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捷报!”
雨滴淅淅沥沥下着,枢密郎冒雨急走,在廊道、台阁里穿梭。沿途吏员见其奔走,无不投以好奇目光,或与身侧友人交头接耳,猜测东南战事进展。
“司马仲达!”
好事者从背后喊住枢密郎姓名,枢密郎闻声听见之时,竟在身子不动的同时,将头先转过去,如同狼顾来人。
“是何捷报?”好事者问道。
司马懿答道:“东南捷报,征南大将军于柴桑大破曹军,战虏达超两万人,斩曹洪、周瑜首级,今已送至长安。”
说着,司马懿微微作揖,以军务在身为由,急向中堂走去。
得知柴桑大捷,好事者大为欣喜,得意归堂欲向同僚分享喜事。
“荀使君,东南捷报送至。”
荀攸抬头看向雨水打湿帽冠的司马懿,问道:“不知文远将军破周瑜,亦或是公明将军破曹操?”
“文远将军大破曹军,斩周瑜、曹洪二将,今首级已送至长安!”司马懿奉上军报,说道。
荀攸拆印泥浏览,见到捷报内容时,脸上不禁浮出笑容,说道:“陛下候此消息久矣,我今速将消息报于陛下!”
说着,荀攸打量司马懿几眼,沉吟说道:“仲达随我一同面见陛下!”
“遵命!”
司马懿强忍欣喜,说道。
作为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所享受的政治资源远超众人。在二十岁时,司马防大寿,杨俊、赵咨、崔琰等河内、河北士人齐至司马朗府上为司马防庆贺,彼时司马懿尚未出仕,但在司马朗的引荐下,司马懿便认识了唐朝上卿。
后来几年,司马懿虽未入仕,但因有司马氏的扶持,名声渐起。如崔琰欣赏司马懿,为此给与司马懿非常高的评价,言司马懿刚断英特,聪亮超群,非司马朗所能比。
张虞以长安为都时,司马懿名震京畿,其才略几为俊杰之首。直到诸葛亮北上长安,凭个人文韬武略盖过司马懿一头。
然司马懿虽名声显赫,才略深受诸卿欣赏,但在仕途上的发展却比不过开挂般的诸葛亮。诸葛亮简在帝心,一年为侍郎,二年为侍中,三年任河北漕运使,五年迁任荆州刺史。
而反观司马懿仕途,比诸葛亮晚为官两年,通过科举达标考试入仕。在三年时间中方从尚书郎迁至枢密院为郎中,这让司马懿颇是羡慕诸葛亮。
眼下有机会拜见陛下,司马懿必须抓住机会。毕竟在中央任职,升迁太慢了,唯有在地方建功,或能有机会回到中央,出任各部门一把手。
司马懿亦步亦趋,紧随荀攸身后。经侍从通报,二人得以面见张虞。
今下,张虞悠闲半躺在木榻上,手里握着书籍通读。
“陛下,东南捷报送至枢密院。”
张虞没有注意到司马懿,招手示意荀攸上榻,笑道:“不急,今蜀中新茶新至,先与朕品上一品。”
“诺!”
婢女将茶水倒在茶盏中,递与荀攸品尝。
汉代的茶叶用来煮,而张虞不习惯饮用,便让宫人将茶叶先炒,再用来泡茶。随着张虞品尝久了,炒茶之风渐渐风靡于官宦上士之家。
“初涩后甘,茶中极品!”荀攸微沾茶水,细品茶水滋味,评价道。
“喜欢便好!”
张虞笑道:“为荀卿包上一袋,稍后记得带走!”
“谢陛下爱护!”
“朕闻卿子在太学就读,不知近来如何?”张虞问道。
荀攸说道:“谢陛下惦记,犬子学业稀松,勉勉在太学得一中等。”
张虞笑道:“太学中聚天下俊杰,卿子能得一中,可见已是不俗。后续由卿授计教诲,纵不及卿,但亦不坠父辈英名。”
“仆当好好教授犬子。”荀攸道。
“嗯!”
