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398章 史上最高规格会议…!

第398章 史上最高规格会议…!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促膝长谈,陈军和雷军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陈军这边负责筹备新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挑选办公地址,完成装修和设备采购等。

    雷军这边负责和老公司对接,完成工作的交接以便于进入新公司。

    同时还要在个人能力和范围之内,帮助陈军组建新公司和完成新接项目,最主要的是物色一批优秀的人才。

    行政和公关部门的人才,陈军这边可以安排人物色。

    可互联网行业内的精英人才,要想寻找可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家新开的公司,要想招高手更是难上加难。

    由雷军去负责招就不同了。

    雷军可是金山软件的执行总裁,他在行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和地位,等于就是行走的金字招牌。

    新公司只要有了雷军做招牌,就能够打消行业精英们的顾虑。

    行业内的精英们有能力有底子,通常都不会加入新开的公司,不知根不知底,谁知道你能够撑多久。

    可如果新开的公司是雷军做老总,那情况就会完全变得不一样。

    就冲雷军这个人,就会有人愿意加入。

    所以陈军才专门把招人,这个重大的任务交给了雷军,让他去发挥自己的人脉,争取给新公司拉一帮高手来撑场子。

    陈军和雷军为了新公司分工合作,接下来两人就有的忙了。

    雷军回去会怎么操作,陈军不知道,这也不需要他关心,过程陈军不需要指导,他只要拿到结果。

    反正陈军自己要做的事情,绝对比雷军还要多得多。

    首先陈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自家老爷子,毕竟还要老爷子出钱出力,陈军纯粹就是个中间人,开公司什么的他压根就狗屁不懂。

    陈振华接到陈军打过来的电话,开口就是要开一家新的科技企业,事情来的过于突然还真让他很意外。

    毕竟“大江”公司现在很烧钱,却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现在又要办一家新的公司,且前期加后期投资超过四千万,对于陈氏集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要不是听了陈军之前的预言,陈氏集团赶上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红利,着实是赚了不少的钱。

    陈军现在张口就要四千万,陈振华还真就拿不出来。

    如今靠着陈军赚了好几个亿的利润,并且现在每个月的利润都在迅猛增长,每个月的利润都过亿。

    陈振华兜里有钱,底气更足,对陈军的突然决定,也敢毫不犹豫支持。

    本着哪怕这四千万给陈军,最后亏的裤子都剩不下,就当是回报陈军的预言,不抱赚钱希望的想法。

    陈振华在大概听了陈军的思路后,当场回复陈军给他一个星期准备。

    不问理由,不给压力,毫不犹豫支持。

    陈振华这份对儿子无条件的爱,让陈军打心眼里感到温暖和开心,为拥有这样一个家庭而感到欣慰。

    在陈振华准备的这一个星期里,陈军基本都呆在中关村的酒店。

    每天过的日子。

    那叫一个潇洒快活了得。

    每天基本就是和廖秋雪“私混”,两人的感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牵手已经成为了约会的常态。

    甚至都已经升级到了拥抱,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体温。

    估计以这个速度持续下去,过不了多久就能尝一尝咸淡,要是陈军自己想的话,吃上海鲜也不是不可能。

    偶尔打电话给父亲陈振华,问一问公司筹备的进度,交代一下相关的细节问题。

    还会打电话回营里和团里,询问合成旅的正式命令什么时候下来,有没有听到某些内部的消息等等。

    剩下的就是和雷军沟通,有关于新公司的各种事情。

    陈军盯上的严援朝和朱崇君等四人,原本陈军是想要雷军在中间搭线,他亲自去邀请他们加入开发团队。

    现在已经准备和雷军合伙开公司,那就没必要再去邀请他们加入开发团队。

    陈军觉得干脆去邀请他们,加入到即将创立的小米科技公司,让他们变成员工,比邀请加入团队更好。

    当然。

    如果雷军出面邀请他们四个,没有办法把他们给拉拢过来。

    陈军还准备了个绝招。

    那就是让他们四个成为联合创始人,签合同等以后公司上市之后,可以给他们四个人一定的股份。

    如果他们四个真有长远眼光,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要是这都吸引不到,那也就只能算了。

    虽然现在国内的程序员大佬,全部加起来也就那么些,和国外根本没法相比,但能用的人才还是不少的。

    陈军相信只要自己舍得给钱,挖一批大佬肯定没什么问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

    老爷子陈振华的办事效率很不错,说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钱和人都准备到位,并且赶到了首都和陈军会面。

    钱在专门的账户里已经存好,派了专业的团队来帮陈军开公司。

    硬件都已到位,效率就更快了。

    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陈军就在超过一半公司跑路,有着大量的优质场地,且租金很合适的中关村创业大楼中,租下了一处数百平方的场地。

    然后就把雷军给叫了过来做参谋,由专业的团队来做统筹规划,把这片场地装修成最理想的样子。

    陈军和雷军只负责提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想法给说出来。

    至于怎么把想法给变成现实,该去哪里找合适的施工队,又怎么去出设计图什么的,都由陈振华派来的团队负责。

    有团队来负责整体处理,确实是帮了陈军的大忙。

    毕竟搞部队是陈军的拿手绝活,不管是合成部队还是基层部队都能搞得转,可开公司他是真的纯小白。

    雷军倒是在这方面有足够经验,所以意见和想法基本是他在提。

    本着自己本来也对这方面不熟,就是纯粹当个中介,陈军干脆就做起了甩手掌柜,直接让雷军和团队对接。

    陈军如今正处于热恋之中,脱身出来还准备想点办法,搞点什么浪漫的事情,和廖秋雪更进一步。

    结果第二天就接到高首长电话,让陈军明天和他去一趟战区驻地。

    事情就一件,难度还挺高。

    那就是让陈军参加研讨会,针对于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开发,组织专人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执行。

