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倭人……难道就不能全部图图了?”
李明嘴里刚嘀咕开来,立刻招来二位首相的连声反对。
“不不不,陛下您疑似有点太极端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在琢磨……”李明一边思索着,一边歉意地摸摸脑袋。
“况且人也确实杀不完吧,就像蝗虫灾害一样,虽然能一脚踩死一片,但要全部杀掉,却是基本不可能的,哈哈哈~”
“呵呵呵……”两位老臣附和着笑笑,不知道为什么向来对异族包容的李明陛下,却唯独对族灭倭人这么耿耿于怀。
虽然是半开玩笑,但如何处置岛上剩余的倭人,确实是一个挺棘手的问题。
都鲨了疑似有点极端了,而且不具备可行性。
留在倭岛也不行。
因为把那些“五毒”丢在倭岛这个与世隔绝的毒虫罐里,迟早会炼出最毒的蛊虫。
所以,这个问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经典的蛮族治理问题——
中原王朝也许能暂时把蛮族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却难以阻止蛮族反复不断地骚扰。
因为相比蛮荒之地的蛮人,土地本身的问题更大。
由于生产力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就算把纯血华夏人移民过去,出不了一代人就会很快蛮族化。
所谓“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所以,只要让那个地方不长人,不就能预防那个地方的灾害了么。”
李明一拍脑门道。
“既然倭人不能留在倭岛,也不能把他们全部扔进海里。
“那就把他们全部都迁徙到大陆上吧。”
什么?把那群倭人都放进大明?
这实在是……
太合理啦。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没有意见。
因为迁徙人口也是中原王朝的传统艺能了。
也就在几年前,李明陛下的老爹李世民陛下,还刚把突厥残部给迁徙到大河以南种田呢。
咱大明商会会长执失步真就曾属于这一支突厥人。
“嗯,陛下英明。”长孙无忌抚摸着下巴,照例吹捧一嘴。
“那陛下准备将他们安置在哪儿呢?
“臣有一个主意,可以将倭人迁徙到西南。
“南蛮骚扰不断,属实可恶,而那里太热,汉人不多。
“正好把倭人送过去实边。”
房玄龄摸着胡子补充道:
“西域漠北也是一个不错的流放之地。
“新突厥残部受‘新’长生天教的影响,部族逐步糜烂,正好空出了位置。
“可以让倭人移民过去,屯垦戍边。”
一个热死人的南疆和一个冻死人的北疆,两位首相也确实没有把倭人当人看。
不过在听取了他俩的意见以后,李明倒是自有打算。
“西域可以弄一点,南疆也可以弄一点……
“然后中原、关中、辽东、江南,都可以弄一点。”
李明对着地图画了画,后来又用笔一抹。
“不用这么麻烦,抓阄吧。
“每个州都均摊一点,雨露均沾。倭人被发配到哪里,全凭运气。”
哦?
长孙无忌对这番安排感到不解:
“陛下,西域南疆都是大明人鲜少愿意踏足的艰苦蛮荒之地。
“让倭人过去充实人口,巩固边防,不是正好吗?”
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倭人这么优质的填线宝宝,不拿去填补边疆的战线,实在是太浪费了。
房玄龄却是没有急着应和,却是摸着胡子思考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瞥了瞥李明陛下,缓缓道:
“恐怕,陛下是不信任倭人吧?”
李明嘴角一勾:
“知我者,莫过于相父也。
“将倭人集中在一地,尤其还是鞭长莫及、难以管束的边疆之地。
“那岂不是相当于,送给他们一块土地,天高皇帝远,让他们独立出去吗?”
这么一说,长孙无忌就懂了。
“所以,把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处,让他们无法互相串联,团结起来对抗我们。”
李明缓缓道。
“到最后,血脉彻底融入华夏,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有倭人了。
“而这,便是彻底清除倭人这个民族的方法。”
其实不仅仅是倭人。
对于其他异族,李明也都是用“融合”这种方法,使之彻底丧失独立民族性,逐渐成为华夏的一份子。
突厥、鲜卑、扶余、靺鞨……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可以获得和汉人一模一样的待遇——
大家都变成汉人了,可不就没有歧视和分裂了吗?
毕竟神皇陛下也不是什么感情泛滥的圣母,对异族的警惕性一直很高。
人人平等的心思没有,但是接着人人平等的名头搞慢性种族灭绝的心思是有的,而且很大。
倭人固然讨厌。
不过在斩首了暴走的天皇及其高层以后。
其平民仍然不失为温驯的模范臣民,可以很容易地纳入统治的。
这个从众的农耕民族,甚至可能比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更服管教。
前提是,把他们运出养蛊的倭岛,分散在大陆的各处,让他们无法形成独立封闭的小圈子。
在华夏文明强大的同化作用下,像羌人、羯人那样,消融在文明的洪流之中。
“所以,对倭人的平民就按此法办理。”
李明起身,背着手说道。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立即认真地拿起纸笔,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
“平民装船,运回大明,均匀地在沿海各个港口卸货,在港区暂居。
“同时,根据全国各道州县的人口密度分布,按相同比例将这些倭人发配至各个地方。”
说的好像是货物一般。
而两人也注意到,陛下没有使用诸如“尽量”、“最好”这类减轻程度的用词。
言外之意就是,不论愿不愿意,只要是活着的倭人,就得被装运回大陆。
而能够获准留在故土的,就只有死倭人了。
长孙无忌问道:
“要将他们打入贱籍,编入奴婢吗?”
李明顿了顿,略一思考,摇头道:
“不可。大明现在已经没有贱籍了,如果给倭人单列出来,岂不是给他们搞特殊化,变相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性?
