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陕西境内屠刀再起之时。
朱由检的圣驾队伍也是休整收拾妥当,准备从陕西返回京城。
陕西要解决的事情已经初步办完,京城之中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他去处理。
没必要再留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当然。
临行之前的大局筹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朱由检一句话。
孙传庭便被任命为了陕西巡抚。
这让其不禁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跟随陛下来到陕西处理各种事务,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一个月时间而已。
这就直接干上封疆大吏了?!
虽说孙传庭从未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
但这段时间跟在陛下身边的经历,着实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具体的事务最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
而孙传庭这段时间里所亲手操办的各种事务,恐怕是别的官员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
况且以陕西现如今的情况。
也没什么需要孙传庭费心思去处理的了,老老实实搞军备抓生产就行。
孙传庭对未来极有信心。
更是对明年开春荡平察哈尔部的军事目标充满期待——异族好啊,异族得抓。
张献忠和李自成也是因为在那场奇袭行动中表现出色,被册封为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并无具体品级。
但其权力大小完全看皇帝心意。
朱由检让二人在孙传庭的统领下负责操训延绥军镇士卒,那这个游击将军就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而且两人的将军名号也很有意思。
一个名为“大西”,另一个名为“闯”。
其余宋献策、张仪.一众这段时日里表现优异的人皆有封赏,自不必多说。
如此情境之下。
前两个月还颓废不堪即将动乱的陕西,现在已然是万民一心上下一体。
端的是蒸蒸日上!
而等到朱由检圣驾离开陕西之时,自然也是一番十里相送不再多提。
……
此刻。
圣驾队伍走在回京的路上。
小洪子看着队伍中士气高昂的一众亲兵,眼神微凝。
前两日陛下与孙传庭谈话说起“各个击破”时,小洪子也在一旁。
所以他自然知道这次从陕西回去后,所面临的局面是举国皆敌。
小洪子对此并不害怕。
陛下都准备直接干那些世家豪族,为大明再造一个乾坤出来了,他能怂?!
我管你这世家那世家的,去你妈的!
老子先砍了再说!
不过心中虽然有着这种睥睨四方的心态。
但小洪子并未被这段时间在陕西时的攻无不克给冲昏了头脑。
他知道。
回京后陛下所面临的局面,会比在陕西时要凶险无数倍,所以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别的不说。
仅就陛下的首要目标朝鲜而言。
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而对于他们这些负责征战的亲卫来说。
自然是要再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才能更好的为陛下分忧。
在小洪子看来,只要有陛下在,那军队中的士气就必然不会缺。
陛下都亲自冲锋陷阵了,这士气能不膨胀到极点吗?!
这点根本无需担忧。
但装备方面,就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良了。
就拿威力不俗的红夷大炮来举例。
这东西虽说破坏力蛮强,但缺点其实也很明显。
容易哑火、操作起来不便、一个搞不好还可能炸膛.
其余的像一些铠甲、刀剑、火器、甚至于马匹,更是都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陛下想要把大明朝从头到尾犁一遍,那武器装备必然是要跟上的。
想着这些事情。
小洪子轻勒缰绳,来到朱由检的马车之中。
行了一礼后,他开口说道:“陛下,回京之后,各地世家豪族必然会狗急跳墙,大肆扩充军备。”
“而如今咱们的军队之中,又有许多事物例如火器铠甲可以改良.”
“.”
小洪子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担忧全都说了一遍。
在看见陛下点头回应后,他便站在一旁不再作声了。
陛下知道这事就行,至于陛下准备怎么办,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了。
小洪子擅长的还是砍人。
真让他去操办这些事情,那就有点为难人了。
而对于马车内的朱由检来说。
小洪子所讲的这些事情,其实是他早就考虑过的。
真正的大型战争说白了拼的就是国力后勤。
后勤自然是也包括士卒们的武器装备。
但这事急不得。
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需要科技去推动。
而科技的发展,不是说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有所成效的。
这需要大量的积累。
大明朝恰恰就是在这方面的积累不够。
或者说。
积累是有的,但用错地方了。
朱由检这些天来除了在处理陕西各项事务外,闲余时间也一直在实地勘察国情。
所以他知道。
大明朝的基层教育其实还算是相当不错的。
即使像是陕西这种濒临动乱的贫瘠之地,这里的百姓仍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但问题是。
方向错了,知识越多就不免显得越反动了。
在朱由检看来。
科技的发展需要真正的科学也就是数理化来推动,而不是什么儒家经典圣人之言。
后者也许对统治者维护统治有一定作用。
但对朱由检来说,简直是全该拖出去剐了。
原因无他。
他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让世界上只有一个大明。
举国上下学习儒家经典能不能让这个目标实现?
要是真可以的话,那朱由检绝对第一个带头表率。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绝无可能。
非但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还会大大拖住帝国前进的脚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如今的红夷大炮是通过科学造出来的,还是通过儒家经典造出来的?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一众海贸国家都在拼了命的发展武器军备。
等这些国家造出来坚船利炮了,大明手里捧着《论语》去跟他们打吗?
