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但蕃人士卒的勇猛只敢对监军督战的那些人,不敢对秦人,他们有胆拼杀监军督战他们的人,却不敢跟秦人拼命。
对秦人的畏惧已深深烙入他们心里。
秦人太恐怖了,简直不是人!
即便他们冲过去拼命,也没有半点拼赢的机会,只会像那些死掉的同族那样莫名其妙死去。
拼命也得找一个是人的对象,像秦人这种非人怪物,他们与之拼命,拼不掉秦人,只会将自己拼掉。
在杀掉阻拦他们逃跑的人后,蕃人士卒毫不犹豫地继续逃跑,连回头看上一眼也不敢,唯恐看了一眼,便会被秦人追上杀死。
若他们回头看,会发现秦人根本就没有追来,依旧安分地缩守在水寨中,没一点要追出来的迹象。
尽管凭借火枪的威力,打了蕃人士卒一个措手不及,但此番过来的秦军兵力太少,最好是见好就收,不要追杀。
拿着火枪追杀蕃人士卒,一路追到最后不知道会是谁杀谁。
稳妥起见,蒙恬下令如果打退敌军进攻,不得追击。
蒙恬还下了条命令,若没能击败敌军,当放弃水寨,迅速撤离回战舰。
幸亏依靠火枪的威力,以及蕃人士卒对火枪的不理解,很多蕃人士卒以为秦人是施展了某种法术毙杀了他们同族,让他们觉得秦人非人,不可与之敌对,才自行溃败。
要是他们敢不畏生死地向前冲,该败的便是大秦一方了。
但在这个时代,诸多部族还处在野蛮愚昧中,封建迷信盛行,遇到所不能理解的事,常会归于神灵。
而神灵,是他们能对抗的?
我打掌握了神灵法术的秦人,真的假的?
若蕃人士卒冲得再近一些,看得再清楚一些,会发现在阵地后的秦人是拿着一根根棍子在攻击他们,每根棍子喷出一点火光后,便会有一名同族倒下,正是那些棍子杀了同族,并非神灵手段。
且秦人用棍子发出火光也是分批次的,一队秦人手里的棍子发出过火光后,便会退到后方,换下一队秦人上前接替,以此循环往复。
他们只要不畏牺牲的向前,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有机会能冲破这种循环射击。
可惜蕃人士卒本就不愿来和秦人交战,没有这种不畏牺牲的战斗意志,在看到同族被莫名其妙弄死后,心生恐惧,遂向后逃跑。
旗舰上,蒙恬看着蕃人士卒向后逃,并和监军督战的那些人火并,笑道:“此战过后,流求岛已是大秦掌中之物!”
蕃人不会再有胆量和士气与大秦开战,且经此一战后,蕃人不会再为流求岛上的六国旧贵所用,而失去了蕃人这股力量,岛上的六国旧贵也就掀起不了多少风浪。
就算蕃人愿意继续给六国旧贵当奴隶,六国旧贵们也不敢用。
蕃人士卒敢为了逃命杀他们派去监军督战的人,那会不会之后再背叛,将屠刀架到他们脖子上?
蕃人士卒也害怕六国旧贵秋后算账,将他们处以极刑。
两方会彼此提防,甚至厮杀起来!
望着蕃人士卒逃去的方向,蒙恬突然觉得这是个机会,若是错过,很难再得,他快速衡量判断,最终认为要把握住此机会。
蒙恬下令道:“传本将令,镇国号同安邦号向甲目标地航行,奋武号同济世号向乙目标地航行……若发现敌方舰船,将之摧毁!”
六国旧贵出动蕃人大军,落得个大败,根据蒙恬对六国旧贵们的了解,其等收到消息后的反应必然是:逃,赶紧逃,流求岛已经不安全了,他们要离开,逃往没有秦人的安全地!
