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0章、《朕问》天下(十一)

第110章、《朕问》天下(十一)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朱慈炅稍微愣神了一下,他就说朱由崧怎么突然这么勤政了,原来是躲债啊。

    福王爷也真是牛逼,为了能在皇家投资多占一点点股份,直接卷款跑路。也不算卷款跑路,那么大的福王也没地方跑。他是把坏账扔给皇家投资公司,正常存银算作他的入资股份,反正统计的三家官员绝对分辨不出这里面的猫腻。

    朱慈炅有些哭笑不得。

    “有多少钱?”

    福王妃一脸期待的看着小娃娃。

    “听刘太监说,好像有四、五十万两。”

    朱慈炅拍了拍脑门。

    这亲戚真是奇葩多多,福王爷这是吃定朱慈炅了,因为所有银子财产都是朱慈炅派人统计接收的。

    如果朱慈炅要还钱,他无所谓,反正朱慈炅不可能专门召集亲王再开会,重新计算福王的股份份额,这个跟朱慈炅又没有利益相关,还十分丢皇帝的份,显得刻薄寡恩。

    如果朱慈炅不还钱,那他就得摆平这些商人,福王爷的钱都在朱慈炅手中了,他反正还不上,真没钱了。

    他不仅仅绑架了朱慈炅,也绑架了诸王,朱慈炅要还钱也不可能自掏腰包,必然是动皇家投资公司的钱。

    怪不得急匆匆的要去扬州,多大的事需要他亲自出马,朱慈炅开始还以为亲王解禁了,福王想顺便骑鹤下扬州,去旅行的呢。这是办公旅行加躲债啊,他早预料到这一天了。

    朱慈炅决定在心里给福王记上一笔,不过他还是要解决此事的。

    朱慈炅抬头看向了殿门口看雨的三个太监。

    李公公是尚膳监掌印,因为荣公公没来,他又兼任了慈庆宫总管,算是任太后的人。朱慈炅不会轻易指挥他,虽然他那一身红袍绝对可以解决几个商人。

    剩下两个青衣太监一个是王坤一个是卢九德。如果用王坤,朱慈炅相信就算是没有衣服,他也有手段摆平此事。但朱慈炅偏偏想用年轻的卢九德,这件事不大不小,正好给他一个考验和锻炼。

    “九德。福王府的事,你去处理。”

    卢九德一脸懵,他虽然听到了福王妃的述说,可是皇上没有具体指示啊,光说处理,他该怎么处理?

    福王妃已经非常高兴的致谢了。

    “多谢陛下。”

    唯有卢九德接过王坤递过来的油纸伞,慢吞吞的向宫外走去。

    对于朱由崧和福王妃来说十分头痛难办的事,对于朱慈炅而言就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他的一句话,卢九德跑断了腿。但不得不说,皇帝身边人都是有巨大能量了。

    卢九德找到温如孔,以小皇帝的意思为理由打了个擦边球,直接调动一小队骧云卫骑兵,把那二十几个商人全部抓进隔离大营,理由是违反防疫管理条例。

    到了魏国公别院,卢九德才知道福王妃有些故意卖惨了。福王虽然不在,桂王还在的,桂王还请人家喝茶,试图谈判解决方案。

    桂王比福王小了十二岁,福王在桂王很小的时候就就藩了,两兄弟其实没有多少感情。

    但挡不住福王以大家长自居,对几个弟弟甚至侄儿都相当大方。瑞慧桂信四王的财产其实都不多,甚至不如有些郡王,他们在皇家公司的股份分红,福王一人分了一份。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朱由崧又放不出个屁来,桂王只好出面解释。福字银行其实没有垮,只是要并入皇家银行,如果他们的红契都没有问题,到时可以直接转入皇家银行的。

    但这群商人都怕了,条件多多,继续存没有问题,先换所谓皇家银行的契约,存金不管涨还是不涨,他们都不会另交。还有人想拖桂王下水,要求桂王担保。

    那怕桂王不是他表现在人前的胆小怕事,一张嘴也应付不了二十多人,正在难办之际,卢九德来了。

    好了,不用谈了,桂王可以担保,担保他们没有染疫,不用隔离。

    然后皆大欢喜,转皇家银行,不交存金。结果卢九德又出猫腻,说不能转皇家银行,最多转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

