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122章 电费单上的破绽

第122章 电费单上的破绽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清晨五点半,肖锋床头的老式闹钟刚响第一声,他已经掀了被子坐起来。

    弹簧床发出一声低哑的**,像一头被惊醒的困兽。

    手机屏幕在床头柜上泛着冷光,市审计局王科长的未接来电显示在最上方——凌晨两点的那通电话,早把他的生物钟拧成了绷紧的弦。

    他指尖划过屏幕,那串未接来电的数字像钉子一样扎进视网膜。

    他套上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布料摩擦着肩胛,留下细密的刺痒感;袖口翻折两寸露出结实的手腕,纽扣扣到第二颗时,指节略显粗粝地蹭过喉结。

    抽屉里的账册被压在文件堆下,封皮上"第七人"的红圈在晨光里泛着血似的暗。

    他指尖拂过那三个字,纸面粗糙的颗粒感硌着皮肤,像触到一道陈年伤疤。

    突然敲了敲桌沿:"小陈。"

    村部办公室的门被叩响时,村级报账员小陈正抱着个铁皮文件箱往三轮车上搬。

    箱角磕在门槛上,发出一声闷响,震得她虎口发麻。

    她扎着马尾的脑袋探进来,额角沾着点墨迹,发丝间还带着晨风的凉意:"肖书记,您要的三个月票据备份都在这儿了,连2017年修村东小桥的收据都翻出来了。"

    肖锋接过文件箱,指节在箱盖上轻轻一叩,铁皮的凉意透过指尖:"不是去查账。"他抬头时,晨光从窗棂漏进来,把他眼底的锐光切得细碎,"是去认人。"

    小陈的睫毛颤了颤,像被风吹动的蝶翼。

    她跟了肖锋三个月,知道这位第一书记总把"人心比账页难翻"挂在嘴边。

    去年冬天查危房补贴,他偏要蹲在村头老槐树下听老太太们唠嗑,冻得鼻尖通红,结果听出了村主任小舅子冒领补贴的事——那天树皮的粗粝触感、老人咳嗽时飘来的药味、雪粒砸在帽檐上的噼啪声,她都记得。

    此刻她望着肖锋怀里的文件箱,突然懂了——那些票据不是证据,是引子。

    市审计局的车停在村口时,晨雾还没散透,湿气裹着草腥味钻进鼻腔。

    肖锋坐进副驾驶,后视镜里映出小陈抱着文件箱小跑的身影,马尾辫在风里一跳一跳,像根绷紧的皮筋。

    王科长把保温杯往杯架上一墩,瓷杯与塑料卡扣碰撞,发出沉闷的“咚”声,声音里带着股没睡醒的闷:"邻镇那个'阳光指数复制版',说是监督小组,结果监督着监督着,资金流出去就没影了。

    局里翻了半年档案,就你在柳河村搞的财务透明化有模有样,点名要你去搭把手。"

    肖锋望着窗外倒退的稻田,水面上浮着薄雾,稻叶在风中沙沙摩挲,像无数细小的耳语。

    他嘴角扯出点淡笑。

    他知道"点名"两个字的分量——上周他在县例会上把青藤会操控的"虚假合作社"数据砸在桌上时,列席的市审计处处长周明远耳尖红得像被火烧过,那瞬间空气里甚至飘来一丝焦味。

    中午十二点,审计组进驻试点镇财政所。

    空调的冷气裹着旧账本的霉味涌出来,那气味混着灰尘钻进鼻腔,带着纸张腐朽的微酸;肖锋的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每一步都像敲在神经上。

    "肖书记。"

    这声招呼让肖锋的脚步顿了顿。

    抬眼望去,穿藏蓝衬衫的男人正从里间出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右手虚虚扶着门框——是陈默,青藤会的财务主管,前县财政局科员。

    肖锋记得三个月前在县招待所,这个总把"按规矩办事"挂在嘴边的男人,曾把他要的扶贫资金明细单锁在保险柜里,说"流程没走完"。

    那铁柜的冰冷触感,至今还留在指尖。

    "王科长,这是试点镇财政所新整理的三年账目。"陈默双手递上牛皮纸档案盒,指节泛着常年握笔的青白,"另外我整理了份村级报账流程优化建议,您看......"他说话时始终保持着15度的微躬,像株被修剪过的文竹。

    王科长翻了翻档案盒,眉头松了些:"小陈挺上道啊。"

    肖锋没接话,蹲下身从文件箱里抽票据。

    纸张的窸窣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陈默的目光跟着他的手移动,在触及最上面那张电费单时,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那是柳河村上个月的电费明细,肖锋故意把它露在最上面。

    这村他熟,变压器一坏,村委大院的灯就灭了大半,水泵停转,连小卖部的冰柜都嗡嗡响两声就歇了。

    1278度?

    翻倍还带零头,谁信?

