,以后县里要是有什么示范任务,或者你们这边有做不出来的订单,尽管开口,我们宏达现在人手充足,一定支持!”

    爷爷抄起门后的扫把,钱宏达顾不得仪态快速跑出院子。

    车子扬长而去,留下一地尘土。

    工坊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老人的暴怒吓住了。柳青轻轻扶住爷爷发抖的手臂:“他认识我爸?“

    爷爷甩开她的手,弯腰捡起被践踏的合同:“十年前,就是这个畜生坑了你爹。”他声音低得只有柳青能听见,“现在又来祸害你...”

    柳青垂眸,父亲离家多年的谜团,竟在此刻揭开一角。

    钱宏达离开不久,一辆黑色轿车悄然驶入清河镇,停在工坊门前。

    李局长带着两名文旅局的干部下车时,柳青正和爷爷在院里检查新一批灯罩的质量。

    “柳老师傅,柳青,好消息!“李局长人未到声先至,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市里看了这次创新大赛的汇报,对你们的缠枝纹评价极高!”

    柳青忙放下手中的灯罩迎上去。爷爷只是点了点头,继续用他那双慧眼审视着柳条的纹理走向。

    “局里开了个会,”李局长接过柳青递来的茶水,开门见山,“我们打算为你们清河柳编工坊里的独特纹样体系,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好了!”柳青赶紧兴奋的说,“我们马上开始准备材料。”

    同来的王科长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清单:“申报材料很复杂,需要历史渊源证明、传承谱系、技艺流程记录、文化价值阐述...”

    爷爷指了指刚挂上的铜牌,“我们这非遗工坊出品的东西不是非遗?”

    王科长解释道:“非遗工坊的柳编器物是物质化的产品,非遗保护的是编织技艺、纹样设计理念。”

    爷爷皱着眉头“不都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啊!”李局长笑道:“柳师傅,认证非遗是对您家传技艺的官方认可啊!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品牌保护还是政策扶持,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然后呢?“爷爷的目光如炬,“认了之后呢?”

    “然后...就能更好地推广、发展、创新啊!”李局长举例道,“比如你们做的这些灯罩、你们的花篮和茶盘,有了非遗标签,市场价值能翻好几倍呢!”

    爷爷沉默着一瞬:“我明白了,你们聊。”

    柳青先感谢了李局长和县里的支持,因为怕冒然提起再惹爷爷生气,李局长是她请来的外援。

    现在人手不多的情况下,申遗这件重要的工作经过县里,也能多一层保障。

    没想到李局长非常支持,专门为提报申遗的事情开了一个会。

    李局长一行人离开后,柳青兴冲冲地回到院里,小心翼翼问:“爷爷,您对申遗有什么意见?”

    爷爷哼了一声。

    “青丫头,”爷爷头也不抬,“你说,为什么要给这些纹样申遗?”

    “当然是能够减少麻烦,还有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啊!”柳青脱口而出,“而且有了非遗称号,我们的产品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能招更多的人...”

    “就是为了这个?”

    “这还不够吗?”柳青想了想,“还能让更多人知道柳编,喜欢柳编,还能赚钱……”

    爷爷沉默良久,缓缓道:“你奶奶记下这些纹样,不是为了卖钱。”

    “那是为了什么?为了当传家宝锁起来吗?”

    “为了记住。”对于柳青的话爷爷没有生气,他的手指轻抚册子封面上娟秀的字迹,“记住这些纹样从哪里来,为什么做成这样,背后有什么故事。”

    爷爷这么一说柳青眉眼瞬间展开:“爷爷,申报材料首要的就是证明技艺的历史源流,就是为了记住,跟奶奶的初衷不谋而合啊!”

    老人转过身,淡淡地问:“青丫头,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一旦成了非遗,还算是咱们柳家的吗?”

    咱们柳家的?

    柳青脸上笑意散去,她意识到,在非遗申报表象下,是像爷爷这样的传承人用一生守护的家族记忆。

    而她的心理和老一辈人是不一样的。

    柳青解释道:“爷爷,申遗不是把清河柳编从咱们柳家拿走,申遗是让更多人知道柳家的好手艺,让奶奶费心整理的《柳编百样图》名扬天下。”

    “有国家保护,才不用再担心被不怀好意的人惦记,您还记得威尔斯那张照片吗?”

    爷爷没说话,长久的沉默之后终于点了头。

    安排好正常工作,张磊和周明一起帮柳青整理相关材料。

    “战甲纹的起源时间需要确证。”张磊指着PPT上的时间轴,“爷爷说是1958年,但我查到的文献记载是1962年。”

    周明马上跑去问爷爷柳明远。

    “1958年七月廿三,”爷爷闭着眼想了想,“暴雨冲垮了石料场,临时改的编法。当时在场的有李老三、王大样、赵铁匠...”

    周明飞快地记录着这些名字,然后通过村委会联系他们的后人求证。

    令人惊讶的是,多位老人的回忆都与爷爷的说法完全一致。

    “太神了!”周明感叹,“爷爷的记忆比档案还准!”

    柳青与有荣焉地笑了,但很快又遇到难题。

    “这个双喜纹的编法记载不全。”张磊指着册子,“第四步到第五步之间缺了一页。”

    周明又去问,老人眉头紧锁:“这页...是青丫头她奶奶故意撕的。”

    “为什么?”

    “双喜纹必须师徒相传,不能白纸黑字地写。”

    柳青被周明叫出来,爷爷起身,拿起柳条,“看好了,我只做一次。”

    在众人注视下,爷爷的手指如蝴蝶穿花,完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翻转折柳。整个过程不过三秒,却是整个纹样的画龙点睛之笔。

    “记住了吗?”爷爷问。

    柳青点头,周明赶紧回放刚才录下的视频,一帧帧慢放学习。

    “还有一个问题,”张磊切换PPT,“月光纹的应用场景记载是夜间劳作,太模糊了,需要更具体的用途。”

    爷爷沉默了片刻,声音突然低沉:“那是夜渡黄河时用的。”

    他讲述了一个从未提及的故事:解放前,爷爷的父辈们用这种反光性好的纹样编成篓筐,夜间渡河时挂在船头引路。很多篓筐再也没有回来,连同它们的主人一起沉入了河底。

    工坊里鸦雀无声,只有录音笔在静静转动。柳青看见李阿婆在偷偷抹眼泪,显然她也记得这段往事。

    “所以,”柳青轻声总结,“月光纹不仅是为了实用,还是一种...纪念?”

    爷爷沉默地点头,不再多说。

    傍晚,其他人都下班了,柳青还在整理今天的录音。爷爷来到门口。

    “累了就歇歇。”

    “不累,”柳青抬头微笑,“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么多故事,这么多历史...”

    “慢慢来。”爷爷语气罕见地柔和,“你奶奶整理了十年,咱们这才第一天。”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