蒙恬想的是在这些六国旧贵得到消息前,先一步摧毁他们的舰船,使他们不能逃离流求岛,只能在岛上和蕃人进行真人吃鸡。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将有机会剿灭流求岛上的六国旧贵势力。
但这计划也有风险,需抢在六国旧贵得到战报跑路前,便需要战舰在夜间航行,去抢得先机。
如果是以前的大秦水军,蒙恬不会下这种命令,可现在的大秦海军不同于以往的大秦水军,舰船更优良,装备更好,士卒素质也更高,使他设想的夜间突袭有不小的成功可能。
蒙恬下完令,又不充了一句:“告知所有舰长,务必谨慎小心,任务可以不完成,优先保证战舰和士兵的安全,你们才是帝国真正的财富,比那些六国贵族重要得多!”
不久后,数艘战舰从水寨出发,在太阳的余晖中,分别朝南方航去。
“甲目标地”、“乙目标地”,都是蒙恬等人所分析出的六国旧贵可能作为港口,停泊船只的所在。
分析错了也没啥关系,可要是真找到了,将六国旧贵用来逃跑的船只摧毁,其等短时间没法造出渡海之船,便只能继续留在岛上。
而只要六国旧贵继续留在流求岛,都不用大秦动手,岛上的蕃人便可能将其等消灭。
即使蕃人未能消灭六国旧贵,双方之间的厮杀,也会让两方付出沉重的代价,利于大秦今后拿下、治理流求。
蒙恬心里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他看着流求岛,这座在后世华夏还未收回的岛屿,很快便会落入大秦掌控!
但大秦不只要拿下流求岛一个,还有那琼州岛,更多的海外之地。
大秦不会让其他国家对大秦形成岛链进行封锁,只有大秦能对他国形成岛链!
另一边,逃跑的蕃人士卒在逃进林中,远离了水寨后,随着恐慌慢慢散去,他们的理智逐渐恢复,反应过来: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不仅临阵当了逃兵,还将监军督战他们的人给杀了。
一想到他们干的事儿,许多蕃人士卒便感到后悔、担忧,他们杀了监军督战的人,肯定会被那些人责罚,不仅自己得死,只怕亲人也得性命不保。
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回头路,必须想办法应付此事。
由于杀死监军督战的人,在那些六国人眼中他们已经背叛,即使他们愿意重新投靠六国人,成为六国人的奴隶,也肯定会被处罚,而六国人对他们的处罚……
想到六国人用的那些酷刑,一众蕃人士卒便在心里摇头,绝对不能重新投靠六国人!
既然不能投靠六国人,那就只能继续和六国人为敌,反正他们都已经杀了监军督战的那些六国人,再多杀一些也无妨,还更好。
他们的亲人还在六国人那被当作人质,杀了六国人,还能救出亲人,而现在也是一个好时机。
那些监军督战的人被他们杀了,还没人回去给寨子里的六国人通风报信,只要他们人不停脚,快速赶回寨城,趁六国人还不知情,发动突袭,定能得手。
等杀了那些六国人,救出亲人后,他们便拿着六国人的人头去向秦人请罪。
虽说秦人杀了他们不少人,但蕃人士卒对秦人不仅没多少仇恨,反而相当敬畏,况且秦人原本也和他们没啥仇怨,都是因为六国人从中作祟。
只要他们将六国人的人头奉上,再表示愿意臣服,秦人很可能会接受。
至于臣服秦人后要被秦人使唤,蕃人士卒不太在意,他们本就在被六国人使唤奴役,能被比六国人更强大的秦人使唤,没啥不可。
在一些回过味、机智的蕃人士卒带领下,众多蕃人士卒向着寨城急行军,他们要抓紧时间赶回去,打寨城中的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等这些蕃人士卒火急火燎赶回寨城,还未入寨,在寨城外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平日里,在望楼和箭楼上驻守的六国人士兵已不见了踪影,那些六国人为了保障他们自己的安危,望楼和箭楼可时刻士卒驻守。
整座寨城静悄悄的,平时的寨城纵使在深夜,也不会有这么安静。
此刻,不仅安静得吓人,还有一股极重的血腥味从寨城内传来。
寨城的大门也大大敞开着,这同样是在平日很难出现的事。
诸多蕃人士卒顿时神色大变,寨城之中必定发生了变故,死了很多人。
而在他们被派去攻打秦人后,寨城中的蕃人都是老弱妇孺,死的是谁,可想而知!
