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允礼点了点头。
忒古特等堂官这时也起身拱手:“四爷英明。”
“你们看看,这就是,多读汉人圣学的好处!”
“难为你弘历能有此智慧。”
允礼也笑说了起来,还借此提醒自己面前的满蒙大臣多看汉家书籍,且对忒古特吩咐说:“就按宝亲王的提议拟题本。”
“嗻!”
但接着,忒古特突然开口:“这样做,虽说让罗刹人不敢再要求换人,但到底没有助力于推进谈判进程。”
允礼点首,也认真思索起来:“理藩院这边是得给隆科多一些建议,以免,他真觉得,我们理藩院不肯支持让步。”
弘历听后就看向允礼:“十七叔,不如提议让隆科多在与罗刹人谈判时,对罗刹国执意不肯退让的区域,采取对主权搁置不谈,先通商合作的方式?”
“即我方保留对该地拥有主权的主张,但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允许罗刹人在争议地与我大清合作开发,进行贸易,造福当地百姓,进而通过合作增加双方了解,而为主权归属创造条件。”
弘历这么说后,允礼则道:“那他们肯定愿意,毕竟他们允许自己属民劫掠,还免毛皮之征,只收取贸易带来的商利,而我大清对蒙人限制严格,故许多蒙人更愿意逃过去为其属民,而拥有劫掠与免交毛皮之权,甚至巴不得将来和罗刹国再组八旗,南下攻掠富饶的汉地。”
“果郡王说的是,长此以往,还是会让这些区域,变成事实上属于罗刹国的领地。”
忒古特跟着说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如果我们严禁关内私矿,而只准开采关外矿产,且对漠北矿税免除,还给予补贴呢?”
“我们中国以礼治国,是不能给蒙人劫掠之权,也不好禁止他们给部族首领交毛皮,但我们可以给蒙人带去工作,也可以免其他税赋。”
“我大清也不是真的无法给蒙人带来恩典!”
弘历回道。
允礼笑了起来:“这样的话,南方汉人士绅就得损失更重。”
“只能先苦一苦他们,反正他们跟汉人百姓不是一条心,不会造反。”
弘历笑着回道。
允礼道:“但是,弘历呀!你应该知道,皇上四哥刚下旨开博学鸿词科,只怕我们这样做,会让皇上四哥担心,影响将来汉人大儒来应征此科的!”
“这没事!”
“可以向汗阿玛提议,对有大儒愿意应征此科的省,增加相应的乡试名额,其府增加相应府学生员名额,其州县也增加相应的州县名额。”
“朝廷已停官员捐纳,汗阿玛又励精图治,摊丁入亩后,又在云贵进行改土归流,说不准将来不只是云贵,更南的地方也会改土归流。”
“所以,大清眼下会很缺官。”
“正好,先多录取一些,观政培养。”
“而对于汉人而言,只要让他们能读书做官,乃至可以做大官,他们中就有不少人会很忠诚,甚至比旗人还忠诚!”
弘历笑着回道。
允礼也笑了起来,看向忒古特等理藩院堂官:“诸公以为如何?”
忒古特等皆面露震惊之色。
话说,理藩院的堂官皆选自满蒙两族,所以理藩院的堂官对满蒙贵族很了解。
比如,忒古特就清楚漠北蒙古贵族和他漠南蒙古贵族不同,前者对大清归属感很弱,汉化程度不强,要不是准噶尔的军事压力,都不会在康熙年间归附大清;而后者不但归属感很强,不少还精通儒学到可以参加科举的地步,已经自视为中华之民,不觉得自己是胡人。
当然,这一现象,在历史上,也直接演化成内外蒙古。
不过,正因为,理藩院的堂官都是满蒙两族的旗人,所以对汉人士绅还不怎么了解。
所以,忒古特对弘历这种损失关内汉人士绅矿利,又用科举手段继续分化控制汉人士绅,达到外务内政皆不误的方式很是意外。
他们也没想到弘历会这么了解汉人士绅。
“回果郡王,四爷这是良谋,奴才着实佩服至极!”
