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05章 严打大案

第305章 严打大案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等黄文彬清醒过来,从朱俊棠口中知道,自己正在前往倭寇首领的驴车上的时候,恨不得再次晕过去。

    难道这就是通政司的诅咒?自己怎么离开通政司,还沦落到倭国了?——

    隆庆五年,元月,京师。

    苏泽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弟子流落到了倭国,海上商船遇到海难的概率本身就很高,出海在暴利的同时,也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活动。

    上元灯会已经成为一项定例,但是经历过武监阅兵之后,隆庆皇帝似乎对于上元灯会没那么大的兴趣了。

    巧匠再巧,能有火炮机巧?

    灯会再绚烂,能有武监校场上冲锋的精骑精彩?

    皇帝对于灯会的热情衰退,加上去年末又进宫了一批美人,对灯会的事情就更加不上心了。

    趁此机会,苏泽又紧急上书,请皇帝以“锻炼太子”为名,将今年上元灯会交给太子来办。

    这一次苏泽上疏没用系统,隆庆皇帝也迅速批准,将灯会的事情交给了小胖钧来办。

    这也算是苏泽完成了自己之前的承诺。

    小胖钧为此十分的兴奋,又拉着苏泽商议灯会的事情,苏泽只好牺牲自己的年假假期,前往东宫加班。

    好在上元灯会也办了两年了,早就有一套制度了,对于朱翊钧来说,所谓筹办灯会不过是瞎忙,他只要负责点头,大部分工作也都能做好。

    或者对于小胖钧来说,筹办上元灯会就是过过干瘾。

    苏泽也算是陪着弟子玩了一次大型过家家。

    但由于京师日益繁荣,京师人口又增长,而去年京师又是风调雨顺,百姓兜里也有了钱,上元节这天京师更是放开禁令,允许商贩沿街摆摊。

    这也让今年上元灯会更加热闹,观会人次再次冲上新高。

    不过上元灯会最头疼的是维持治安的官员。

    五门巡城御史从初始就开始准备,动员城内外所有联防队员进城维持秩序,同时还要做好消防工作。

    但是也多亏了苏泽对巡捕营的改革,今年巡捕营的素质提升了一大截,总算是能勉强胜任,没闹出什么岔子。

    上元当夜,苏泽也和沈一贯等友人一同出行,来到正阳门下观看灯会。

    妻子赵令娴执意要带儿子出门,苏泽也只能带上家丁护卫,又专门开了后门,走特殊通道来到正阳门下。

    正阳门上,太子朱翊钧则领着勋贵外戚们,陶醉着看着华丽的灯会。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突然看到赏灯的人群中发生了骚乱。

    “护住夫人和公子!”

    苏泽立刻下令,家丁迅速将赵令娴护住,紧接着就听到了巡捕营的警哨声,苏泽面色凝重的看着慌乱的人群。

    这下子众人也没有赏灯的心思,纷纷打道回府。

    次日,沈一贯来到苏泽府上,说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

    “昨天是有妖人拐卖幼童?”

    听到沈一贯带来的消息,苏泽眉头紧皱。

    生了孩子的人,最听不得这类的消息。

    沈一贯叹息说道:

    “昨天光是一夜,京师就丢了五十多个孩童,巡捕营今天早上就被丢孩百姓给堵门了。”

    苏泽生气的说道:“上次五门巡城御史不是上奏,京师治安好转吗!?”

    沈一贯叹道:

    “治安好转,是刑罪案件减少,京畿的匪盗也绝迹了。”

    “但是偷窃、诈骗这类案子反而更多了,拐卖孩童的案子也比去年多了一倍。”

    “这些贼人是趁着上元灯会的混乱下手,这才一下子丢了这么多孩童。”

    苏泽问道:“那巡捕营怎么说?”