一些蕃人士卒越过敞开的大门,冲进了寨城之门,才冲进去,便看到了一具又一具倒在地上的尸体。
看到这些尸体,不祥的预感在蕃人士卒心里更甚,许多蕃人士卒朝着自己家跑去,一边跑,一边着急呼喊自己的家人。
可没人回应,只有同样在呼喊家人的其他蕃人士卒的声音。
没人回应这本身就已说明了情况,让蕃人士卒越发着急。
一名蕃人士卒回到家里,发现自家的门敞开着,父母倒在院子里,妻儿不见踪影,这名蕃人士卒冲进屋里,发现妻儿都死在了屋内。
杀他们的人似乎是为了尽快杀掉他们,没有进行折辱,很干净利落的击杀。
至于是谁杀了他们,答案也已经很明了,除了那些六国人,还能有谁?
难道还能是秦人找到了这,屠戮了寨城?
要是秦人有这能力,应该在寨城设下埋伏,将他们一并全杀了才是,为何不见秦人的埋伏?
因为这根本不是秦人干的,是那些六国人干的!
这帮畜牲不如的六国人,一边胁迫他们去跟秦人交战,一边在后方屠杀他们的亲人。
一众蕃人士卒以他们所知晓的最恶毒最肮脏的词句咒骂熊心等人,对熊心等人生出无比的仇恨!
但在仇恨之余,他们也实在想不通那些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么做除了会让他们仇恨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蕃人士卒不知道熊心等人早就已经定下了逃跑计划,无论这一战是胜是败,都会跑。
而既然都要跑路了,蕃人于他们也就没用了,他们不可能带着这么多蕃人跑,蕃人也不会心甘情愿跟他们走。
并且,在他们离开后,流求岛上的蕃人十有八九还会为秦人所用。
不能为自己所用,反倒可能会成为秦人鹰犬,不如在离去前削弱蕃人的力量。
至于这么做会招致蕃人的仇恨,屠杀蕃人会不会有罪恶感?
他们都离开了流求岛,还用管这?蕃人不过是群低贱的奴隶,怎能算人?他们只是杀了点奴隶,又没杀人,怎会有罪恶感?
蕃人想复仇,首先得有本事离开流求岛,然后追得上他们再说!
怀着满腔的仇恨,诸多蕃人士卒自发集合到一起,不用谁来领头,所有蕃人士卒高声喊道:“复仇!”、“复仇!”、“复仇!”
声音整齐充满了仇恨,家被破,亲被屠,此仇不共戴天!
这些蕃人士卒连亲人的尸体都没收,拿上武器,与其他人迅速出了寨城,循着痕迹追了上去。
那些六国人肯定是想离岛,他们必须得抓紧时间,要抢在那些六国人离岛前,将其等给拦住,完成复仇。
否则等六国人离岛,大海如此广阔,想再找到六国人,将变得极难!
同时,他们还派出一队士卒赶往水寨,准备向秦人请求援助。
这也是考虑到以他们的力量,就算真追上拦住了那些六国人,可能也打不过,必须要借助秦人的力量。
要是那些六国人逃出了岛,就更得借助秦人的力量,只有强大的秦人才有可能找到逃跑的六国人。
只要秦人能帮助他们复仇,他们日后愿与秦人为奴,永不背叛。
与此同时,熊心等人正在侍卫的护送下朝一个方向急行军,所有还活着的六国旧贵都在此,他们正在赶往一处港口,准备从那乘船离开这座岛。
秦人来了,这岛是呆不了,必须离开,去寻找下一处没有秦人出没的安全之地。
整支队伍除了六国贵族,及他们所带的士卒外,还有些蕃人女子。
这些蕃人女子多是在寨城屠杀中有意留下的年轻蕃女。
带上这些女子,是因有女子,既可用来安抚士卒,还能增加人口。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想反攻神州,光复六国,没有人怎么行?
当然,也不是啥蕃人女子都带,只有身体健康、有些姿色的年轻蕃女才会带。
可因为要带这些蕃女,拖慢熊心等人的行军速度,使之未能到达最快。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