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老屋改造这件事情,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
目前来看,一切都很顺利,期待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也都实现了。
只是在告别的时候,爷爷奶奶有些伤感。
这段时间李悠南和卢小兰天天过来,对爷爷奶奶而言,这是今年最高兴的一段日子。
老人就像孩子,情绪都写在脸上。
李悠南像哄小孩一样,说着“妈妈会过来,过年我也会回来”之类的话安慰他们。
离开的时候,李悠南自己也有些难以形容的情绪在蔓延。
微微叹了口气。
不过很快他收拾好情绪,接下来要准备去重庆的事情了。
对李悠南来说,其实自己没太多要准备的,主要是帮卢小兰准备。
卢小兰的爸妈都不打算过去,一方面这两位家长比较大大咧咧,另一方面卢小兰自己也不愿让他们陪自己去上大学,觉得独立过去,或者像李悠南这样的同辈的哥哥陪着去,才够酷。
值得一提的是,卢小兰的闺蜜兼死党徐莉雅也在重庆读大学,她在西南大学。
卢小兰便求李悠南把徐莉雅也捎上。
对李悠南来说,这当然没问题,反正不过是车上多几十公斤重量罢了。
卢小兰却对徐莉雅说:“你知道的,为了能把你捎上,我可是做了很多努力的。”
徐莉雅当然不信,心想着李悠南哥哥绝对不可能不愿意带自己,但她还是顺着卢小兰的话,感谢了她,并且表示到了以后一定请她吃饭。
事情敲定下来,不过出发时间要提前一点,得先去一趟成都。
成都虽然没什么打卡点了,但李悠南去成都有事要做。
他的无线电操作证需要补办,还要买一台设备,虽说现在他是最高等级的C证,但也没必要买一台功率特别大的设备,搞一台车载的100w功率车载电台就足够了。
这一次的无线电协会活动就在卢小兰她们开学前,正好可以去把事情办了。
活动现场有比赛、培训,还有考试,一些设备商也会在活动现场展览电台甚至直接出售。
李悠南打算到时候买一台设备,顺便提交验机申请,这样执照下来就能合法使用了。
到了正式出发那天,车上,李悠南给两个小妹妹简单解释了一下去成都的原因。
卢小兰和徐莉雅都听得很认真,李悠南心里感到欣慰,心想着果然是Z世代的好青年,大家科学素养都不错啊。
随后他多嘴问了一句:“懂了吗?”
两人一起回答:“不懂!”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再次解释道:“简单的说,在我们国家,或者说全世界,无线电的频率都是重要的战备资源。”
“如果所有人都乱发无线电,那么航空、航海,还有一些特殊行业,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就需要管控起来。但我们普通人对这个东西又感兴趣,怎么办呢?于是便有了一个专门给我们普通人用的频率区间,同时呢,国家还专门出台规定,对我们普通人能用的频率、设备,还有设备的功率都做了规范,要持证才能玩这个东西,这就是操作证。”
这一次,两人倒是听明白一些了。
李悠南又说:“拿到设备以后,也不能马上就发无线电出去。每一台无线电设备还要经过验机,证明它是符合规定的。”
“就像是汽车,你开它需要有驾驶证,但同时每一辆车子都有行驶证,证明这台车子是可以合法上路的。汽车有对应的驾照,不同等级的驾照可以驾驶的车辆不同,无线电台也是一个道理,不同等级的操作证能够操作的电台功率也是不同的。”
顿了一下,李悠南总结道:“所以这次我过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补办我的操作证,另一个是买一台小电台。”这下子,两人总算是听懂了。
随后,徐莉雅想了想,问出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李悠南哥哥,可是这个有什么用呢?”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呃……”
卢小兰也点了点头,皱着眉头问:“对呀,有什么用呢?它就是个大号的对讲机对吧?”
两人都有些迷惑,她们不理解,明明可以打电话,为什么要用对讲机,声音还听不清楚,还有这么多限制。
李悠南叹了口气。
要说有什么用,李悠南自己也一时半会儿想不太出来。
无线电爱好者搞通联,就是跟别人自曝一下自己的呼号,应答一下,有自己专门的呼叫方式,但是大概的内容可以等价为“在吗?在吗?我是数码宝贝里的天女兽。”那边回答:“收到收到,我是火影里的佐助。”
就完了。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
说到通联的问题,现在连手机都能开通卫星电话的功能,所以类似于08年那种应急抢险通讯的功能也被削弱了。
李悠南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俩丫头的问题,最终没好气地说:“哪里有那么多问题,睡觉!”