    "6月用电量1278度?"肖锋的拇指蹭过单据上的日期,纸面粗糙的毛边刮着指腹,"去年6月才580度。"他抬头时,眼神像把突然出鞘的刀,"可村民微信群里说,6月15号变压器坏了,修了整整半个月。"

    陈默的喉结动了动,像被无形的手扼住。

    他没想到这个总把"稳"字挂在嘴边的第一书记会突然发难。

    窗外的蝉鸣炸响,热浪裹着鸣声撞进窗缝,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发着虚:"可能是......抄表员笔误?"

    "笔误能把日期都抄成5月28号?"肖锋把电费单拍在桌上,纸张边缘卷起毛边,发出“啪”的脆响,"5月28号变压器还没坏,6月用电量却翻了倍——你们连抄表日期都懒得改,真当百姓不识数?"

    财政所的空调"咔"地停了,冷风戛然而止,闷热瞬间包裹全身。

    陈默的金丝眼镜滑下半寸,露出额角细细的汗珠,顺着太阳穴滑下,留下一道湿痕。

    王科长凑过来看单据,手指重重敲在"5月28号"上,指节与纸面碰撞的“笃笃”声像审讯的鼓点:"去把抄表员叫来。"

    下午两点,小陈抱着一摞票据钻进档案室。

    纸堆边缘蹭着胳膊,留下细微的刺痛。

    肖锋站在她身后,声音低得像耳语,气息拂过她耳畔:"虚实五问,记熟了?"

    "一问谁签字?

    二问谁收款?

    三问谁验收?

    四问谁受益?

    五问谁最急?"小陈背得滚瓜烂熟,笔尖在票据上划出一道道红杠,墨迹未干便渗进纸纹,"肖书记,这三笔水利专项资金......"她突然顿住,指甲盖在"收款人"栏抠出个白印,像刮开一层伪装,"都是转给'富农种植合作社',法人叫陈强。"

    肖锋的指尖在桌面敲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好的"有情况"暗号,木纹震动传入指骨。

    他扫了眼墙上的挂钟,秒针滴答,像在倒计时,故意提高声音:"小陈,把票据收收,下班了。"转身时又压低声音补了句:"把陈强的身份证号记下来。"

    傍晚的夕阳把财政所的窗户染成橘红色,玻璃映出他疲惫的轮廓。

    肖锋蹲在门口抽烟,火苗舔过烟丝,发出细微的“嘶”声,烟头在暮色中忽明忽暗;手机屏幕在掌心亮着,是母亲住院部发来的缴费提醒:"住院费还差三万二。"他对着手机叹了口气,声音故意放得有点飘:"要能快点结案,拿点奖励就好了......"

    路过的实习生小吴下意识放慢脚步,皮鞋在水泥地上拖出轻微的“沙”声。

    肖锋余光瞥见他掏出手机,嘴角微微上扬——这孩子是陈默表侄女的男朋友,上个月在镇食堂帮陈默传过纸条,那张纸条的触感,他至今记得。

    七点整,财政所的灯陆续熄灭,黑暗像潮水漫上来。

    肖锋锁门时,陈默的身影从楼梯拐角闪出来:"肖书记,能借一步说话吗?"

    他们走进后院的葡萄架下。

    藤蔓缠绕,叶片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投下斑驳的影。

    陈默摸出包软中华,抽出一支递过来,被肖锋摇头拒绝。

    他自己点上,火光映得眼镜片忽明忽暗,烟雾缭绕中,镜片后的目光像藏在暗处的兽:"你要找的'第三只手',不止一个。"他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的字迹模糊,"都在市里。"

    肖锋接过纸,指尖触到纸面的潮意——像是被反复攥过,汗渍让纸张起了皱,边缘甚至有些发软。

    陈默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有块淡蓝色的补丁,和老魏被捕前总摸的旧军大衣袖口一模一样,布料的触感,仿佛还带着旧日的温度。

    "我妻儿还在医院。"陈默突然说,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铁皮,"我表弟的合作社......他刚查出糖尿病。"

    肖锋把纸折好收进兜里,纸张的棱角硌着大腿:"我明白。"

    肖锋带着白天的疑惑和未竟的调查回到村部,此时林律师已经在等待。

    深夜十一点,柳河村村部的台灯把林律师的脸照得半明半暗。

    他推了推无框眼镜,镜片反着冷光,电脑屏幕上的转账图谱像张蛛网,红线交错,节点闪烁;他声音低沉,像在解读某种密语:"五笔专项资金,从试点镇到邻县,再到市级'兴达商贸',最后拆成劳务费打回各村监督小组成员账户......"

    肖锋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重重的痕迹,笔尖几乎划破纸背,发出“沙——沙——”的刺耳声:"他们用规则吃人,我们就用规则咬回去。"他合上本子时,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树叶沙沙响,像无数人在低语。

    手机在这时震动,屏幕亮起——苏绾的名字在黑暗里发着光。

    肖锋没有接,望着窗外被风吹得摇晃的树影,突然笑了。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