    沈一贯说道:“巡捕营也没什么办法,昨天夜里那么混乱,贼人还在不在京师都不好说,能有什么办法。”

    苏泽握紧拳头,这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京师的治安一直不好,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治安就没好过。

    嘉靖年间,京郊就有土匪绑人,甚至有翰林出城办事被土匪撕票的。

    可以说,在开设了巡捕修习班,又改革巡捕营之后的京师,治安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了。

    随着京师的经济繁荣,刑事案件的比重降低,这是因为大家都忙着搞钱。

    可有关钱的案子增多了,拐卖幼童这种案子往往都是钱有关,说不定已经形成产业。

    一想到这里,苏泽更是义愤难平。

    任何时代都有人渣,这样的案子竟然发生在自己眼前,一想到昨天夜里妻子抱着儿子站在自己身后,苏泽又是一阵后怕。

    苏泽说道:“不行,我要上奏陛下,严查昨夜的案子!”

    沈一贯连忙说道:

    “子霖兄三思啊!”

    “巡捕改制是你提议的,闹出这样案子,若是有人以此来攻击你,那才是得不偿失。”

    “请有司给巡捕营压力,让他们限期破案就是了。”

    苏泽却摇头说道:

    “只靠巡捕营,想要侦破这样的大案何其难也,大概最后案子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被拐走的孩子就再也找不到了。”

    苏泽说道:

    “恶徒得手一次,日后必定更加猖狂,京师乃天子脚下,如果京师都不得安宁,这天下何处能安居?”

    “苏某岂能因为自身的虚名,放任不管?”

    沈一贯也明白苏泽的脾气,他也知道不用再劝,只好说道:

    “子霖兄上奏前,还是让我和五门巡城御史说一下,让他们也跟着上一个请罪的奏疏。”

    苏泽抽出奏疏,开始草拟奏疏。

    《请饬整畿辅治安以靖民患而固国本疏》

    苏泽首先说明治安的重要性道:

    “治安乃生民之本,兴旺之基。”

    “京师辐辏,商旅云集,实为天下财货所聚。然近岁贼盗猖獗,诈拐频生,乃至上元灯会一夜失幼童五十余口!”

    “百姓惶惶,街市鼎沸。长此以往,非但民心溃散,更恐商贾裹足、货殖凋敝,有碍盛世之隆。”

    苏泽提出了“重典肃奸”的主张。

    “臣请三事:”

    “一曰‘刑责从重’:凡拐卖妇幼、劫掠财货者,不分首从皆依《大明律》中‘采生折割’断罪,罪同凌迟。”

    “二曰‘专案专查’:扩编巡捕营丁额,增设火器快马。五门巡城御史分区侦缉重案,狡诈惯犯流窜于城中,于缉捕不利。臣请锦衣卫的刑案司专稽此案。”

    “三曰‘布告悬赏’,凡举告贼巢属实者,赏银五十两(赃银充抵),知情不报者同罪论处。”

    最后苏泽写道:

    “昔年臣督饬巡捕修习班,刑案锐减,此证肃清奸宄实有裨于市廛。”

    “今商税日增而罪衅未靖,犹如丰仓穴鼠,稍怠则倾覆在即!伏望陛下敕令刑部、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并力严剿,限期两月荡涤积弊。”

    “匪类尽则万民安,万民安则百货兴;此诚固本培元之要策也!”

    简单的说,苏泽这封奏疏的主题就是“严打”。

    对于拐卖儿童,《大明律》中有一个“采生折割”的罪行,属于十恶不赦的罪行,最高可以判处凌迟。

    从重,从快,从严,这样才能打掉高速发展期的治安问题。

    历史上经济飞跃的时代,实际上都是动荡的时代,也都是治安最混乱的时候,几乎各国都会采取类似的严打举措。

    苏泽将这份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请饬整畿辅治安以靖民患而固国本疏》送到内阁,内阁同意你的奏疏。

    但六科和都察院,刑部并顺天府上奏,陈说京师治安良好,弹劾你的奏疏危言耸听。

    隆庆皇帝也不愿意刚过完年就大动干戈,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68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8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800点威望,果然涉及到地方的事务,需要的威望点就是多。

    特别是这种需要多个衙门配合的事务,考虑到官僚系统的惰性,推进起来有的扯皮了。

    哎,还要靠金手指啊!

