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孙、三年、妖袭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孙、三年、妖袭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哇!”

    一声响亮的啼哭破空而出,穿墙透瓦,直往院子里钻。

    脆生生地一响,倒像是要叫整个姜家都听见他来了。

    姜家第二个孙辈,在一家子心心念念期盼下,终于是呱呱坠地了。

    李家请来的老稳婆眼明手快,手里还捧着那团皱巴巴的小家伙,嘴上已连声报喜:

    “恭喜老爷、老太爷,又添了位少爷,生得结实极了!”

    姜亮听得这话,脸上登时绽开花来,笑得眉毛都快飞了起来,鼻尖冒汗,眼里冒光。

    赶紧两步迎上,伸手抱了那小东西,又巴巴地捧着往父母兄妹跟前凑,恨不能叫每个人都亲手摸摸,看个清楚。

    姜义站在一旁,面上虽也带了笑,眼底却先收了神。

    掌心一抚,指尖轻按那新生婴孩的骨节与脉息。

    只觉筋骨生得匀称紧实,气息沉稳,虽初啼人世,却已有些底气在里头。

    果然不出所料。

    李文雅这几年自生下姜锋后,日日修那呼吸法,又添了两年火候。

    尤其这回回到两界村之后,家中灵气充裕,地里地脉顺和。

    加之益气丹吃得勤,桩功也练得勤,这半年间,可真是补足了根底。

    这才能一胎养得比一胎壮,养出这样个小家伙。

    姜义不自觉微微点头,心下暗赞,对那呼吸法更生几分敬畏。

    这头还在想着,那头姜亮那小子便急吼吼把早想好的名字喊了出来,声如撞钟:

    “就叫姜锐!锐利的‘锐’!”

    名字依旧寻常无奇,却藏了他满心的期盼。

    盼着这孩子长得精神,性子利落,将来有棱有角,走路带风。

    那小崽子得了新名,被抱着转了几圈,却未听见哭声,反倒手脚有劲地胡乱挥舞起来。

    倒像是应了这“锐”字,先叫人不敢小觑了去。

    姜义自是没意见,乐呵呵地从儿子手里接过那团热腾腾的小肉球。

    捧在手里,左瞧右瞧,怎么看怎么顺眼,连那皱巴巴的小脸都带着几分讨喜,一时竟有些舍不得撒手。

    一家子你抱一轮我抱一轮,屋里话倒不多,笑意却早淌得满了窗棂角落。

    姜亮抱完娃娃,脸上笑得发烫,眼里还挂着点没来得及收的骄傲,却不声不响地从边角溜了出去。

    他早早便收拾出一间小屋。

    今儿这会儿,又悄悄摸进去,从床褥到窗棂,从帘子厚薄到墙角通风,一样样又摸了一遍。

    这屋子选得极仔细。

    离李文雅那堆药书远,离大哥那间放书的屋子更远。

    便是院后那片讲学的寒地,也远远地隔开了,又添了两层厚实布幔。

    务求叫那讲学声,半点风声都飘不进来。

    这回,他是吸取了大儿的教训。

    当初姜锋那小子,怎么就走了岔道,拳脚功夫丢一边,背文抄句子倒是上了瘾。

    还不是自个儿那阵子忙得脚打后脑勺,家里头放着没管好。

    一边是媳妇翻医经,一边是大哥教书文,三天两头地念,活活把个好胚子薰成了个书卷气上头的小书生。

    这回,为免二儿也误入“歧途”。

    姜亮虽不敢当着爹明言,却是铁了心要盯牢的。

    少说也要等到走路走得稳,拳头攥得紧,胆气长出来、骨头硬起来,才许他碰那纸墨书卷。

    ……

    眨眼三年。

    姜义仍在那几亩薄地上打转。

    闲下来歇口气,站在地头望一圈,竟觉风里都带着股子药香,甜津津的。

    早年亲手开出来的三亩果林、五亩药地,如今被灵气浸得透,地头泛着一层隐隐润光,连泥土都透出几分生气来。

    那些灵果灵药也都种下了茬,成了村里人嘴里念叨不完的宝地。

    姜锋就在一旁跟着转悠,一边抹着鼻涕,一边不嫌烦地发问。

    左一句:“阿爷,这是什么草?”右一句:“这能治什么病?”