    陈军作为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开发方案的设计者。

    只有陈军参加了这场研讨会,才能把数字化指挥系统给说到透彻,让大家都能根据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

    陈军为了指挥系统布局这么大,都让家里投资几千万开了新公司。

    对系统的开发,那是势在必得。

    所以陈军没有任何的怯场,决定趁着这个机会,用领先二十年的思想和眼界,好好给战区的首长们上上课。

    第二天在大门口和高首长汇合,就被带到了一间不是很大的会议室。

    会议室中间是一个大圆桌,大圆桌的两侧摆着三排椅子,大首长们坐在圆桌上,其他的人坐在后面的椅子。

    一眼看过去圆桌上,坐在后排椅子上的军衔也不低。

    全部都是上校,绝大多数是大校。

    陈军刚好够起步的军衔级别,正常来说应该坐在最后面的第三排,在这场研讨会上只能戴耳朵。

    也就是没有机会出来发言,只能坐在那里听大家说。

    最多就是最后会议结束之后,能够写一份自己的研讨会议报告交上去,首长们可能会翻到他的报告看一眼。

    然而陈军并不是正常的身份,他可是这次研讨会的主角之一。

    也非常有逼格的被分在了第一排的座位坐着。

    说实话。

    一间房里,如此高规格的会议,陈军还真是人生的首次。

    哪怕陈军见多识广上过大场面,看到肩膀上全是金光闪闪,都不由的心中一紧。

    不敢有丝毫大意!

    主持这场会议的是战区三大头之一——联合作战参谋部的参谋长,足以可见战区对指挥系统的重视。

    首长们简单的开场表明会议主题,接下来会议便直接走研讨程序。

    一群陈军不认识的首长陆续发言,围绕的核心都是如今我军的指挥体系,大部分对指挥体系的升级持质疑态度。

    数字化指挥系统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太过于超前。

    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坐在这里的军衔都很高,代表着他们的年龄都挺大,大部分人早就已经过了,快速接收新鲜事物的年龄。

    用电台步话机指挥了一辈子,一样打了很多胜仗的首长们来说。

    花那么多钱去搞个什么指挥系统,而且还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装到机器里,用的时候还得通过机器来用。

    完全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最麻烦的是还得整个部队的装备,都围绕这一套指挥系统来布置,注定了会有大量的问题要解决。

    目前国内的军用设备不仅型号很多,而且还是国外和国内混搭使用。

    兼容性本就是个大问题。

    你还要把一整个旅全搞到一起,让成百上千的设备装备全部整合运行,简直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既然搞起来那么的复杂又费钱,且合成旅本就是战区的一次冒险,很多方面注定了会不成熟。

    后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逐渐的对其进行完善。

    这个过程本就耗时耗力。

    在本就已经如此耗时耗力的情况下,还要搞一套听都没有听过,搞起来会非常复杂麻烦指挥系统。

    那不等于就是麻烦上加麻烦,合成旅搞不好会变成一团糟。

    这风险实在太大!

    年纪大了偏向于保守的首长们,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件事,从常理来说也确实是想得通。

    然而合成旅本就是打破常规的存在,信息化改革更是在向时代妥协。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保守并不是上策,反而会导致延误战机,唯有拼尽全力冲刺,才能在未来博得一片天地。

    极少部分持支持态度的首长,他们的想法正是如此。

    高首长就是支持的代表之一!

    也是高首长向参谋长极力推荐,才有了这次研讨会特邀陈军过来,在这里亲口讲述数字化指挥系统的机会。

    研讨会前面进行了一个小时,很多首长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局面还是那样。

    反对和支持的人基本对半,剩下约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持怀疑的态度。

    而这就是高首长叫陈军过来的原因,他希望陈军能够通过他的发言,能够把还在持怀疑态度的拉拢过来。

    这样一来支持的人就能过半,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开发大概率能通过。

    主持研讨会的参谋长见此情况,简单的对现场做了概括之后,接下来就引出了陈军,并介绍了身份。

    最后当场只是陈军起身,向大家详细讲述数字化指挥系统。

    之前陈军坐在那里,还不是那么显眼。

    如今他站起来面向大家,立刻便引起了全场的轰动。

    参加研讨会的都是高级军官,上了浆星的起码都是五十岁往上,哪怕最年轻的上校年纪都已经接近四十。

    而陈军身材虽然很高大魁梧,但年龄谁都能看出来并不大。

    甚至可以说非常年轻。

    在一堆四十、五十、六十往上的中年和老年人中,冒出来个只有二十多的年轻人,确实是有点过于惹眼。

    就像是黑夜中的大灯泡,站在那就发出了刺眼的光。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无比年轻,肩膀上却扛着上校军衔的年轻小伙子,竟然还是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倡导者。

    这怎能不让现场众人“惊愕”!!

    被几十双眼睛火辣辣的盯着,仿佛要把他浑身每一处都看透,换了个人还真受不了,恐怕会紧张到说话结巴。

    好在陈军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眼前这个场面虽然规格很大,但还不足以影响到他的心境。

    迎着首长们看过来的疑惑、惊讶、怀疑和好奇的各种目光,陈军神态不卑不亢,开始科普数字化指挥系统。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