李悠南开车抵达成都后,他还要去接上两个网友。
这两人是李悠南在论坛上认识的。
李悠南考虑到去参加这次活动,最好有一两个熟人带路,这样才不会太闷。
毕竟他虽然有大神的实力,但从未接触过这个圈子,对里面一些规则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太了解。
两个小丫头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
这两个在论坛上认识的“火腿”(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有A证,打算去考B证。
李悠南以为他们会是中年人,毕竟喜欢这种爱好的,大多还是中年人。
这两人都是从外省过来的,李悠南在火车站门口接到了他们。
卢小兰伸着脖子看见了那两个李悠南的网友,一脸好奇的说:“呀!两个天线宝宝呢!”
当那两个青年背着带天线的背包出现在视野中时,李悠南还是有些惊讶,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两人,看上去比卢小兰和徐莉雅还要小一点。
徐莉雅也是个社牛,当车子停在他们俩面前的时候,对着两人冒了一句:“hello,玛卡巴卡!”
李悠南有一些无语,很难评价她的行为,有一种少儿频道串台科教频道的美。
将两人拉上车,简单聊了聊,确定对方身份后,李悠南便朝着活动会的方向开去。
都是年轻人,而且性格都比较外向。
李悠南默默开车的时候,卢小兰他们四人竟然愉快地聊了起来。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生,姑且叫他“小鸭舌”吧。小鸭舌费力地给卢小兰和徐莉雅解释电台传递信息的原理。
这本是初中高中的物理知识,只是涉及一些实际操作内容,可徐莉雅和卢小兰理解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就是说像打水漂一样,反射反射再反射,是这个意思吗?”
卢小兰学得挺认真。
小鸭舌点了点头:“差不多吧。”
聊了一阵,李悠南一边开车,也加入了聊天。
他好奇地问:“你们俩是怎么喜欢上无线电台的?”
的确,这个领域是非常小众的爱好,哪怕在中国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地方,也只有几十万人。
小鸭舌解释道:“我家隔壁就是华强北,在我们那边,随便买地摊上的一堆零件,自己组装一个收音机,就跟搓泥巴一样,人人都会,喜欢上这个东西很合理。”
卢小兰和徐莉雅表情有点呆住了。
徐莉雅说:“吹牛吧!”
小鸭舌一点都不买徐莉雅颜值的账,哼了一声:“难道成都没有?”
小鸭舌的同伴也点了点头:“我还以为成都这地方氛围会更好一点呢。”
李悠南好奇地问:“为什么成都的氛围会更好?而且你们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成都考这个试呀?”
两人相视一眼,小鸭舌嘿嘿笑了笑:“写代码,画电路板,电台电磁波,归结到本质,还是二进制来传递信息啦。”
“一说到二进制,就不得不提那两个数字。”
卢小兰和徐莉雅一脸懵逼:“哪两个数字?”
小鸭舌说:“就是成都最多的那两个数字。”
李悠南他们三人反应了一下,恍然大悟,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们这是地域黑。”
笑过之后,徐莉雅义愤填膺地说。
就在聊得正和谐的时候,小鸭舌突然问李悠南:“对了,你也是去考证的吗?”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没有立刻回答。
他跟这两个高中生在论坛上认识的时候,并没有透露自己是C类证书的拥有者。
毕竟,跟一个陌生人一上来就说自己有C类证,难免有炫耀装逼的嫌疑。
而且c证的持有者太少了,说出去人家也未必会信。
李悠南只是想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个圈子而已。
在跟他们聊到去参加这个活动时,李悠南也没透露自己的目的,只是单纯说要过去转转。
李悠南说:“过去弄个证。”
小鸭舌两人相视一眼,小鸭舌又想起之前跟李悠南在网上聊天时,李悠南对这个圈子确实像小白一样一无所知,便只当李悠南是个刚刚入行的新人玩家,心里自然生出一些优越感,又问:“那你设备也没有吗?”
李悠南点了点头,含含糊糊地说:“这次会买一台设备。”
小鸭舌“嗷”了一声,心里更加认定李悠南的新手身份。
不多时,车子抵达了活动营地。
这里位于郊区,没有大型建筑物遮挡,不管是设置比赛,还是现场通联,都很便利。
相比之下,整个营地的布置就粗犷得多,地上甚至没有硬化,到处是砂石路,还搭了不少帐篷,有展览设备的,有竞赛报名点,考试的地点也在这里。
李悠南还看到现场有不少越野车,这些越野车都有个共同特点,车上都装着一个很大的天线。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学会了基础的无线电台操作,下一步要怎么玩?有人回答:下一步你应该买一辆坦克300,和一台功率足够用的电台。
至于往哪里开,就不言而喻了。
电台爱好者跟越野、户外、钓鱼、探险这些人群,重合度确实很高。
抵达这里后,李悠南就和小鸭舌他们分开了,带着卢小兰和徐莉雅去办自己的事。
一开始,卢小兰和徐莉雅还有那么一丢丢小兴趣,但跟着李悠南一路走过去,多看了几眼,就开始觉得无聊了。
她们俩的小脑瓜,确实理解不了对讲机的乐趣。
不过两人还是很乖巧地跟着李悠南,陪他把证办了。
以后这个证件也有电子档,就算实体证件遗失了,也没关系。
而这时,通过工作人员的态度,徐莉雅和卢小兰才开始有点理解李悠南这个证件的含金量有多高,感觉人家对李悠南很尊敬呢!
