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教授,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希望你从技术角度来帮我判断一下是否可行。
因为V一直都找不到,想找到他,我感觉很困难。
对方简直就像是一团迷雾,没人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没人看过他面具下的脸。
在现场留下的踪迹少之又少。
林登·约翰逊在和我交接工作的时候,提到V就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
林燃一脸严肃,但内心已经在大笑。
因为林登·约翰逊感谢的和恨的其实是同一个人。
对方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是的,我有听麦克纳马拉说过,国防部还帮联邦调查局制定过抓捕计划,好像都失败了。”林燃说。
那肯定,麦克纳马拉你把你们制定的计划告诉我,然后又要来抓我,能抓到才有鬼呢。
尼克松点头道:“没错,麦克纳马拉曾经和陆军方面沟通,调配陆军超过五千人,试图抓捕V,该计划甚至还得到了总统林登·约翰逊的同意,最终还是失败了。”
什么计划?
这一计划在媒体上没有曝光,但林燃知道,就是模拟林登·约翰逊遇刺。
因为V每次出现都是在遇刺案现场。
那这次林登·约翰逊亲自遇刺,你总得出来吧。
军队还不是从阿美莉卡调动的,而是从海外,隐秘调回来,然后举办选民集会的时候,台下全是陆军士兵。
由陆军士兵来进行刺杀林登·约翰逊。
刺杀当然是假的。
但提前放消息,提前通过各种黑帮渠道放消息,说民权人士对林登·约翰逊不满,要在集会上刺杀对方。
总之白宫、五角大楼和联邦调查局三方,想了非常多的办法,确保消息看上去绝对真实,又只在地下流通,又能传递到V手上。
什么办法?模拟肯尼迪遇刺的情景,只是刺杀对象从肯尼迪变成了林登·约翰逊。
先是华盛顿地下黑帮们知道,然后从华盛顿往外蔓延,最后是苏俄人,大家都知道了,有组织要暗杀林登·约翰逊。
殊不知,这是白宫方面自导自演的好戏,为的就是把V给钓出来。
有点差别的在于,苏俄人通过各种渠道试图通知肯尼迪,但这次却没有通知林登·约翰逊。
这也让林登·约翰逊颇为不爽,你们这帮苏俄佬怎么还区别对待?越战和谈、核裁军、战略武器限制不都是我推动的吗?
白宫和阿美莉卡军队表演的很辛苦,也很认真,由麦克纳马拉亲自担任导演,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表演下来,V的影子都没看到。
能看到就有鬼。
一方面麦克纳马拉得意洋洋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林燃,另外一方面,就算林登·约翰逊真的遇刺,他也不会去现场。
已经要下台的人了,再多给一点画面都纯属多余。
该计划费劲心机,花费巨大资源,从海外调五千名陆军士兵,还要做好保密工作,这花费的资源不是一星半点。
最终失败,也宣告了,在短时间内想找到V不现实。
找不到V,那怎么样能保证议员和官僚们的安危?
大家聚集在一起,由军队集中提供安保,那万一人家有炮弹呢?
岂不是直接一锅端了?
还不如分布式居住,分散风险呢。
自从胡佛被杀之后,华盛顿所有,所有政客们都开始养狗。
养的狗必须要是大型犬,越大越威猛越好。
同时军方退役的特种兵也成为了香饽饽。
议员老爷们有钱,又不是请不起。
这属于是救命钱。
但即便如此,老爷们也不想花这个钱。
弗雷德开始推一项法案,法案大致意思是阿美莉卡军方有义务要为议员们提供安保服务,而且最少要派一队,也就是六位精锐士兵来华盛顿执勤。
每位议员都能获得六位精锐阿美莉卡士兵的保护。
这一提案获得了议员们一致认可,举双手双脚赞成。
这个法案过的非常快,这才一个月时间就已经走完了听证,很快要开始投票。
毫无疑问会全票通过,国家花钱为我们安排安保天经地义。
这是大势,谁来当总统都阻挡不了这个法案。
但这真的有效吗?议员们不知道,也不敢细想。
托尔森为爱人胡佛准备的安保力量尚且没用,阿美莉卡的精锐士兵真的管用吗?