“就让他们和其他大明子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直到他们的民族特征被完全磨灭,彻底成为与汉民无异的哈民为止。”
长孙无忌觉得很有道理,重重地点头。
李明继续说道:
“发配下乡的倭人,就地编入各个生产队进行耕种。
“土地不够的,就让他们去开垦荒地,准许他们在自己开垦的荒地上耕种。
“至于发配进城的倭人,由衙门先行安排紧缺的体力劳动。男倭从脚夫苦力做起,女倭从织布洒扫做起。有手艺的,也可以进厂当工匠。
“不限制职业,不限制通婚。这些倭人个体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全凭各自的造化和本事。
“只要到最后,‘倭’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消失,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这是极为聪明的统治策略。
兵不血刃、悄无声息的,就让一个隐患的敌对民族消失了。
不但不花钱,反而还能增加全社会的劳动力——
在生产力底下的农业社会,还没有“生产过剩”这种奢侈的烦恼,劳动力一直都是宝贵的财富。
把“别人”变成“自己人”,这才是顶级的治理蛮族之术啊。
“陛下英明!”
长孙无忌不禁赞叹,这次是发自内心的。
房玄龄思索了一会儿,问:
“职业出路没有限制,那么倭人也能当官吗?”
这问题问得刁钻,让李明都噎住了。
理论上,既然职业百无禁忌,那么倭人自然也是可以当公务员的。
可是,那帮岛民能治理得好大陆吗?只怕比突厥、鲜卑这些蛮夷更差。
毕竟游牧民族野是野了点,但好歹也是大陆的本地爷。
“如果倭人之中,确实有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那……也未尝不可……”
李明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语气不是很确定。
本来是来整治倭人的,结果却让倭人来我大明当官老爷了。
这能忍?
就算老百姓能忍,他李明的心里也膈应啊。
“所以,还是得给他们这类人分一个三六九等,不能把所有职业都向他们放开了。
“除了在衙门担任官职以外,一些体面的活计,譬如士兵、掌柜之类,也得对倭人限制。”
房玄龄这么说着。
长孙无忌便提出异议了:
“陛下刚才都说了,不能对倭人区别对待,不能让他们有‘与众不同’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民族不一样。
“可是房相,你这么做,不就和陛下的思路背道而驰了吗?”
房玄龄把僵硬的嘴角咧起,微微一笑:
“这里才是奥秘的所在。
“让倭人的血脉当官也不是不行,但是他们本人不行,必须是他们的后代。
“而且不能是倭人与倭人之间的后代,而应该是倭人与汉人通婚以后诞下的子嗣。”
哦?
这个主意,不仅让长孙无忌眉头一挑。
连李明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了。
“反正不论男女,汉人的子嗣统一是汉人。
“汉人当官,总没有问题吧?”
房玄龄的笑容扩大。
长孙无忌一拍脑门:
“妙啊,妙啊!
“以利益诱使倭人主动通婚,这确实是高招啊!”
用一点胡萝卜诱惑倭人忘本。
房首相真是太坏了,我喜欢!
而李明则想到了更深一层。
是啊,房相倒是提醒我了。
凭什么让倭人享有大明子民享有的大部分权利利益?
难道倭人还有上门桶蘸价值吗?
不但对咱国内亿万勤勤恳恳的自己人来说不公平。
而且得来太轻松,倭人也不会珍惜这个“荣誉大明人”的身份。
人类就是这样,对最珍贵的东西视若无睹,只有得不到的才知道珍惜。
参考现代某些漂亮国对润人的规训。
“所以,一些权益不是倭人生来就有的,譬如拥有土地的权利、经商的权利、购房的权利、读书的权利……
“他们必须向华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对他们相应放开一些权益。
“一些汉人天生就具有的权益。”
李明搓起了手,活像一位习惯PUA下属的无良老板。
而作为老板,那自然是有一门独家法宝的。
那就是KPI考核。
“房相父,请你负责建立一套积分制度,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规定一个倭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创造了多少财富,就可以对他相应开放一定的权益。
“譬如种田种得好,可以建屋购房;见义勇为者,可以在衙门担任职务,等等。
“相应的,如果他们作奸犯科、触犯法律法规和公俗良序,甚至于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学好汉文、在公共场合说胡儿语,就相应扣除积分。”
房玄龄立答:
“臣领命。”
李明又转向另一位首相。
“国舅,请你统筹做好人口登记工作,给每一个倭人都创立一份档案,由所在地的衙门负责考核他们每一个人的积分。”
长孙无忌一拱手:
“臣遵旨。”
两人几乎同时把头一低,便开始刷刷书写了起来。
呼……李明呼出一口气。
如此一来,不管是未来的倭人、还是现在的倭人,都被这套制度安排得明明白白。
从岛上渡来的倭人,相当于一出生就欠了大明一身的“考核积分”,必须用一生来还债。
对于自己辛辛苦苦才换得的“公民权利”碎片,他们必然是格外珍惜,当好模范大明人,不敢造次。
否则,前面付出的沉没成本就真的沉没了。
虽然很反逻辑、但是很符合二十一世纪某大洋彼岸移民大国实践的是。
这种“考核公民法”,可比一登陆就赋予他们和大明公民完全一样的权利、乃至于还反向优待他们,更能增强他们的服从性和归属感。
参考润人。
而至于未来的倭人。
一旦和华夏民族混血,就自动变成了汉民。连倭人都不是,就更无所谓倭人问题了。
标本兼治。
“行,接下来便按此办理,让李世绩将倭人装船运过来吧。”
李明吩咐着,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
“哦对了,还有一点差点忘记交代了。
“以上政策,只限于倭人平民。
“至于那些与我大明刀刃相向过的倭兵战俘……”
他伸出了右手,大拇指朝下。
“则不在此列。”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