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361章 猛将战死,计出三国!

第361章 猛将战死,计出三国!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天幕之上,金光流转,如同展开一幅波澜壮阔却又令人扼腕的英雄画卷。刘綎那“晚明第一猛将”的名号之下,是一连串足以让洪武年间这些开国勋贵们都为之侧目的赫赫战功。

    【征缅甸,平岳凤叛莽瑞体之乱,深入不毛,破象兵,定边陲!】

    画面中出现了南方密林的瘴气与硝烟,身披重甲的刘綎挥动着他那著名的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勇不可当,麾下明军如猛虎出柙,将叛军与入侵者击溃。

    【万历播州之役,讨逆臣杨应龙,血战娄山关!克悬崖隘口,直破海龙屯,厥功至伟!】

    景象变幻,险峻的川贵山峦间,杀声震天。刘綎部作为主力,仰攻天下闻名的险隘,死伤累累却最终踏着同袍的尸骨攻克敌垒,将叛乱的杨氏土司彻底荡平。

    【万历援朝抗倭,两次东征!碧蹄馆后,再露锋芒;蔚山之战,冒死攻坚!】

    场景跳转到异国他乡的烽火之中。刘綎率领的明军与倭寇厮杀,战旗所指,所向披靡。无论是在早期的策应作战,还是后期蔚山那座绞肉机般的坚城之下,他都身先士卒,勇冠三军,为最终将倭寇驱逐出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

    奉天殿内,包括徐达、常遇春在内的众将都不由得微微颔首。他们都是百战名将,自然看得出这一连串战役的含金量。每一场都是硬仗、恶仗,对手各异,环境极端,能从头打到尾且胜多败少,此人之勇猛、之坚韧,绝对堪称一代名将!

    蓝玉看得更是心潮澎湃,血液里的好战因子被彻底激活。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同样为战争而生,注定要建立不世功勋的同类。

    “好!好一员虎将!”蓝玉忍不住击节赞叹,声若洪钟,“征伐四方,无役不与,屡立奇功,这才是军人楷模!平缅甸、定播州、两次跨海征倭,这等功业,若放在咱洪武朝,或是永乐年间,凭这些实实在在的军功,不封个国公,也得是个世袭罔替的侯爷!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岂不快哉!”

    然而,他的语气随即急转直下,带上了浓重的愤懑与难以理解的不平:“可…可他娘的偏偏生在了那万历年间!真真是憋屈死英雄汉!那是个什么世道?文官掌权,笔杆子压过了枪杆子,武人地位卑微如尘!就算他老丈人还是曾经的兵部尚书呢,堂堂天官(注:明代对吏部尚书的尊称,此处蓝玉激动口误,应为兵部),可那又顶个屁用?!”

    蓝玉越说越激动,完全沉浸在对刘綎遭遇的共情与对万历朝堂的愤怒中,声音愈发高昂:

    “非但没能成为他的助益,反而让那些酸腐文官更看他不顺眼,视他为凭借姻亲关系爬上来的幸进之徒!瞧瞧!刚刚在播州立下泼天的大功,回头就能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就被那些御史言官揪住不放,一纸弹章,便落得个罢职夺权、回家闲住的下场!立再大的功有什么用?抵不过文官一笔勾销!这岂止是憋屈?这简直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他慷慨陈词,为二百多年后的同袍大声疾呼,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然而,话一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在大殿中回荡,蓝玉猛地一个激灵,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浑身血液几乎瞬间冻僵!

    他忘了!忘了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在跟谁说话!更忘了那天幕早已预示过的、他自己那功高盖主后被剥皮实草的凄惨下场!他这番话,听在龙椅上那位陛下的耳朵里,哪里是在说刘綎和万历朝?句句都像是在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抱怨洪武朝对武将的猜忌和苛刻!甚至那句“寒了天下将士的心”,更是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诛心之言!