所以,教育改革是必须的。
因为想要发展武器军备,那便要从教育开始改革。
教育改革了,才能推动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了,才能造出更加优良的武器装备。
而改革之事。
自古以来都是最难为之,尤其是像这种教育问题则更难为之。
因为儒家文化影响了这片土地上千年时间。
但对于朱由检来说,这其实并不难办。
回京之后。
他便会颁布诏令让京城内的学堂摒弃儒学,并开始重新修习真正的科学。
在如今的京城之中。
想要进步的人还是很多的,生源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
你不愿意干?
那有的是人愿意干!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对小洪子吩咐道:
“先派队人马先行回京,告诉陈新甲张维贤他们,立即去准备学堂改制之事.”
“.”
朱由检把改制的方向和小洪子大致说了下。
小洪子听着这些,不免有些云里雾里。
不是说改良装备吗?怎么又突然涉及到学堂改制了.
不过陛下的作为他看不懂也正常,把事情办妥就行。
“奴婢领旨。”小洪子将那些东西一一记下,随即躬身退去。
至于那些等同被刨了祖坟的儒家,面对此事时究竟会作何反应。
朱由检甚至都没怎么去细想过。
这些人若是愿意体面,朱由检可以先暂时给他们一个体面。
回京之后他着实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时间比较紧迫。
能少生点事就先暂时少生点事。
不过若是他们不愿意体面的话……
那就全杀了!
人都没了,自然就没什么反对的声音会在耳边像苍蝇一般烦人了。
对此,朱由检是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的。
就事论事而已。
因为学儒确实救不了大明。
哦对。
还有之前京城里遗留下的某些历史问题,比如说各地文官集团的在京代表。
这些人若是稍微消停点的话,那朱由检倒可以再放他们活一段时间。
毕竟朱由检回京之后还赶着去朝鲜。
朱由检一向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自然是要回京后稍作休整便立即赶往朝鲜。
不过嘛。
这些人若是不消停的话。
那就回去之后一并屠戮了。
反正都举国皆敌了,自然不差这一个两个了。
时间这东西,挤挤总是有的。
就在朱由检于回京途中思索如何推动大明前进之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首都汉城。
现任朝鲜最高统治者金不好意思是李倧国王!
朝鲜国王李倧。
此刻正躺在自己寝宫内的龙床上,听着手下亲信汇报,眼神微眯。
“主上殿下,后金使者今日又秘密会见了臣下,所谈依然是关于冬日于我朝鲜借道发兵,进攻明朝东江镇之事。”
这名亲信知晓李倧喜好,所以特意没将大明称为大明,而是明朝。
李倧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手下离去。
手下躬了一身后,随即快步退出房间。
直到左右都被屏退之后。
李倧方才慢慢从床上撑起身子,来到窗户前看着外面的夜色,一脸凝重。
后金借道发兵之事。
实际上前段时间那边就已经找他商量过了。
甚至说范文程还给他写了封亲笔信,许诺重利。
不过这种事情李倧表面上肯定是不能直接答应的。
一则是朝鲜名义上还是明朝的藩属。
二则是这事往后拖拖,能为李倧与后金的拉扯争取到更多利益。
没错。
虽说今年朝鲜刚狠狠被后金给中出了一次,并且双方还签订了《江都条约》。
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的本质,其实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么简单。
要不然的话。
就不会是后金首领皇太极的亲信范文程与他商议借道之事,而是后金直接派兵过来就完事了。
事实上,李倧手中还握有大量可以与后金谈判的筹码。
而这一切,都还要从李倧的登基说起。
几年前。
李倧通过政变。
成功做掉了前任朝鲜国王,完成了最高统治者的晋升之路。
但政变这东西。
对于李倧来说,是不可能将所有反对派给全杀光的。
所以朝廷中就残存了许多前朝元老。
政变本来就不光彩。
李倧自然不可能求助大明帮他做掉这些人。
所以他便在登基后,就选择了与后金眉来眼去。
这不,今年一场战争打下来。
朝中的那些反动派,就被李倧给一下子送掉了大半。
你别管手段光不光彩,我就问你这招有没有用吧。
可以说,李倧的权谋还是屁股上面挂水壶——有一定水平的。
而现在。
后金再度找他谈起借道发兵之事。
李倧便敏锐的察觉到,现在的后金非常急迫的想给明朝来个大的。
于是李倧便在这件事里嗅到了制衡的机会。
没错。
尽管听起来有点招笑,但李倧想的确实是凭借此举来制衡明朝与后金。
他听说了最近明朝新皇登基后的一系列改革。
虽然各种传闻来的还不够真切,但总之明朝的这个新皇帝是有点牛逼的。
不过对于李倧来说。
朝鲜身边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你万一强大了,那我怎么办?!
我搞政变就是为了带朝鲜独立,你总不能还让我回去给明朝当狗吧?
朝鲜——朝日鲜明之地,乃是真正的光之国。
光之国怎么能给明朝当狗呢?
