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 第104章 萌芽

第104章 萌芽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捡完瓦,也就该立碑了。

    秦香莲入乡随俗,早早准备好了香烛纸钱,以及各色贡品,也提前请无尤观的道士们卜算过吉时以及立碑的吉位。

    按秦家庄风俗,为先人立碑都由长子动土,秦香莲自然当仁不让,陈跛子又给俩孩子做了两把小木铲子,出力不能,却能全一番心意。

    待秦香莲动了土,龙凤胎又上去挖几铲子,便有受过秦员外恩惠的村民们一起过来帮忙锄草整土,人多力量大,不过片刻便将碑立起。

    另外,还需要在墓旁植树,早早选好的树苗,多为松柏一类,植树可以保持水土,且松柏耐寒耐热四季常青,象征寓意也好,先人永恒不朽,后人增福添寿。

    秦员外死后,与妻子合穴同葬,两个墓室之间有一扇小窗,俗称“过仙桥”,亡者灵魂不灭,夫妻生死同穴,寄托来世姻缘再续的美好期待。

    立起碑,秦香莲摆上贡品,点起香烛,敬了三杯酒,跪地焚烧纸钱,带着俩孩子诚心诚意地对着双亲墓碑磕了三个响头,又跪地挪动双腿,让出祭拜的位置,面对来客跪下。

    村民们一一上前祭拜,辈份高的或者相同的,只烧烧纸钱,辈份低的,则尊敬地磕头,这个过程中,秦香莲带着俩孩子始终跪在碑旁,算是替秦员外还礼。

    这也是秦家庄的风俗。

    祭拜完,秦香莲和俩孩子都被人扶起来,最后就是揭碑上的布念碑文,诉说逝者生平,这事由秦老头代劳。

    秦员外的碑落款,秦香莲要求加上龙凤胎,写孝子秦香莲、孝孙秦瑛秦瑶敬立。秦员外生前惦念记挂这个,写上孙子姓名,他九泉之下该含笑的。

    秦香莲以为自己是不会哭的,毕竟她不是原来的那个秦香莲,可是轮到她念祭文,她才念几个字,就已经有些泣不成声。

    此情此景,她不仅仅作为秦香莲在垂泪,她更是作为孩子,在为天下爱子的双亲垂泪。

    秦香莲在祭文里,首先感谢了双亲的生养之恩,伤感地提到母亲不幸难产而亡,又提到父亲为自己扛住世俗的压力不愿续娶,将全部的心力都倾注在自己身上。

    她又写,虽然她没有见过娘,但爹经常和她说,她娘是很好的女子,孝敬长辈,和睦四邻,家里家外,诸事都亲力亲为,节俭持家。

    她娘不幸早早离世,但子孙后辈都会永远记住她,没有她娘就没有现在的家,又说作为孩子,情愿母亲难产时亡的是自己,而不是母亲。

    在场众人都是有孩子的,听到这里无不潸然泪下。

    何氏和陈跛子始终对不幸流产的孩子耿耿于怀,怪自己太没用才没能保住那个孩子,现听了这番话,心中又有释怀感,又有些悲痛难言。

    写完娘,又写爹,自妻子去后心灰意冷,为孩子苟延于世,寡欢伤怀,终日求神以求解脱,受祖师点拨,自此乐善好施。

    饥饿者布施米粮,寒冷者赠衣御寒,疾病者求医问药,亡者入土为安。

    扶危济困,施仁布德。

    桩桩件件善事,都有事实作为依据,在场村民,无不是亲历者,纷纷对秦员外的墓碑跪下,又哭了一回。

    最后秦香莲写,她这样双亲心血性命所系的女儿,定会铭记双亲的教诲,像娘一样做个好女子好母亲,又要像爹一样行善积德,带着双亲的爱和期待好好生活,祝愿双亲来世能够幸福圆满。

    而她,则顶立起秦氏门楣,也肩负起兴旺家族的重任,请双亲不必担忧,再世投胎为人只须为自己而活。

    祭文念完,投进火里。

    道士们念起道经,做最后的祭祀。

    秦香莲办完给秦员外立碑的事,村里老人都说:“等我死了,孩子们写祭文得照着香莲这样,不会差了。”

    祭文原文虽投到火里烧了,但有那等记性不错的,与众人左拼右凑,字字句句复原出来。

    陈老娘更是直说:“香莲,等我死了,由你来为我写祭文,我的生平我慢慢都说给你听,不用写得与你亲娘亲爹那般催泪,只叫我的后人晓得我一生的不容易。”

    陈跛子不觉得不行,他是个没啥文化的,他娘既然有这个心愿,见秦香莲都不拒绝,他更不扫兴,只道:“娘,香莲写祭文熬灯点油费尽心血,要写得不好你可莫责怪。”

    陈老娘脱了鞋子就往陈跛子头上敲:“你娘是那样的人?”

    陈跛子抱头告饶。

    清明节过完,秦香莲的祭文跟着离家谋生的秦家庄人,传扬开来。

    自汉以来以孝治天下,历朝皆沿袭“旌善昭忠”制度,挖掘宣传树立道德模范,鼓励孝悌忠义的行为,以孝劝孝,提高民众道德水平,及至北宋,礼部的职责仍有“旌表孝行之法”。

    秦香莲的祭文不日后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他看了那祭文,联想到秦氏布庄的种种作为,决心润色一番,去信禀报于知州。

    或可为他的政绩再添一笔。

    知州收到武当县的信,读那祭文时其母也在侧,阅后掩面而泣,与知州道:“可怜的孩子,得女如此,死亦瞑目。”

    但秦香莲的种种孝行虽催人泪人,却不比割肝疗亲那一类的说出去有竞争力,如今各州孝子奖赏丰厚,这等名头终归要天下认同。

    最后孝子的名头虽未定下,但到底在均州也有了名声,知州的老母十分认可秦香莲,在聚会时与众人称赞秦香莲的孝,引为表率。

    此事秦家庄众人也并不知情,他们正忙着开祠堂添族谱,将媳妇女儿的姓名也记录到族谱之上。

    这事在从前绝无可能,但在今年,秦香莲的作为已为女儿正名,女儿也能孝顺双亲能顶立门楣能传宗接代,织布坊的女人们为家庭的付出更有了实打实的金钱作为回报。

    风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秦香莲想,哪怕改变不了世界,眼前的秦家庄也真切地随着她这颗种子的落地生根,产生了新的变化。

    清明的雨,纷纷落下。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