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周明脸上的兴奋瞬间褪去,变成了失望和一丝不被理解的愤懑。
他一把抓回平板,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扭头走了。工坊里只剩下柳青一人,还有那道刚刚萌芽就因为理念不合而产生的裂痕。
柳青感到一阵疲惫和孤独。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分歧暗生,这条创新之路,比她想象的要坎坷。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又有点熟悉的号码。
“柳小姐?好久不见,我是林森。”
电话那头传来那个带着几分算计味道的熟稔声音,“听说你在准备县里的大赛?怎么样,有头绪了吗?”
林森这边本以为已经撕破脸,但有些人根本不要脸。
面对这个曾经的大客户,柳青心中警铃微作。
“林总监消息真灵通。”
“呵呵,圈子就这么大。”林森笑,“别紧张,买卖不成并不影响咱们合作。作为前期薇薇造成的那些不愉快事情的补偿,我可以介绍几位在国际上拿过奖的新锐设计师给你,他们对传统元素现代化很有一套。可以让他们帮忙指导一下,保证作品一亮相就能抓住评委眼球。报酬就免了,后期咱们继续合作…”
“谢谢林总监好意。您可能不知道,我也是在国际上拿过奖的设计师”柳青的声音冷硬“清河柳编的作品,只会出自清河柳编的手。不劳外人费心。”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林森的语气也淡了下去:“柳小姐还是这么…有个性。好吧,祝你好运。”
柳青握着手机,站在原地,良久她才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根爷爷刚砍回的荆条,手指抚摸过上面坚硬的节疤。又拿起一缕柔韧的麻纤维,感受着其蕴含的韧性。
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不确定,在这一刻渐渐沉淀下去。
她不需要考虑外界干扰,只需要相信手中的材料,相信从传统和自然中领悟到的智慧,相信自己和团队的能力。
这条路或许更难走,但那是唯一属于清河柳编的路。
她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摒除脑后,摊开素描本,拿起铅笔。灯光下,她开始专注地勾勒《共生》系列的第一笔。
草图上的线条再精妙,也无法替代双手与材料碰撞时产生的真实反馈。
《共生》系列的创作,刚一开始就陷入了泥沼。
最大的难题来自于柳青那个让缠枝纹立起来的核心构想。要将柔韧的柳皮、硬挺的荆条、粗糙的麻线这三种特性迥异的材料,以三维缠绕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既稳固又优美的结构,其难度远超想象。
工坊一角堆满了失败的试验品。有的结构松散,一碰就散架;有的缠绕过紧,将柳皮生生勒断;更多的是歪歪扭扭,毫无自然生长的流畅感,活像一捆胡乱扎起的柴火,完美印证了爷爷那句死缠烂打的评价。
空气里弥漫着焦灼的气息,比渐渐热起来的天气更让人难受。王婶看着那些浪费掉的好材料,心疼得直咂嘴。
周明虽然不再提他的“未来椅”,但埋头折腾自己那套模块化设计时,偶尔投来的目光也带着几分早知如此的意味。
柳青的耐心和信心都在被急速消耗。她的手指因为反复尝试捆绑和弯折,被粗糙的麻线和坚硬的荆条磨出了新的水泡,一碰就钻心地疼。
每一次失败,都像是在无声地嘲讽她那个看似美好却无法落地的创意。
“这样不行。”又一次,她试图将作为主骨架的荆条弯折出一个优雅的弧度,却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那根精心挑选的荆条竟从中断裂。
柳青颓然跌坐在凳子上。
爷爷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活计。他走过来,捡起那根断裂的荆条看了看,又扫了一眼那些丑陋的失败品,眉头紧锁。
“料不对,法也不对。”他沉声道,“荆条有荆条的性子,你想硬掰,它宁折不弯。”
“我都顺着柳条的性子来了呀!它就是不配合那该怎么办?”
柳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爷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工坊那口很少动用的老灶台,生起了火。他将一个旧铁壶装满水坐上去,又找出一个木制的大蒸桶。
“爷爷,您这是要蒸馏…”柳青不解。
水很快沸腾,蒸汽氤氲。
爷爷拿起几根需要弯曲的荆条骨干,将其放入蒸桶之中,让滚烫的蒸汽充分熏蒸。空气中弥漫开一种草木被湿热气息蒸腾后的独特味道。
约莫一刻钟后,爷爷取出那几根荆条。原本坚硬倔强的它们,在蒸汽的作用下,变得异常柔韧,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看好了。”
爷爷的声音在蒸汽中显得有些模糊,但他的动作却清晰无比。他趁热将温软的荆条抵在一个预先做好的弧形模具上,双手沉稳而富有经验地施加力道,缓缓地、顺势地将其弯曲成所需的完美弧度。然后迅速用麻线将其暂时固定。
“这叫蒸汽曲木。”爷爷一边操作一边说,“老法子了。让木头记住新的形状,凉了,就定住了。不是你去掰它,是让它自己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柳青看得目瞪口呆!这么简单的问题,她怎么就想不明白。
“我明白了!谢谢爷爷!”
柳青立刻召集团队,重新调整工作思路。
她不再要求大家直接挑战最终形态,而是分解步骤:
骨干定型由爷爷主导,用蒸汽曲木古法,预先处理好所有需要弯曲的荆条主结构。
李婶带领手巧的妇女们,用染色的柔韧柳皮,专门负责编织最细腻的平面缠枝纹样部件。
结构计算与连接周明负责!柳青将这个关键任务交给了他。利用他的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精确规划每个连接点的位置和麻线捆绑的力度方式,确保结构稳定。张磊则用电脑建模辅助模拟受力。
总装与质检由柳青自己和王婶等人负责,将各个部件按照周明计算好的方案,用麻绳缝合组装,爷爷和李阿婆最后进行严格质检。
新的分工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长处。
分歧和质疑在共同的目标面前暂时消融。周明发现他的计算能力能在传统工艺中找到用武之地,变得异常投入。爷爷和李阿婆看着年轻人们尊重并运用他们的老手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柳青协调指挥,处理着一个个冒出来的小问题。虽然作品尚未完成,但最难的关已经闯过去了。
烈火试真金,真正的创新,不仅需要灵感的火花,更需要将火花变为现实的、扎实的工艺支撑和团队协作。
《共生》,正在从一张草图,一寸寸地长成真实的模样。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