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毫无疑问,洛神赋被评定为了甲等上。
作为极少数能够有这个品级的。
而大学士们在改卷时,都有些微妙。
宋时安‘流传在世’的文章非常少,二十岁以前的履历堪称空白,只有乡试的《劝学》和《屯田策》两篇,可供参考。
这些考官先前都看了不下十几遍,就是为了找出他的一些书写习惯,好在评判的时候,给他挑点刺。
然辞赋的甲等总计百篇,只有部分跟他的行文习惯算得上相似,且能够评为甲等上的九篇里,绝对没有宋时安的。
他们能够肯定。
因此,他辞赋这一科至少是十名开外。
原本还想给他使点绊子……
可甚至不用大学士们出手,他就自己倒下了。
看来在文采这方面,他还是欠缺。
请君暂上凌霄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更多的是大豪情,是立意,也非文笔。
第二天下午,到了辞赋定排名的时候了。
当然,大学士们也定不下来,最终都是由皇帝拍板,但他们要给出一个,达成共识后的建议排名。
基本上,建议排名就等同于实际排名。
除了小部分的萝卜坑要微调。
皇帝是一言九鼎的,但皇帝也不能太霸道,如若这些大学士集体商讨后的结论,完全不作数,实际排名被搞得面目全非,大学士们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暴君,昏君除外,想要当好皇帝的人都懂一个道理——朝堂千万不能变成‘你自己玩去吧’的一言堂。
“晋王殿下来了吗?”古易新问道。
“古师,应当快到了。”张兆说道。
“甲等以外学士们先判,甲等,我们等晋王来。”古易新决定。
众人,就这样等待晋王驾到。
不一会儿后,他来了。
众人起身行礼。
晋王也回礼。
而后,他与古易新坐在主位,下面一左一右,是六位大学士。
“殿下,甲等皆在于此,全都并未揭名,现在我们正要讨论具体的排名,请殿下您定夺。”古易新说道。
“古师,诸位师傅,各位都是博学多识的大家,你们自由讨论便可,本王只是旁听,最后还是要上呈给陛下,由陛下定夺的。”晋王道。
“那就遵命了。”
古易新点了点头,接着道:“那就先将甲等上,排出来吧。”
工作开始。
孙康起身,说道:“此三篇,在甲等上中,稍逊一些,排为七八九名,诸位有异议否?”
众人都认同。
直接排一到九名,那太让人纠结了,但在顶级里也分出层次,就轻松多了。
“此篇《梦兰溪》,意义在三篇之中,较差,第九如何?”孙康问。
“写景是不错,但缺了点内容。”
“是啊,辞赋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展示文字,这篇基本上将意义都掩盖了。”
“单纯的美文。”
就好比有个人写了一大段的景,优美至极,最后的收尾时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让人流连忘返,那它的上限就此于此。
为什么甲等上里还能有这种情感饱满上有欠缺的文章呢?
因为它的文字真的太让人舒服了。
就好比一直为同行所诟病的余秋雨,以及那本同时被诟病的《文化苦旅》。
很多人讨厌,可能是因为否定作者人品。
但抛开人品不谈,它真是一本好书。
读着,很舒服。
很快的,这三篇在讨论后定了出来。
然后由学士交于晋王,亲自阅读。
在他看完后,发现自己还真的不能当大学士。
感悟体验,和这些老学究完全不一样。
但都挺好的,没有一篇是自己能够写出来的。哪怕不是在科考上,而是让他花上十天半个月琢磨。
他更加好奇的是,九篇文章的层次区分。
这三作是一起的,另外六作里,五张分一摞,剩下一张,单独区分。
那本应该就是孙谦的了。
怎么做事如此明显呢?
要给他内定第一,也不能够这样明着来啊。
都到进士水准了,怎么可能断档领先呢?
父皇的那一次敲打,还没让他们长记性?
晋王的确是世家派,想让世家去制衡勋贵,但也不想让手底下的人都一身反骨,跟皇帝犟嘴。
等下,提几句吧。
“此五篇,文章文笔和立意,都是上佳。其中文字最好的,当属《大虞山河赋》和《登湘江飞凤阁》。”孙康说道,“光论写景,比剩下三篇要强些。”
“但《大河东流》的气势,以及该生的爱国情怀,抒发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张兆说,“主旨很高,很远。”
“《大虞山河赋》中,亦有此等胸怀。”
“是啊,浪拍雄关,曾碎姬望之马,涛沉齐剑这句,结合此次朔风大捷,能振奋万民啊。”
这句话,让晋王尤为满意。
但他不好点评。
因为按照大学士所定的辞赋第一,是单独那份。
“殿下,请阅。”
旁人又将这三篇呈于晋王。
他仔细看过后,感觉到差距确实是不大。
但明显的,《大虞江山赋》要更好。
或许是刚才大学士的评价,让他有些先入为主。对‘碎姬望之马,涛沉齐剑’九个字,尤其欢喜。
晋王点了点头。
还算是麻利的,二到九名全部都确定下来。
《大虞山河赋》是领衔第二。
剩下的,便是第一。
那个第一,是孙谦。
所以这个第二,连晋王都觉得一眼好的,有可能是宋时安了?