而尼克松想到的办法是天网。
反正要搞星球大战,既然这样,400公里高度的低轨道卫星,如果能搭载超高清的镜头,V不就无从遁形了吗?
林燃听完之后了然,对华盛顿的政客们来说,V的威慑力比苏俄还要更厉害。
苏俄顶多是嘴炮两句,越来越多的华盛顿政客,看透了苏俄不敢真打,色厉内茬的本质,但V那是真敢开枪啊。
给胡佛做开颅手术,手都不带抖的。
林燃说:“从技术角度来说能做到,不过镜头是大问题。
我们需要研究更高清的镜头,需要更好的半导体设备,需要更好的存储介质和通信传输设备。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总统先生,你想,监控飞机、军舰、潜水艇的动向,和监控人的动向,这差别可太大了。
这就好比大海里寻找针,能找到吗?
当然能,因为针就在海里,但什么时候能找到?不知道。”
林燃诚恳道。
他不是不想战略欺骗尼克松,而是他和尼克松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尼克松不是傻子,他相信自己,也不代表对方不会去问其他专家,自己要是一顿猛吹,NASA肯定做得到。
尼克松只需要去问一下别人,不就穿帮了?
但林燃又很想做这件事。
从国会拿预算是其次,推进镜头技术在这个时空的研发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操作空间。
GPS卫星自己往上面安通信模块固然简单,毕竟GPS卫星一共也就34颗。
这个时空的核动力GPS卫星有非常多的预留空间可以给自己来做手脚。
但星球大战的卫星做不到,一万颗,要是自己逐一来安装模块,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而天网,属于是正中下怀了。
除了镜头外,更好的半导体设备、更好的存储介质、通信传输设备,无一例外都是他需要的。
属于是想瞌睡枕头就来了。
当然林燃不是等待时机的人,机会不来,那就主动创造机会。
尼克松不提,林燃也会主动提类似的方案。
不过现在既然尼克松提了,那林燃顺势接过这一茬就好了。
“总统先生,尽管这过程中的困难有很多,但NASA愿意尝试!”林燃回答道。
尼克松和林燃握手道:“教授,那我就放心了,你放心,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国会很快会中止,我们会给NASA更多的财政拨款。”
伟大社会计划,说白了就是冷战时期,西欧国家开始给国民增加福利待遇,然后阿美莉卡也想要效仿,给国民们提供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基建等方面。
后来阿美莉卡的《医疗保险法》、《医疗辅助法案》和联邦教育基金都源自这一计划。
食品券也是在这一时期发扬光大的。
如果没有星球大战计划,这将是林登·约翰逊总统生涯的最大成就。
现在换人了,尼克松作为象党保守派,显然不想再发福利了。
凭什么?
这可都是绿油油的美金,凭什么发给底层,搞什么福利待遇?
我们强调的是阿美莉卡梦,强调的是个人奋斗,教授尚且能从欧洲难民一路扶摇直上成为白宫高官,你们凭什么不行?还不是不够努力?
这就是保守派的观点,尤其能够在华盛顿当上一官半职的保守派政客们,更是这一套忠实拥趸,用这一套洗底层民众的脑。
为什么?因为这样成本最低。
一直到2020时空,在众多欧美国家中,阿美莉卡的福利待遇也属于是最差的一档。
靠的就是阿美莉卡梦,让大家心甘情愿卖命,媒体宣传阿美莉卡梦的成功者们来缓解社会矛盾。
而且现在的阿美莉卡面临没钱的窘境,财政状况和原时空的1968年差不多,在岌岌可危的边缘。
这里多说两句,提前开启的海运时代,很大程度缓解了白宫的财政状况,不然现在尼克松就得动歪脑筋,让美元和黄金脱钩,推翻布雷顿森林协定了。
尼克松想到的办法就是砍福利。
民众们的福利待遇又怎么可能比华盛顿老爷们的安危更重要呢?
