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40章 大军调动

第140章 大军调动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秋老虎的余威尚在,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汾河谷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烦躁的热意。

    然而,在这酷热尚未完全消退的时节,山西境内的官军主力,却已经开始悄然调动。

    斥候往来,军令传递,一支支队伍趁着傍晚的凉爽或是漆黑的夜色,开始向预定的区域集结。

    之前的发生在吕梁山中的两场战斗,让官军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而处在汾河平原的各个州县,也在不停地求援。

    陕西新任三边总督洪承畴,在上任伊始,便展现出了他剿灭贼寇的决心。

    他先是将尤世禄,以及曹文诏部,都调回了陕西境内,准备集中力量,先行肃清陕西腹地的流寇。

    但这并不意味着洪承畴放弃了山西。

    他一面在陕西调兵遣将,一面从有限的机动兵力中,抽调了部分人马,增援山西战场。

    副总兵张应昌、参将艾万年、游击将军猛如虎等一批表现尚可的将领,被相继派往山西,协助山西官府剿匪。

    当然,洪承畴是不可能去山西的,他还得先镇压自己辖区内的贼寇,能够派往山西的兵力也十分有限。

    真正负责主持山西剿匪大局的,还是朝廷另外两位大员。

    宣大总督张宗衡,这位负责节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军务的封疆大吏,此刻已经亲自移驻到了平阳府城。

    他统帅部将白安,虎大威、贺人龙、邓阳等八千官兵,负责晋南、晋东南四十一州县的追剿事宜;

    山西巡抚宋统殷,则带着张应昌、苟伏威、史记、颇希牧、艾万年等一众将领,统领着约七千兵马,进驻到了汾州府城。

    这两位封疆大吏,面对着此刻遍布山西的各路贼寇,简直头都大了,感觉根本无从下手。

    根据各方汇总的情报:

    小股的贼寇不计其数,流窜于山林乡野之间。

    有名有姓的,张献忠、老回回、扫地王等部,主要活动在西面的隰州、蒲县、大宁一带的山区;

    而蝎子块、混天王等人,则盘踞在东面的太行山中,有向北直隶渗透的迹象。

    而最让他们忌惮、上山虎和王嘉胤两部,则是分别赶往了平阳府以及泽州、阳城一带。

    宋统殷和张宗衡推断,这两个贼头子南下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想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一旦让这两人,渡过黄河天险,进入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中原腹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地方卫所军队早已糜烂不堪,要是让这两个大贼进了河南,恐怕真的会动摇朝廷的统治根基。

    经过一番商议,宋统殷和张宗衡决定先不去管其他人,而是牢牢守住黄河天险,避免贼寇渡河。

    必须将战火限制在山西境内,等洪承畴平定陕西后,再调大军来围剿山西贼兵。

    本着一人对付一个的原则,两位大员迅速制定了分工:

    宋统殷率领七千人马,绕道沁州、潞安府方向,紧紧缀在王嘉胤大军的身后,监视其动向。

    一旦发现王嘉胤有渡河的企图,便在其渡河之时,予以致命一击。

    而张宗衡,则直接坐镇平阳府,调兵遣将,沿途布防,势必要挡住上山虎南下。

    他的策略是依托城池,层层阻击,不断袭扰贼兵,令其不敢绕城南下。

    一旦贼兵敢绕城继续南下,那就可以前后夹击,将贼兵歼灭。

    基于这个理念,张宗衡先是将汾州卫的两千卫兵给派了出去,令其分别进驻灵石县和西面的汾西县,巩固城防。

    随后,他又派遣悍将虎大威,带领一千五百名精锐秦兵,前往汾西县坐镇,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支援灵石县。