真要是,那也太恐怖了。
哪怕是他不擅长的题材,发挥也如此的完美?
此人,可曾有任何的短板?
或许当初用他,真的能够去对抗勋贵和世家。
晋王怕的就是一个被架空,因此他需要强力拥趸。
难道说自己错过宋时安,就是这辈子最大的错……
“最后的话,也就是我们集体推选出来的第一名,也不用评了。”古易新,浅浅一笑,看向一边,“殿下,请过目。”
晋王接过这篇。
《洛神赋》。
是写洛河的,且是这司州境内的一条河。
孙谦他写这作甚?
不是大江,也不是大河,还不是他家乡的河流。
不理解,但尊重。
继续看。
而看着看着,他便身临其境,彻底投入。
仿佛进入到了一种虚幻的,朦胧,浩渺如烟的神境。其中,有一位高洁美丽,浑身散发着芬芳,让人心驰神往的神女……
晋王当即就看爽了。
最后神女消散后,也跟着不由得失落,感觉空荡荡的。
“好文章啊。”
阅罢,晋王还真觉得实至名归。
写得真是太美了,是信手拈来的高雅,而且相当让人不好意思的是,里面有些字,他甚至都不认识。
不过在他看来,这有些留恋于儿女情长……
第二名的作品,似乎要更加有大气魄?
两者,区别不大。
众大学士根据晋王这反应,这下子看出来了。
这位皇子别的水准不清楚,但文学这一块,基本上很难再有造诣了。
连作文和名篇都区分不开来,考个举人也费劲够呛啊。
“本王没有异议。”晋王最终道。
“既然如此,甲上就按照这个排名吧。”古易新说道。
接着,就是其余的甲等。
因为早就批阅过了,基本上一分钟一篇。
不到两个小时,甲等的排名,全定下。
与此同时,剩下的五十几个学士,也上将甲等以外,余下所有的试卷排名定下。
当然,不可能三千名学生全部排。
乙等接近五百人才排一下。
剩余的,直接就是两个字丙等,丁等。
繁复的高强度工作,终于结束,几位老头也累得够呛。
接下来,就是在晋王,以及宫里太监的监督下,开始揭名登记。
不过这个活是剩下的学士干的。
普通阅卷学士要继续的初阅策论。
因此有空闲去关注揭名的,便是这些大学士和晋王了。
三千个名字,他们在乎的只有其中两个。
晋王,想知道这个与第一差不多的第二是谁。
大学士只在意,这第一是谁。
“《大虞山河赋》,盛安孙谦。”
伴随着洪亮一声通告,晋王彻底怔住。
什么?
孙谦第二,不应当是第一吗!
其余大学士,是认错了吗?
正当他这样想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在意料之中,只有少数几个,做出很表面的惊讶。
“这孙谦公子,厉害呀。”孙康道。
“是啊,年纪轻轻就能辞赋第二了。”有人也称赞道,“前途无量啊。”
看得出来,他们是特意将这孙谦安在第二的。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觉得这《洛神赋》要比孙谦强得多,让他们不敢去搞黑幕?
那这个人是?
“《洛神赋》,盛安宋时安。”
然而这句话一说出来,所有大学士,集体怔住,全都傻眼了。
完全没有想过会是他!
除了稍微有些预料的孙康。
但他也不敢相信,还真能是宋时安!
不过,更加懵逼的是晋王——你们不知道这是宋时安的,还集体的把他评为了第一?
………
夜晚,陈宝在收到太监消息后,赶紧便去向皇帝汇报。
他的心情是混乱且激动的。
因为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了。
“陛下,宋策的辞赋排名出来了,乙等第十八,大概总体来说,一百二十几名左右。”陈宝道。
“可以啊,他这儿子教的好啊。”
皇帝都有点羡慕宋靖了。
十六岁,会试,三千个人里,辞赋排名一百二。
这绝对是天才神童啊。
“到时候策论出来了,辞赋科里挑个甲等五六十里绝对考不上的,跟他互换排名。”皇帝道。
辞赋甲等五十,策论乙等第一。
宋策的进士,基本上就稳了。
“那个王水山,辞赋在乙等二百九十名。”陈宝说。
“找个乙等第五十的,跟他互换。”皇帝决定道。
王水山只要策论好好发挥,进士也有很大很大希望。
再接下里,就是重头戏了。
孙谦和宋时安。
在稍作酝酿后,陈宝克制喜悦,有些语气颤抖的说道:“陛下,辞赋科排名,宋时安第一,孙谦第二。”
策论宋时安本就是强项。
这下子,孙谦再怎么样黑幕,也不可能跟宋时安争这个状元了!
原本,陈宝觉得皇帝会开心一些。
然而对方却徐徐转过头,看向他,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学士们出题偏向孙谦,阅卷偏向孙谦,排名也想偏向孙谦的情况下,宋时安第一,他第二?”
“……”陈宝凝住了。
皇帝面若寒霜,满是肃杀:“他这两个儿子,好可怕啊。”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