“教授,还有一件事我想听听看你的看法,那就是你对华国怎么看的?”尼克松转而提到。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尼克松访问华国,实际上这件事并不是在当上总统之后他才考虑的。
在当选总统前,尼克松就有考虑。
他在总统大选前就发表过公开观点,认为:“这个小小的星球上还不足以容纳10亿潜在有能力的人生活在愤怒的与世隔绝中。”
这里自然是指华国。
原时空,华国有投名状,有充分的证明,证明自己和苏俄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在当下这个时空,华国和欧美阵营关系不错,和苏俄方面也没有彻底闹翻。
没人能保证尼克松的担忧不会发生。
林燃知道对方的提问所蕴含的意思,他思考片刻后说道:
“总统先生,我认为华国和苏俄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们都是大国,都是追求自主性的大国,为本国争取利益,只要这点不改变,华国和苏俄就不可能亲密无间。
华国和阿美莉卡不存在利益冲突。”
林燃接着说道:“但华国和苏俄不同。
苏俄在蒙古驻军,华国同样能够直接威胁到苏俄本土。
小小的蒙古,不足以消除苏俄和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担忧。
身为华人,我很清楚,华国和苏俄之间除了意识形态外没有相似的地方,而华国和阿美莉卡之间,除了意识形态外,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林燃最后说道:“总统先生,约翰逊总统已经为你留下了很好的基础。”
尼克松不确定地说道:“你是指两国关系缓和,燕京数学家大会和华国重返GATT?”
林燃说:“是的,阿美莉卡应该从经济上和华国更好的合作,它在经济上有着比霓虹、高丽这些地方大得多的潜力,能为联邦带来超出想象的利益。
而对华国而言,当经济上和阿美莉卡深度捆绑的时候,政治上也将自然倒向阿美莉卡。”
最后林燃总结道:“总统先生,太平洋很大,能容纳得下华国和阿美莉卡两个国家。”
林燃伸出双手,作拥抱状,解答尼克松的疑惑。
这句后世的外交辞令,在这个时空被拿出来,尼克松再次被林燃的智慧所震撼。
尼克松在见完林燃之后,把林燃的说法和基辛格说了之后,基辛格深表赞同:
印度各种反复横跳,在苏俄和阿美莉卡之间骑墙,试图两边捞好处,自诩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南方世界国家的领袖。
但它打不赢,就注定从TZ上来说,扶持你还不如扶持百越。
华国这方面的价值要远超印度。
“太平洋很大,能容纳地下我们和华国,这句话真的说的太好了,这是足以拿到议会说服保守派议员们的金句。”基辛格感慨道。
媒体说林燃献计是特洛伊木马,其实基辛格才是彻头彻尾的特洛伊木马。
他在白宫任职,但私下却为尼克松工作,是尼克松的核心幕僚。
原时空里,阿美莉卡的谈判代表希望让北越在大选前达成休战。
基辛格在谈判代表哈瑞曼手下担任顾问,他转手就把局势分析给了尼克松。
甚至在竞选期间基辛格经常与西贡的陈香梅接触,让陈香梅去找南越总统,说服对方别去巴黎参加谈判,暗示只要尼克森当选就会给予南越更好的条件。
基辛格这种行为典型的破坏阿美莉卡利益,就为了能让尼克松当选。
尼克松忧虑道:“我担心的是,我们扶持华国,如果华国和我们竞争,他们想要成为世界之王,等到那个时候,一个太平洋可就容纳不下两个国家了。”
基辛格看着尼克松幽幽道:“总统先生,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运转的,而不是幻想。”
为尼克松当选立下汗马功劳的基辛格有资格这么随意和尼克松说话。
基辛格继续说道:“总统先生,我承认华国很有潜力,华人也是很优秀的人群,拥有10亿华人的华国,能够迸发出超出想象的能量。
但你担心的是否有点太多了。
华国想要和我们竞争太平洋,他们需要首先超过苏俄。
我们可以看着苏俄和华国争斗,这不正符合我们离岸平衡的原则吗?”