就在李悠南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突然说道:“李先生,我们有一个比赛,有一位评委因为临时有事来不了,您能不能临时顶替一下技术评委的席位?我们看您资料是C类……理论和操作经验肯定足够,帮我们撑个场?”
李悠南略微迟疑了一下,毕竟还要继续出发去重庆。
他想了想,问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工作人员微微一愣,但也听出李悠南似乎时间紧迫,便连忙说道:“比赛还有一个多小时开始,整个过程大约不到两个小时,很快的,不会耽误您太久,您看可以吗?”
李悠南思索着,送两个小丫头去重庆,倒也不急于这一时。
因为她们俩报名的时间本来就还得等到大后天,今天要是赶不到重庆,就慢慢走,沿途走到哪儿算哪儿,休息一下也行。
这么一想,李悠南便答应下来了。
再次回到刚才那个广场,李悠南他们三个人又碰到了小鸭舌和他的小伙伴。
不过这一次,他们俩正在跟一个戴着眼镜的大学生交谈。
李悠南走过去打了个招呼,小鸭舌和他的朋友刚好与戴眼镜的大学生道别。
小鸭舌很礼貌地说:“WA哥,bye bye,祝你比赛顺利!”
WA是呼号的尾缀。
此时,小鸭舌才将目光放回李悠南身上,热情地说:“我已经报名了,你的事情还办得顺利吗?”
想了想,小鸭舌又好奇地问,“今天这里还有A证的考试吗?”
李悠南没有回应小鸭舌的问题,而是将目光望向那个离开的大学生背影,问道:“你刚认识的朋友吗?”
小鸭舌点了点头说:“那个WA哥也是我在论坛上认识的,他是一个资深的火腿了,这次过来还要参加一个短波比赛。”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短波比赛?”
小鸭舌“嗯”了一声,言语里透着几分羡慕:“短波必须得B证才能玩。”又说,“希望这次我能考上B证吧!对了,李哥,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悠南左右看了看,朝着那边的设备展区指了指:“我去买一台设备。”
小鸭舌“哦”了一声,有些兴奋地说:“待会儿你弄完了也过来看看这个比赛吧,短波通讯距离超级远,我就是冲着这个短波通讯才想考B证的。”
李悠南笑了笑说:“待会儿肯定要过来的。”
没办法,毕竟自己是评委啊,虽然只是临时客串的评委,但也是评委。
徐莉雅和卢小兰觉得太无聊了,这会儿变去附近玩了,约好待会儿李悠南这边完了给他们打电话。
……
考试帐篷里摆着几排折迭桌椅,人差不多坐满了。
监考老师发了卷子,是机考,用的笔记本电脑,外面偶尔有鸟叫。
大家都很专心。
小鸭舌做得挺顺,提交后屏幕跳出“通过”,心里踏实了。
老师核对完信息,给了小鸭舌一张预先印好、盖了协会红章的B类操作能力证明,是张硬实的卡片。
揣好证,小鸭舌赶紧钻出帐篷。
爽了!
成功拿下b证,人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又开启了!
此时小鸭舌自自然激动极了,遗憾的是他的小伙伴没有过。
他哈哈大笑着安慰了一下小伙伴,随后赶紧朝着另一边走去。
小伙伴表情有一些复杂的望着小鸭舌。
……
真正的重头戏在草坪另一边,短波比赛场地。
此时,几副不同样式的天线已经支起来了,最显眼的是个带电动转向器的三单元八木天线,高高地指向天空。
发电机在几十米开外的树林边“突突”地响着,用粗壮的电缆连着操作区,尽可能减少干扰。
几个穿着协会马甲的操作员正在做最后调试,旁边围着不少人看。
带队的张老师招呼他们这些观摩的:“今天搞的是全球性的,拼的是通联到不同前缀呼号的数量。在户外,信号传播更稳定,干扰也小。”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一下今天的几位评委老师,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C类操作员,其中,李悠南先生是临时受邀来帮忙的,非常感谢!”
C类的持有者,很多是些老家伙,毕竟这些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持续的玩电台。
所以当李悠南以评委的身份,坐在了评委席时,大家都呆了呆。
尤其是小鸭舌,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啊?什么情况!
李悠南他是评委?