    商人都精明,如果卢九德也爽快答应,他们还以为上当受骗,准备动员更大的力量继续找福王要说法的。但都先妥协了,卢九德还来这句,那就说明这事靠谱,然后纷纷打听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是怎么回事。

    朱慈炅指使完卢九德,就不想继续听两妇人的家长里短了。他拿着《朕问》样刊,跟任太后说了声随便走走,就出了慈庆宫大殿,准备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

    王坤陪着他,还要给他披上披风,朱慈炅拒绝了。

    他慢慢的走在游廊上,听着雨声,风声,还停步欣赏了谭进和岳鸣珂两个人闲着无事切磋武艺,把他的护卫首领和密卫首领双双闹了个大红脸。两个人沉默不语,瞬间收招,乖巧的跟在朱慈炅身后。

    “你俩谁厉害点啊?”朱慈炅脸带笑意,轻轻发问。

    这个问题重要吗?关键是两个人都失位了,虽然朱慈炅身边王坤身手也不错,但谭进和岳鸣珂肯定是失职的。

    两个人都不敢回答,王坤开口缓颊。

    “皇上,你午休的时候,孙公公来了一趟。黄首辅有信到了,刚刚奴婢一直没机会呈给皇上。”

    朱慈炅在雨亭里停步,将手中《朕问》放在石桌上,接过了王坤递上的信纸。

    黄立极对督政院制度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因为必须要诸王的粮食大明才能度过明年的粮食危机。

    关于督政院副使,他推荐曹思诚,因为诸王都不熟悉监察事务,张延登也是刚刚担任御史,而曹思诚经验丰富,在督察院也颇有威望,可以平稳过度。

    京察结果关于侍郎以上的人事调整,他给了朱慈炅一个草案。

    北京礼部:周登道致仕,他推荐孟绍虞顺位接任,温体仁升左侍郎,钱谦益升右侍郎。

    北京刑部:苏茂相致仕,他推荐李标接任,刘之凤升左侍郎,南居益升右侍郎。

    北京兵部:左侍郎熊明遇升尚书衔,任宣大总督,兵部右侍郎,由曹文衡接任。

    北京太常寺卿,他推荐申用懋。

    南京礼部:尚书孔贞运,左侍郎钱象坤,右侍郎林焊。

    南京兵部:左侍郎,傅宗龙,右侍郎,刘鸿训。

    南京户部:尚书杨一鹏,左侍郎周延儒,右侍郎吴宗达。

    南京吏部:左侍郎,吕图南,右侍郎,刘廷元。

    ……

    朱慈炅对人事调整大感惊讶,钱谦益和申用懋居然被黄立极推荐,这怕是谢陞的意思吧?北京大和解了?

    不过,南京这边几乎是大换血,孔贞运和周延儒的到来,怕是黄立极讨好自己吧,其实朱慈炅对潜邸成员已经没有那么看重了,倒是杨一鹏直升户部尚书有点意外。

    “这杨一鹏不是漕运总督,怎么直接尚书了,王坤你知道吗?”

    王坤自己已经偷偷看过了,很快应答。

    “皇上,他身上本来就与尚书衔,不是直接尚书。”

    朱慈炅摇摇头,南京众老还在集体上辞章,可惜无论朱慈炅还是黄立极都没有挽留之意,人还没走,替补已经来了。

    朱慈炅合上了这份名单。

    “好吧,黄首辅办事还是稳妥的。朕批了,给他回信吧。”

    朱慈炅其实根本也干预不了,好多人他都没有见过,只不过这是重要国事,无论如何都需要朱慈炅过目的。

    王坤将信纸收起,朱慈炅算是处理了家事国事,打开《朕问》样刊,准备就在这亭着听着雨声看书。

    却听王坤又道。

    “皇上,你说大祭后要安排那个洋和尚觐见,要明天吗?”

    啥?还有天下事?

    朱慈炅抬起头,有些无语的望着王坤,感情东林的那幅对联是给朕写的啊。这还真是声声入耳,事事关心啊。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