自地方向皇宫上贡以来,张虞如尝得好滋味之物,时常会赏赐一些给属下,其数量谈不上多,但却是表达亲近之举。用小物以来笼络属下,且嘘寒问暖,算是张虞得人心的手段之一。
而因张虞时常赏赐属下,诸卿们暗中偶尔会有攀比。如聚会时,张虞所赐贡品,便是成为诸卿夸耀之资本,显示自己受张虞器重,及君臣关系深厚的象征。
司马懿站在下头,见荀攸深受张虞礼遇,心中颇是羡慕,暗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荀攸这般人物。
“君可饮之!”
侍女不忘司马懿,在张虞的默认下,递上一茶盏于司马懿。而司马懿暗暗记下君臣所说内容,准备让族人至蜀中寻茶,以便每日品鉴,为日后有机会面圣打个好基础。
司马懿功利之心,张虞并不晓得,寻了个机会,问道:“东南军情何如?”
“禀陛下,文远将军斩周瑜、曹洪二将,杀俘超两万余众。今因粮草不济而在彭泽休养,并分兵招降鄱阳、豫章、庐陵三郡。”
荀攸整理思绪,说道:“柴桑三万曹军覆没,仅曹操麾下精兵,其东西受围,曹操离败亡不远矣。而文远将军欲尽快平息兵事,特遣使招降曹操,暂不知情况,需观后续军情。”
“文远进退有序,不急于建功,值得称赞!”张虞点评道。
荀攸说道:“曹操若降,江东则是归一;而若曹操不降,必行困兽之斗。今还需让南征诸将留意。”
张虞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可有交岭消息?”
“未有!”
荀攸摇头说道:“我军初下荆州,交岭地理闭塞,且距我长安遥远,欲等到交岭消息,恐要至下半年。”
“好!”
张虞说道:“江东若下,交岭则需一鼓作气收复,不可任由士氏自治州郡。”
“遵命!”
在君臣交谈之际,宦官忽而趋步入殿,见君臣交谈,遂向司马懿嘀咕了一番,留下新至的书信。
闻言,司马懿神情微敛,抽空奉上奏疏,说道:“禀陛下、枢密使,东南又有新军报至,事关劝降曹操之事。”
张虞瞧了眼司马懿,伸手拆开奏疏,便见张辽在疏中气愤所写内容,曹操冥顽不灵,不仅拒绝劝降,还杀了劝降的使者,今退守金陵城,欲凭险要以据敌。
张虞将奏疏交于荀攸,摇头冷笑说:“曹操负隅顽抗,今先杀使者,再退守金陵。若破金陵,当诛曹操三族,以为威慑之用。”
作为马上皇帝,张虞可不止仁德一面,同样有残酷一面。之前唐军违背军纪掠淮阴,麹义上疏请罪,张虞不仅没有治罪,而是下令特赦,并安抚麹义。
至于为何特赦?
其道理很简单,程昱老匹夫不当人,其守城以来对唐军造成大量伤亡。后续唐军破城,不可能说没有任何脾气,今集体骚乱,作出大掠淮阴之事,张虞选择默认,并专门颁布特赦唐军掠淮阴的诏令。
荀攸通读奏疏,深思说道:“陛下,曹操之所以负隅顽抗,以臣之见,无非欲凭金陵山水之险,及夏时雨水洪涝耗我。我军兵将多北人,兵马多达二十来万,故久围金陵之下,恐会因水土不服而生波澜。”
“公达何意?”张虞问道。
荀攸沉吟少许,说道:“曹操自守金陵,内必囤积重粮,我军欲破不易,恐会有累月之久。二十万大军月用粮草不下四十万石,三月需一百二十石。故以臣之见,曹操既欲凭金陵自守,那么我军不如裁撤北人,留十万之众围金陵。”
“嗯!”
张虞若有所思,说道:“公达之策有理,曹操若困于金陵,外无一郡之地,若连发众兵,粮辎重耗费巨大。而今以十万之众围金陵,既能省粮草辎重便于久持,又能让北人兵卒归乡以避疫病。”
说着,张虞看向赵咨,说道:“卿代朕拟诏,由朕盖印之后,由~”
张虞目光停到司马懿身上,说道:“你是何名字?”
“河内司马懿,司马仲达!”
“好!”
张虞微顿了下,干脆说道:“由你持诏书南下,向张、郦、徐三将传达朕意!”
“懿领命!”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