李悠南注意到了人群里的小鸭舌和他的伙伴,朝着他俩笑了笑。
俩人更呆了。
……
此时,小鸭舌看着跟他打招呼的那个眼镜儿大哥戴着大耳机,坐在折迭椅上,头顶撑着大遮阳伞。
和室内不同,这里背景音是隐约的发电机声、风声、远处公园的模糊人声,但电台耳机里的信号反而显得更清晰些。
小鸭舌凑近看。
电脑屏幕上加了个瓦楞纸做的简易遮光罩,但强光下操作员还是得侧着头避开反光。
一个操作员大叔盯着传播预测图,快速按动转向器控制盒上的按钮:“现在欧洲方向开通了,试试20米波段。”
风把桌上的备用纸吹得哗哗响,有人赶紧用石头压住。
另一个操作员灌了一大口水,抹了把汗:“太阳上来了,机器散热得盯紧。”
他们几乎没怎么离开座位,在传播开通的黄金时段,那种专注度让人不敢轻易打扰。
李悠南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几人的操作,相关的数据参数都在现场的一台显示屏上实时同步出来。
几个评委都显得有些悠闲,旁边的老大叔好奇地问李悠南:“小兄弟,你什么时候拿的C证啊?”
李悠南笑了笑,只说自己拿了没多久,因为补办证件,被抓来当评委了。
老大叔愣了愣,觉得有些好笑:“也是,毕竟能拿C类的人太少了。”他上下打量李悠南一番,啧啧称奇,“真的好年轻啊,你还不满30岁吧?”
李悠南点了点头。
比赛还在继续。
操作员手指不是在旋钮上快速扫频,就是在键盘上敲击录入,或者抓着麦克风电键呼叫应答。
嘀嗒声和快速英语几乎没断过。
眼看快到下午四点的预定结束时间,操作员们开始收尾最后的通联。
等最后一个通联记录完毕,操作员摘下耳机。
带队的张老师,邀请在场的几位评委做点评。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评委身上。
前面几个评委依次做了点评,随后轮到李悠南和他刚刚认识的那个大叔了。
大叔笑了笑:“要不然小兄弟你先来吧!”
李悠南很清楚自己年龄小。大叔虽然表面态度谦和热情,但未必信任自己的能力。
虽然李悠南并不在意,不过眼下这个场合,他自然还是要说几句的。索性也不推辞,点了点头:“那行。”
李悠南一开口,声音不高但很清晰,周围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毕竟他在现场的几个评委里看上去太年轻了,十分扎眼。
“整体不错,”李悠南先肯定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直指关键,“效率还能抠一抠。主要在两点。”
他指着那个主操作位:“第一,天线转向的时机。下午两点半左右,15米波段对北美有个小窗口,信号报告普遍+20以上,持续时间大概十五分钟。虽然也通到了几个,但强度明显弱,耗时也长。北美窗口开通时,天线在十分钟后才转过去,错过了黄金期前半段,少抓了至少5到8个前缀。传播预测软件和实时S表强度跳变,都是提示,要更敏感,转得要更快、更果断。”
他说得很具体,连时间和信号强度都记得清清楚楚。
操作员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当时看欧洲台也挺多,贪了一下…”
“理解,都想多通联,”李悠南语气平和,随后又说:“第二,波段切换的节奏。20米波段下午三点后本地噪声开始明显上升,你们坚持到三点二十才切到相对安静的40米。噪声起来,就该果断换波段。40米虽然传播距离近些,但胜在清晰,保证通联质量更重要……”
都是些硬核的知识,现场很多人是刚刚入这个圈子的小白,不怎么听得明白。
但没关系,大家都在认真点头,至少要让旁边的人觉得自己听懂了。
小鸭舌目瞪口呆地望着李悠南。
刚才如果他还有一些疑惑的话,此时他已经很清楚李悠南的水平了。
这番话,没有一句虚的,全是硬邦邦的操作细节、时间点、效率对比、具体问题。
李悠南点出的那两点,恰恰是小鸭舌这种新手根本看不出来的门道——小鸭舌只看到天线在转、人在忙,却不懂背后的策略和取舍。
尤其是李悠南精准地回溯几个小时内的传播窗口和操作细节,这种功力,没无数次实战,绝对练不出来。
小鸭舌低头看了看裤兜里那张崭新的B证卡片,感觉它轻飘飘的。
……
今天的经历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并不怎么重要。
李悠南找到徐莉雅和卢小兰的时候,两人也玩得有些累了,正好出发,三人一起朝着车子的方向走去。
卢小兰漫不经心地问:“表哥啊,你们今天玩的那个东西真有那么好玩吗?”
李悠南随意地说:“还行吧,不能说好不好玩,但的确挺有趣的。”
“太硬核了,完全不懂。”
“不懂也没关系,反正只要知道我表哥是最厉害的就行了,嘻嘻……哎哟!表哥,怎么又打我脑袋啦……”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