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阁老“仁义”,陛下“圣明”!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阁老“仁义”,陛下“圣明”!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静!

    大殿上下,落针可闻!

    不少人暗自相视,尽是心惊。

    江阁老的打法,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猛啊!

    吕公著沉默了。

    那句“你也配与我侈谈为国?”,实在是太过伤人!

    丹陛之上,赵策英心头暗爽,连忙忍着不让面部上扬。

    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太久!

    果然,还得是江卿!

    “罪责其二,言疏乱政,裹挟君父。”

    江昭望向欧阳修,吕公著二人,叱责道:“你二人之鹰犬爪牙,受到指使,连着上奏百日之久。一日几十封奏疏,逼得陛下无奈罢朝,名为劝谏,实为胁迫。以臣胁君,破坏君臣纲常。此罪,实耶?”

    “不实。”欧阳修连忙出言道。

    藐视君王,这种罪最怕的就是上纲上线。

    涉及判罪,上限高得离谱。

    “实与不实,并非是你能狡辩的。”

    江昭“哼”了一声,叱道:“一日上奏几十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奏疏,逼得君王罢朝。这样的事实,你二人就是千言万言,也难以推脱。不管官家究竟如何判罪,都经得起史书的考验!”

    “那几千封奏疏,可都存储在文渊阁呢!”

    江昭大喝道:“怎么,敢做不敢认?”

    欧阳修面色大变。

    【那几千封奏疏,可都存储在文渊阁呢!】

    这一句话,一下子就让他没了驳斥的心思。

    事实就是事实,根本无法推脱。

    怎么着,也不可能放一把火烧了文渊阁吧?

    无声一叹,欧阳修干脆不作辩解。

    今日,注定没法善了。

    开罪了江昭,也就开罪了韩章。

    奏疏一事,更是开罪了官家。

    这三人意见一致,谁都能定罪。

    是以,他注定得被定罪!

    区别就在于,究竟是贬官,亦或是罢官,乃至于流放。

    下方,足足七八十位官员面色大变,低着头降低存在感。

    上奏疏一事,他们就是“帮凶”。

    要真是成心大批量定罪,都得遭殃。

    至于贬官、罢官七八十人,有没有什么影响?

    只能说,天底下不缺当官的人!

    “罪责其三,结党营私。”

    江昭徐徐道:“欧阳修之作《朋党论》,书曰: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党,此自然之理也。”

    “不知你二人是朋,还是党?”

    欧阳修面色一变,吕公著垂目默然。

    这一篇《朋党论》,槽点实在太大。

    所谓的“君子为朋,小人为党”的言论,根本不为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所认可。

    说白了,不都是“结党”嘛?

    是以,无论是回答“朋”,亦或是回答“党”,都相当于是承认的结党。

    “嗯?”

    两人不答,江昭不免认真的望了一眼笏板,一副生怕认错的模样:“莫非,这篇文章并非是欧阳大学士所著?”

    “是。”

    江昭追着问,欧阳修不得不应了下来。

    庆历年间,他就已经颇有名望、地位。

    一些言论、文章,自是会被人记载下来,根本推脱不掉。

    这种事情,不上纲上线,就是常规的文章。

    一旦上纲上线,就是政斗利器。

    这些年,他也没少被《朋党论》牵连。

    只不过,这一次注定牵连得更狠。

    “文章书曰:此自然之理也。”

    江昭念了一句,喝道:“既如此,欧阳大学士是认了结党一事?”

    “结朋,但并未营私。”欧阳修沉着脸道。

    结党营私,结党是结党,营私是营私,这是两码事。

    关于《朋党论》,这些年他都是这么辩解的。

    江昭点头,也不深究。

    “战时诬帅,可为通敌。”

    “胁迫君父,也即谋逆。”

    “结党营私,动摇国本。”

    “此三罪,皆已查实,还望陛下定罪!”

    江昭拱手一礼。

    事实上,三宗罪,但凡欧阳修、吕公著二人认了一宗罪,就已经大败而归。

    毕竟,究竟怎么判罪,还是皇帝说了算。

    两人干的事,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

    皇帝,缺的也就是个判罪的由头。

    认一宗罪与认三宗罪,判罚差别不大。

    区别就是,认三宗罪,两人算是彻底声名狼藉、身败名裂。

    认一宗罪,未免罪状太少,两人名声要好上一点。

    当然,其中还涉及判罚七八十位上呈奏疏者的问题。

    【罪责其二,言疏乱政,裹挟君父。】

    这一罪状,必须得让欧阳修、吕公著二人哑口无言。

    为此,江昭甚至都没有声势打压,而是抛事实。

    丹陛之上,赵策英长呼一口气。

    终于可以判这两人的罪了!