    蓝玉冷汗涔涔而下,背后的衣衫瞬间湿透。他不敢抬头,更不敢偷偷去瞥御座上的朱元璋,只觉得一道冰冷刺骨、毫无感情的视线似乎已经钉在了自己身上。整个奉天殿落针可闻,刚才或许还有些窃窃私语的其他文武大臣此刻全都屏息凝神,头颅低垂,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变成了泥塑木雕,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发出一丝声响,便会引燃这足以将人烧成灰烬的死寂。

    天幕似乎没有察觉到洪武朝堂这瞬间凝固的气氛,依旧无情地播放着后续。

    【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刘綎所率东路军因山路艰险,未能按期抵达…努尔哈赤击败北路明军后,迅疾移师,迎击刘綎…为全歼刘军,努尔哈赤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之策…遣人冒充明军,持缴获的杜松令箭,诈称西路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催刘綎速进…刘綎不疑有诈,怒杜松抢功,下令轻装急进…】

    画面中,似乎呈现出刘綎部兵马在崎岖山道间艰难前行,一名穿着明军衣甲的信使疾驰而至,呈上令箭…刘綎看后,脸上浮现焦急与怒容,大声催促军队加速…

    “蠢货!”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怒斥声打破了死寂。他本就因蓝玉那番“意有所指”的话憋着火气,此刻看到刘綎如此轻易就上了恶当,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就是一勇之夫!空有蛮力,缺乏谋略!打打土司倭寇还行,碰上努尔哈赤这种深知我明军内情的狡诈恶徒,简直如同稚子持金过市!如此明显的诱敌之计都看不出,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白瞎了那一身武艺和赫赫战功!”朱元璋痛心疾首,既气刘綎轻敌中计,更怒未来大明竟被如此伎俩所败。

    站在一旁的徐达见气氛更加僵硬,连忙出声缓和,既是为刘綎辩解,也是将话题引向更深处:“陛下息怒。此非全然刘将军之过。观那努尔哈赤,长期受我大明官爵,对我朝军制、号令、乃至内部将领间微妙关系可谓了如指掌。与其说他是西夏李元昊那般割据一方的豪酋,不如说他是安禄山那般深知朝廷虚实的叛将。因此,他能精准利用杜松令箭和刘将军的争功之心设下此局…刘将军一时不察,中了奸计,虽令人扼腕,却也…却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徐达的话,稍稍平息了朱元璋的怒火,也让殿内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一丝,但沉重感依旧挥之不去。

    天幕影像仍在继续:【刘綎先锋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突遭后金重伏…血战…刘綎力战殉国…东路军溃败…】

    惨烈的画面并未过多呈现,但文字的描述已足以想象那一代猛将的悲壮结局。

    与此同时,遥远的钱塘江边,草庐之内。

    正在埋头创作的施耐庵偶然抬头望见天幕,不由得惊讶地推了推身旁的老师罗贯中:

    “老师,您快看!那努尔哈赤用明军衣甲、旗号、令箭欺诈刘綎的场景,岂不正如您在《三国演义》里所写的,诸葛亮遣人诈称曹仁部曲,骗开荆州城池的桥段吗?看来学生所言不虚,老师您的书,二百多年后不仅我大明百姓爱读,连那关外的女真酋长,也将其奉为兵法宝典了啊!”

    他说得略带兴奋,觉得这是老师著作影响力的体现。

    然而,罗贯中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握着毛笔的手剧烈颤抖起来。

    “什…什么?那女真酋长…竟用我书中的计策…来害我大明将士?屠我华夏子弟?”

    他猛地站起,看着天幕中“刘綎兵败身死”的字样,又联想到之前“金国”建立的宣告,无边的恐惧和负罪感瞬间将他吞没,“若…若因我这本书,助那蛮夷成了气候,致使华夏再遭靖康之祸般的劫难…我罗贯中…岂不成了千古罪人?!此书…此书留之何用!不如焚之!”

    他说着,情绪激动地就要去抓桌案上那厚厚的一叠《三国演义》手稿,想要将其撕碎烧毁。

    “老师!不可!”施耐庵急忙拦住他,紧紧抓住他的手臂,“书有何罪?!权谋机变,自古有之,皆载于《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之中,岂独老师之书有之?即便没有《三国演义》,那努尔哈赤难道就不懂诈术了吗?他久沐汉化,深读史书兵策,自有其狡诈!老师之书,不过是启其灵思之一端,绝非根源啊!”

    罗贯中颓然坐倒,望着天幕,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自责,也有徒弟劝解后的一丝茫然。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