恩大成仇。
以往的朝鲜受了明朝两百多年恩惠,在现如今的李倧看来,这是一件让他极其恶心的事。
也不知道国家里那些贱民和忠明党,这些人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明朝都已经虚弱成这样了,竟然还想着感恩于明朝。
不就是受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册封与赏赐吗?
你们就这么轻松的被收买了?!
全他妈一群反动派!
想到这里,李倧不由得气的咬牙切齿起来。
当然。
他如此愤怒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这些人不支持他的统治。
要不然就是大明万岁,大明忠诚了。
但没办法。
政治路线这东西确定了就没法改。
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利益集团,又不是光他自己,说改就改了。
现在忠于明朝的这些人与他们这个利益集团有冲突,那自然就要想尽办法将其除掉。
而后金想要借道发兵进攻东江镇之事,则恰巧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契机。
想到这里。
李倧不再犹豫,唤来一名亲信后吩咐道:“你现在去给范文程发封密信。”
“告诉他寡人不光同意他们于冬季借兵进攻东江镇的请求,还可以让他们现在就来。”
“不仅如此,寡人还愿意为他们派来的军队提供后勤支持,助他们更加轻松的拿下东江镇。”
“但寡人的要求是:事成之后,东江镇名义上归他们,但实际上归我朝鲜。”
“他们还要帮寡人再度清洗一遍朝中那些忠明派。”
“若是他们日后想再通过东江镇劫掠明朝的话,寡人也愿意与他们配合。”
“小人领旨!”
手下行了一礼,随即快步离去。
而李倧则是依然背负双手站在窗外,看着夜色一脸高深莫测。
在他看来。
自己的这次权谋简直称得上算无遗策。
等东江镇被拿下后。
朝鲜便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毕竟毛文龙那个婢养的玩意整天待在朝鲜后方,着实是让李倧连觉都睡不踏实。
总感觉时不时就有人在捅自己屁股。
然后。
他还可以凭借东江镇的地理优势,与后金合作共同劫掠明朝。
从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一点点汲取养分。
最妙的是什么呢。
这一切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
我没想让后金的军队过,但后金今年刚跟我签了条约。
不让他过他就干我,我能怎么办?!
事后,还能以此跟明朝再要些封赏补偿,简直是一举多得。
至于后金能不能一举拿下东江镇,李倧甚至都没把这当个问题来看。
东江镇的条件甚至比觉华岛还要艰苦,每年都得活活饿死一批人,全靠毛文龙个人威望压着。
他若是想的话,甚至都不用后金派兵,他自己就能把东江镇给灭了。
如此情境,东江镇怎么抵挡后金的百战之师?
除了天神下凡。
再没其他任何一种可能。
而天神下凡,是只存在于话本里的。
……
另一边。
后金都城盛京。
由于盛京与汉城之间相距不远,且养有专门的信鸽。
范文程也是在李倧那边做出决定后没多久,就收到了信件。
看着李倧在心中所讲述的内容,范文程赶忙找到皇太极禀报:
“大汗,李倧同意了我们的要求,甚至愿意暗中协助我们拿下东江镇,不过他也为此提了好几点要求。”
“.”
皇太极听完范文程讲述后,沉默片刻继而点了点头。
对于他来说。
这些条件虽然有些不把后金放在眼里的感觉。
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反正后金的主要对手是明朝。
为了大局,暂时让出去点利益倒也不算什么。
趁着现在这次机会。
立马把那烦人的东江镇给除掉,才是最重要的事,免得迟则生变。
不过对于李倧其人,皇太极也是心生出了警惕。
这婢养的玩意图谋倒是不小啊。
你他妈一个弹丸小国,还玩起纵横捭阖这一套来了。
拿我后金当枪使,还想从我后金这攫取利益?
跟我后金斗,你李倧有这个实力吗?!
皇太极与范文程对视一眼。
两人虽未明说,但已经在心中非常默契的做出了相同打算。
等过两年腾出手来,就先把李倧这个敢算计上国的杂种给灭了。
到时候凭借朝鲜的地理位置来钳制明朝,便可为后金的南下事业起到如虎添翼之功!
当然。
这些还是未来的后话,眼下还是要先把东江镇给灭了。
二人不再多想这些,随即聊起作战细节。
而处在一旁的负责情报工作的心腹察巴海,则是有些担忧的开口道:
“主子,奴才最近收集了不少有关明朝皇帝的情报,其人不光在京城杀了一批人,现在更是跑到陕西还能大肆屠戮。”
“奴才看其颇有手腕,会不会因此影响到东江镇战事?”
皇太极闻言哈哈一笑:“好奴才,这份心思倒是细腻,但你可着实是忧虑太过了。”
“就算明朝皇帝再有本事,他还能将手伸到朝鲜来不成?”
不怪皇太极不在意明朝皇帝。
他们此行是要通过朝鲜进攻东江镇,而东江镇名义上虽属于明朝版图。
但实际上它就在朝鲜周边。
明朝皇帝的手怎么可能伸到这里来?!
他才登基多长时间?!
再说就算他真把手伸到朝鲜来又能做什么?
下海捕鱼还是观光旅游?
总不可能是来攻打朝鲜吧!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