    “欧阳修,结党营私,目无君父,藐视君威,罪责难辞其咎,贬黄州司户参军!”赵策英大手挥道。

    “吕公著,陷害贤臣,挑拨离间,结党营私,目无君父,下狱三年,流放三千里!”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齐一拜。

    其中,欧阳修贬黄州,注定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一般来说,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这是太宗皇帝定下的祖训。

    不过,祖训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

    不杀,不代表不能病死。

    一旦欧阳修到了黄州,屁股没坐热,肯定就有新的册令传下去,命其改道去往新的任职地。

    如此,往复几次。

    要么病重致仕,要么病死任上。

    这也算是惯用流程。

    就连范文正公,也是死于上任途中。

    吕公著,则是单纯的下狱,流放。

    罪已定下,自有禁军招呼两人走出朝堂。

    江昭拱手一礼,退回班列。

    就在这时,一人忽的问道:“陛下,不知受到奸臣蛊惑,上言奏疏的朝臣,如何处置?”

    从其言论,不难知晓此人就是其中一位上奏“轰炸”皇帝的文臣。

    一言落定,百官齐齐一哗。

    议论之声,甚是鼎沸。

    特别是上奏过的朝臣,更是如坐针毡,心头不安。

    “没有趁机上奏过的爱卿,有何见解?”赵策英并未急着表态,反而问道。

    朝堂上就三四百位大臣,一下子治罪七八十人,绝对会大肆动摇政局。

    欧阳修一脉的人都治罪,肯定不可行。

    六脉把持六把椅子,一下子就少了一脉,结局就是造就韩系把持三把椅子,亦或是余下其他的某一系掌握两把椅子。

    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不太好。

    信任江卿是一回事,但信任不意味着绝对的放纵。

    否则,那就不是“荣宠”,而是加害。

    三把椅子都是韩系的人,那该不安的就成了皇帝了。

    让其他某一系掌握两把椅子,那也不行。

    其他人何德何能,有资格与韩系一样掌握两把椅子?

    欧阳修一脉,该留下还是得留下。

    当然,最好是顺带着施恩,收拢人心。

    “这”

    没有上奏过的朝臣,齐齐相视,一言不发。

    反正,跟他们没关系!

    关键就在于,人微言轻,说了也白说。

    这可是“轰炸式”呈递奏疏,着实是恶心了皇帝,非重量级人物开口上谏,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

    不少上奏过的臣子,暗自心慌,却也毫无办法。

    毕竟,“轰炸式”呈递奏疏,的确是他们干的事情。

    往大了说,罪责甚至跟欧阳修、吕公著差不了太多。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皆是没有说话。

    有些功劳,注定是“专门定制”的。

    “江爱卿?”赵策英望向江昭,一副“朕很在乎你意见”的样子。

    七八十位有过上奏的朝臣,齐齐望了过去。

    足足十息,几近无声。

    越来越焦躁,越来越心慌。

    直到

    “臣有上中下三策。”江昭回应道。

    果然!

    江卿,能够领会朕的意思。

    “说来听听。”赵策英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下策,皆治罪,或是下狱,或是流放。”

    一言落定,大殿越发安静。

    “中策,皆贬官。”

    不少人暗自相视,中策也不太好啊!

    “上策.”

    江昭顿了一下,徐徐道:“受奸人裹挟,百官亦是无奈之至。不若让人特意搜一搜文渊阁的奏疏,找出来都烧了。

    日后,若有关于‘举荐外戚入边’一事的奏疏,都是仿品伪造之作。”

    上中下三策。

    一句“受奸人裹挟”,偏向已经非常明显。

    而且,放过他们是上策。

    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气。

    江阁老仁义啊!

    丹陛之上,赵策英沉吟着,缓缓道:“也罢,烧了吧。下不为例。”

    一言,定下生死。

    “官家圣明!”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重重下拜。

    “官家圣明!”

    文武百官,齐齐一拜。

    丹陛之上,赵策英满意点头。

    官家施恩于臣,得了“圣明”,江阁老得了“仁义”。

    双赢!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