忒古特这时回道。
理藩院额外侍郎班第也跟着回道:“奴才也是一样,佩服至极!”
接着,理藩院左侍郎达色和右侍郎常寿也都回道:“奴才等亦佩服四爷至极!”
允礼因而也就说道:“那就照弘历的提议,给隆科多发院票钧命。”
中央部衙是可以直接给官员发钧命的。
比如兵部、户部就可以直接向布政使、按察使发布钧命,催征粮草等。
“嗻!”
弘历则在这时对允礼补充道:“但是,十七叔,北海一带是绝对不能搁置不谈,您和诸公想必现在也清楚,那一带要是让给罗刹国,只会让罗刹国有机会在喀尔喀蒙古旁边驻扎大兵!”
“这个我知道,得亏《京师新报》一直发文普及地理,让许多一味只知埋头治经学讲古文的朝臣士大夫们都知道,北海有多重要。”
“现在谁还敢说弃北海一带,只恐为天下人诟骂。”
允礼点头回道。
接着,允礼也对弘历说道:“这件事既已议定,弘历,接下来,我就带着你去各司房看看,顺便你也确定一下在哪里办公。”
弘历点头:“听十七叔的。”
“你也不必听我的,我要是有做的不妥当之处,尽管提。”
“虽然,理藩院是你十七叔我总管,你帮管,但我们还是商量着来,你有不明白的,也尽管问。”
允礼摆了摆手。
弘历对此明白,允礼是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所以,没有专权之意,才表示理藩院诸事要与自己商量着来。
“有旨,宣果郡王去养心殿觐见!”
但在这时,有雍正的太监来了理藩院。
“这!”
允礼听后,只得让忒古特等带着弘历去各司房,而他则来了养心殿。
雍正宣见允礼也是为与罗刹国谈判的事。
“你们理藩院议出结果没有?”
雍正为此在允礼来后问起他来。
而没等允礼回答,雍正又说道:“兵部有谍报呈来,罗刹国有派官员去准噶尔,帮其训练炮兵,谈判之事一日未决,这罗刹国就会肆无忌惮地帮助准噶尔威胁我大清一日!”
“已议定,估计已送去通政司。”
允礼回道。
雍正听后点头,又问:“弘历在理藩院帮办得如何?”
“臣弟觉得,他已不用帮办,可以直接管一部事务,甚至可以兼管数部!”
“关于这次与罗刹国谈判的事,他竟然想到通过内政的改革,解决外交的问题,而把蒙古王公、汉人士绅的问题统筹起来,可以说,对这两个群体都很了解,尤其是对汉人士绅。”
“乃能力卓越之人!”
允礼回道。
雍正不禁看了允礼一眼:“他竟然将这事跟汉人士绅扯上关系?”
“没错!”
允礼也就把弘历的话说给了雍正听。
雍正则看了一眼面前《京师新报》,道:“难怪这小子,敢通过《京师新报》将议定边界事告于天下人知道,而不怕朕因不想让天下人觉得朕弃土而让谈判陷入僵局。”
“您说的是,《京师新报》现在把罗刹国的虚实一传扬,把北海的重要性一传扬,就是再想尽快议定边界,也不能再妥协!”
“而弘历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知道您是励精图治之君!”
“所以,臣弟才说,他根本就不用臣弟带着!”
允礼笑着回道。
“但理藩院可不只是会纵横捭阖就够。”
雍正回道。
弘历这里带着忒古特等先来了旗籍司。
旗籍司是理藩院最重要的司,负责给蒙古诸部疆域划分、封爵、谱系、会盟与驿站等事务,是理藩院最核心的部门,也无疑是最肥的差事。
旗籍司郎中纳延泰自然不敢得罪弘历,而失去这么个肥差,也就在弘历来时,早早地就带着该司上下官员跪在了司门外:“奴才正蓝旗蒙古第七佐领下纳延泰,拜见四爷!”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