1969年的1月,华盛顿特区笼罩在薄雾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
理查德·尼克松,这个从加州律师起步的政治家,终于将在这一天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他将作为美国第37任总统,在国会大厦东侧的门廊上宣誓就职。
尼克松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希望这是国家裂痕弥合的一次机会。
现实中的抗议呼声没有远去,电视直播会向民众发出清晰的信号:阿美莉卡处于危机之中,我们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分裂。
清晨,尼克松夫妇从白宫出发,参加了一个特别的祈祷。
祈祷在国务院西礼堂举行,对公众开放,体现了尼克松对多元信仰的尊重。
轮番向三位不同宗教的领袖,天主教、新教和犹太教的代表,轮流祈祷,祈求上帝赐予新总统智慧与力量。
尼克松坐在前排,穿着深色西装。
他的妻子帕特在一旁,眼中闪烁着骄傲与忧虑。
在白宫交接的过程中,帕特可是见到了前一任总统夫妇离开白宫时的悲凉,她担心自己和丈夫是否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祈祷结束后,尼克松的座驾缓缓驶向国会大厦,沿途的街道上,警戒森严。
抗议者们高举标语,喊着反战口号,这不妨碍游行队伍依旧向前推进。
中午时分,国会大厦东侧的平台上,搭建起了一个简朴却庄重的讲台。
风吹得旗帜猎猎作响,气温虽低,但数万民众仍旧聚集在国家广场上,翘首以待。
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身着黑色长袍,站在尼克松面前,手持一本家族圣经,那是尼克松母亲的遗物。
尼克松将右手放在圣经上,左手举起,郑重宣誓:“我庄严宣誓,我将忠实执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维护、保护和捍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愿上帝助我。”
他的声音坚定而低沉,回荡在寒冷的空气中。
就在几分钟前,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也完成了自己的宣誓,由参议院临时议长主持。
宣誓结束后,尼克松转向麦克风,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说。
“我们寻求一种精神上的答案,一种能将我们团结起来的力量”
“.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的称号。如今,这份荣誉正向阿美莉卡招手——它赋予了阿美莉卡引领世界最终走出动乱深渊、迈向人类自文明伊始便梦寐以求的和平高峰的机会.”
“.我们在科学、工业和农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地分享了我们的财富,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管理现代经济,以确保其持续增长。
我们赋予了自由新的延伸。我们已经开始为黑人和白人兑现它的承诺.”
“.我们发现自己物质富裕,但精神却贫乏;我们以宏伟的精准度攀登月球,却在地球上陷入喧嚣的不和。
我们深陷战争,渴望和平,我们因分裂而撕裂,渴望团结”
尼克松的演讲内容很长,重点就是反战和弥合分裂,还提到了要和苏俄、华国谈判。
最后他用林肯总统的名言作为收尾:
“我要对我的同胞说:让我们一起前进,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上帝”
仪式结束后,盛大的游行开始了。
从国会大厦沿宾夕法尼亚大道直达白宫,队伍长达数英里。尼克松和帕特坐在一辆敞篷林肯大陆车中,挥手致意。
林登·约翰逊此时已经在德克萨斯州了,看着电视里意气风发的尼克松,同时注意到白宫高官齐聚,唯独少了林燃的身影,他内心颇感欣慰:
“教授果然不喜欢尼克松。”
(尼克松当选前,和林登·约翰逊在白宫见面。)
接着听完演讲后,林登·约翰逊感慨道:“好运的小子,从我这捡了一个阿美莉卡总统当。”
壁炉里柴火被烧的沙沙作响,林登·约翰逊蜷缩在沙发里,整栋别墅有大把安保人员和妻子,但此刻在电视前的只有他一人。
和过去白宫被人群和镁光灯环绕的生活截然不同,林登·约翰逊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
凝视着电视里容光焕发的尼克松,林登·约翰逊起身后先是在镜子前面看了一眼,失去化妆的他格外苍老。
随后他起身走到书桌前,在赫斯特集团寄来的纸张上,写下回忆录的标题:
《权力之路》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