    治安问题刻不容缓,而且丢失的孩子就让一个家庭破碎。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88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

    过了正月十五,京师大部分衙门就开始正常办公。

    通政使杨思忠正在翻越这些日子积压的奏疏。

    正月十五之前,除非是少数紧急的奏疏,大部分的奏疏都是留到年后处理。

    “大银台,这是今天送来的奏疏。”

    经历官徐叔礼捧着一迭奏疏进来,熬过了一个春节,百官早已经饥渴难耐了,所以今天通政司正式开门第一天,就迎来了大量的奏疏。

    “有什么重要的奏疏吗?”

    徐叔礼紧张的说道:“大银台,下官还没来及的分拣,下官怕您急着要看,就先送来了。”

    “哎。”

    杨思忠长叹一口气,徐叔礼比起他的前任,业务能力只能算是普通。

    杨思忠开始想念黄文彬,早知道这样就不放他离开通政司了。

    听说黄文彬去了国子监教书,现在应该还在放假吧?

    杨思忠看着紧张的属下,也只好说道:

    “那就放在桌上,本官自己看。”

    没了经历官帮着分拣,杨思忠只能一本本的翻看奏疏。

    但是徐叔礼还没有退出去的意思,杨思忠抬眼看他问道:

    “还有事情吗?”

    “禀告大银台,今日又有几名官员来问,他们今天送来的奏疏,能不能今天递上去?”

    杨思忠冷着脸说道:

    “告诉他们,递送奏疏乃是通政邮递司内部事务,他们如果想要知道,就申请调来通政司吧。”

    徐叔礼情商再低,也知道惹了通政使不快了,他连忙记下杨思忠的话,告退向屋外走去。

    临走的时候,还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直接趴在地上。

    杨思忠看到这个属下笨拙的样子,更是一阵无语。

    是不是该向吏部要人,充实一下通政司?

    这一届通政司,真是自己带的最差的一届!

    杨思忠在内心抱怨完,又开始查看奏疏。

    通政使能够决定递送奏疏的顺序,什么时候送,怎么送,都是大有讲究。

    除非进入重臣行列,这类奏疏都是会被内阁和司礼监单独抽出来的,普通官员的奏疏能不能送到皇帝御案之上,全看通政司的安排。

    甚至有时候通政司还能制造舆论。

    比如将讨论同样事情的奏疏放在一起,集中送上去,就会造成集中上书的感觉,形成朝中达成共识的假象。

    也可以将各种同一件事不同的观点的奏疏送上去,这样就会制造出朝廷分歧很大的假象。

    杨思忠很快就翻到了苏泽的奏疏。

    原来是为了京师治安的奏疏。

    杨思忠将苏泽的奏疏单独拿出来,他的奏疏和重臣上奏一样,是需要特别对待的。

    等所有奏疏跳出来,杨思忠又喊来徐叔礼,拿来腰牌向宫内走去。

    ——

    和系统所预测的一样,这份打击京师治安的奏疏,在内阁没有遇到阻力。

    京师治安的重要性,阁老们自然清楚。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苏泽竟然能否定自己改革巡捕营的功劳,自己主动提出要加强京师治安。

    要知道苏泽大可以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大唱京师治安好转的赞歌,将功劳安在自己头上。

    这些日子刑部和顺天府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拿出重罪犯罪下降的结果上报皇帝,还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隆庆皇帝刚看到苏泽奏疏的时候,自然是勃然大怒,将苏泽奏疏誊抄送给有司详查。

    也和系统预测的那样,这份奏疏上了之后,苏泽就遭到了顺天府、刑部、都察院的狙击。

    他们攻击苏泽是危言耸听,京师治安是在蒸蒸日上的,丢失孩童的案子不过是偶然事件,不值得大动干戈。

    一直到了正月十七日,百官还在争吵。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突然下旨,责成锦衣卫重案司专门负责此案,一定要打调这些诱拐儿童的团伙。

    皇帝旨意一下,整个京师的治安机器就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苏泽终于松了一口气,系统还是发力了,但是他也好奇起来,系统是如何让皇帝这么快决断的?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