    大孙子如今才五岁半,按理说正是猫狗都嫌、成天扑腾打滚的年纪。

    偏他那性子,跟他那只知道在地上打滚的爹全然不像。

    不爱乱跑,倒爱跟着大人屁股后头团团转。

    眼珠子骨碌碌地转,问起话来没个停。

    跟着阿爷认药草,跟着娘亲翻医书。

    有时候干脆一屁股坐到李郎中药铺那条长凳上,看人抓药包药,能看个大半天,眼都不眨一下。

    村里人看见了都笑,说这娃儿性子随娘,分明是个小郎中胚子。

    这两年开了蒙,认了字,跟着他大伯听书,也听得津津有味。

    比起他爹来,这小子倒像骨缝里添了几分静气,坐得住、听得进,还能记得牢。

    姜义私下琢磨,怕不是真被家里那股子书气薰出来的。

    他大伯倒是满意得很,只笑着说了一句:“有慧根,吃得进这碗饭。”

    说起来,这孩子虽对打打杀杀没多少兴致,可到底底子在那里放着。

    筋骨生得好,气息也沉得住,再加上如今姜家丹药不缺、灵气不短。

    哪怕每日只是跟着大人打几趟桩、走几式拳,不疾不徐地磨着,也是一日一个样,进得飞快。

    有时候连益气丹都懒得吃。

    只消不上新宅那灵气最旺的地界,在这药地里晃荡上小半天,也照样气血翻涌、暖流周身,走路都带风。

    姜义瞧着,心里也乐开了花。

    孙儿有根骨,性子又稳,还偏生对药理起了兴趣,他便也懒得拦,索性顺水推舟,一把扶着往里带。

    一日三顿之外,便是捏着那双还带奶气的小手,教他辨草识药,细细讲起药性药理,一讲就是小半晌。

    心里头已有了打算。

    再过些时日,根基稳当了,便送去刘家庄子,学那一手熬药炼丹的营生。

    如今药地在握,灵材不缺,手头练练也不心疼。

    若是他真能折腾出些名堂来,那可就是自种自收,自炼自用,省力又省银,正合姜义心意。

    正想着,田埂头晃出一道小小人影。

    白白嫩嫩,晃晃悠悠,一手捧着个粗瓷大碗,步子虽不稳,神情却郑重得很。

    正是那小孙儿姜锐,来给阿爷和大哥送水的。

    这片药地虽只算灵地边缘,灵气不算凶猛,却也非凡俗可比。

    寻常人站上片刻,只觉心头发胀、四肢泛麻。

    偏那小子才三岁出头,已能自个儿在田埂上跑个来回,步子稳,脸不红气不喘,气息收得平平顺顺。

    单凭这副底子,便足叫人服气。

    说他是姜家至今天资最好的一个,半点也不夸张。

    至于性子,倒真像极了他那爱闹腾的爹。

    也不知是不是姜亮那一套“防书如防贼”的法子真见了成效。

    这小子自打断奶起,就没在书堆边上待过三息。

    整日里屋里屋外地跑,鸡还没叫就嚷着要扎马步,跟着大人比划拳脚,胳膊腿儿甩得虎虎生风。

    一眼望去,倒还真像个习武的好坯子。

    姜义接过那只粗瓷大碗,碗底还有点余热。

    心里一软,低头摸了摸小孙儿的脑袋,嘴里顺口夸了几句。

    正想转身去果林那边,挑几个灵气不那么烈的果子,给两个小家伙补补身子。

    村道尽头,一道人影风一样扑将而来。

    人还没到,声音先透了出来,带着几分踉跄、几分火急火燎:

    “姜家主,不得了啦!那头熊妖闯进庄子了!少庄主正带人缠着,快请您过去援手!”

    是刘家庄里的人,嗓子焦焦的,气里却夹着一丝惊惶。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