    而其他人则分散于霍州、赵城、洪洞等地、卡在关口要隘,层层阻击贼兵。

    不得不说,张宗衡的布防,确实有一丝滴水不漏的味道。

    但很可惜,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

    新任参将邓阳,在得知张宗衡的布防情况后,连忙派出探马,星夜兼程,将消息传到了江瀚手上。

    不得不说,把邓阳埋进官军内部,简直是江瀚最得意地操作。

    有了邓阳这个“内鬼”传递消息,张宗衡的排兵布阵、战略意图,都赤裸裸的摆在了江瀚面前,简直跟开了上帝视角一样。

    敌明我暗,趁着洪承畴还没腾出手,正好可以分而歼之。

    于是,江瀚把目光盯上了虎大威一部,一千五百秦兵,再加上两千卫军,正好可以当开胃菜。

    这帮人据城而守,一个个的攻城拔寨太费时间,要么就围点打援,要么就引其出城。

    灵石县城外,南边数十里的官道附近,一场特殊的“演武”即将拉开帷幕。

    江瀚勒马立于一处缓坡之上,目光平静地望着前方原野上正在缓缓展开的军阵。

    这支队伍并不是江瀚的本部人马,而是由李自成、刘国能、张天琳、李晋王四个首领,选送的八百新兵。

    这帮人在孝河边练了足足三个月,基础队列、阵型、格杀技巧、乃至简单的战术配合,都已经反复操练过无数遍了。

    然而,操练场上再是熟稔,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只有真正经历过战场血与火的洗礼,才能让这些放下锄头没多久的农人,蜕变成一名合格的战士。

    江瀚需要一场规模适中、强度可控的实战,来给这些新兵“开开刃”,检验一下这段时间训练的成果。

    况且,这批新兵瞧着便有些孱弱,正好拿来作饵,看看能不能将城中守军给钓出来。

    要是官军坚守不出,那就只能围点打援了。

    念及于此,江瀚便将四位首领召至近前,商议作战方案。

    经过一番简短的讨论,众人一致决定,由李自成统领这八百新兵,先作势佯攻灵石县,引诱守军出战。

    而江瀚则亲率本部主力,在后方五里外压阵,随时准备策应。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八百名新兵在各自队官、什长的呼喝声中,开始整队,列阵向前推进。

    李自成领着二百骑兵,护在军阵后方,相机而动。

    军阵中央则是六百步卒,他们依照平日操练的阵型,刀盾手在前方开路,长枪手紧随其后,弓手和铳手在军阵中央,随时准备射击。

    队列行进间,新兵们的步伐还有几分散乱,阵型变换也略显生涩。

    但比起三个月前,那种蜂拥蚁聚的模样,已经是天壤之别,至少能看出几分军队的样子。

    邵勇对这八百人的评价,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最早之前,邵勇曾放话,他只需带着五十骑便可冲垮这八百人;

    如今再看,邵勇只能说,他领一百骑,能够保持不败。

    对于一帮新兵来说,可以算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而此刻,灵石县城内。

    守将千户黄文军,原本在接到“贼兵大股来袭”的警报时,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他的第一反应便是紧闭城门,随即派遣快马前往汾西县,向虎大威将军求援。

    可等他亲自登上城楼,看清了城外的贼兵之后,心中的恐惧立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轻蔑。

    只见城外官道上,那支慢吞吞推进的贼兵,人数最多不过七八百,旗号也是五花八门。

    像什么“闯、刘、李、张”之类的旗号,杂乱无章,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几千大军呢。

    虽说身上的兵甲武器瞧着还算那么回事,但行军途中那生疏的配合,落在黄文军眼中,处处都是破绽。

    “这就是所谓的大贼主力?”

    黄文军指着城外的队伍,对着身旁的百户、吏目们放声大笑,

    “我还以为来了什么三头六臂般的人物。”

    “闹了半天,就是这么一群新兵组成的乌合之众?”

    “连老子的卫所兵都不如!”

    黄文军说出这话,是有几分底气的,平阳卫不像汾州卫一样,受到王府掣肘管辖。

    平阳卫麾下常设参议,编制足有五千五百多人,平日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虽然有一千多人只存在于账面上,但实打实的好歹也有四千人。

    其中两千多人由指挥使亲自带领,前往大宁一带防备张献忠等流寇,听说打得贼兵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吕梁山脉中来回流窜。

    黄文军原先还担心,来的是那支击败过关宁兵的贼军精锐,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群货色!

    看来传言果然不可信!

    轻蔑之心,迅速转化为贪功之念。

    要是能将这股贼兵尽数剿灭,也是一桩不小的军功啊。

    想到这里,黄文军胆气顿生,大手一挥:

    “传我命令!开城出击!”

    “将这股贼兵一举荡平!”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