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另请高明?”
江弦在原地愣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你要辞职?”
“对。”范煜点点头,莫名不敢直视江弦的眼睛,视线看着一旁的空气。
他在“海马”这儿就一美工,没有正式编制,就是一打工挣钱的。
所以说出“辞职”两个字的时候,不需要经过太多的考虑,这个剧组干不成,他换个剧组接着干就是了。
在范煜看来,《编辑部的故事》这就注定是一场瞎胡闹,最后什么也搞不成,接着跟这剧组耗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还是趁早挪窝。
“真要辞?”江弦又问一句,语气当中似乎带着几分挽留。
范煜听着这话,立刻觉得江弦如今也是别无他法,居然他连一个美工都要开口挽留,那证明《编辑部的故事》这电视剧指定是完蛋了。
“江主任,我确实干不了您的活,再说了,您手底下的人,脾气也太大。”
眼瞧见范煜阴阳怪气自己,张艺谋坐不住了,“你说谁脾气大呢?你直接点名说,少在那儿玩儿这一套,头儿,您说是我脾气大么?我就看那块儿几本书没放好,让他去重新布置一下,这小子都不乐意嫌麻烦,嫌麻烦你干什么美工呢?这种人爱上哪去上哪去,您千万别管。”
“是这样么?”
江弦又转过头看范煜一眼。
“.”
范煜说不出话,张艺谋的揭发确实是事实,要说张艺谋在片场摆架子也不算,毕竟让他去布置一下场景这属于范煜工作范围内的事情。
归根结底,还是范煜不想干了,这几天一直在策划着脱身的事情,今天恰巧碰到这件事儿,干脆借着这件事儿小题大做一场,借题发挥。
“我也不请您当法官,看看今天这事儿谁对谁错了,反正我是不干了,这工作我干不下去,也不想再干。”范煜双手抱在胸前,近乎无赖模样。
“真的要走?”江弦又确认一次,“你决定好了吗?年轻人做事情不要太冲动,要好好想想事情本身.”
“您不用劝我了。”
范煜不耐烦的摆摆手,“我已经决定好了。”
“那我可要跟你说好,你如果退出,以后制作人员名单上就不会出现你的名字。”
“.”
范煜差点儿笑出声来。
一部没办法播出的电视剧,就算能登上制作人员名单又能给谁看呢?
“好,不出现就不出现。”
“绝不反悔?”
“绝不。”
“行吧。”
江弦叹一口气,似是惋惜,“那朱虹,你带他去办理一下手续吧。”
“办手续?现在么?”朱虹递过来个询问之色。
“等会也行,你不是还要和大伙儿宣布事儿么?”江弦脸色平静。
另一边,张艺谋也捕捉到了江弦脸上的惋惜,在他看来,江弦这一定是不想放弃这么个美工,所以才满脸遗憾之色。
他也理解,这段时间剧组一连走了许多位成员,现如今每再离开一个人,剧组都有可能要陷入瘫痪、甚至于说濒临解散。
或许这么一个范煜不值得被放在眼里,但是这么一个人给全剧组在士气上带来的打击绝对不容小觑。
“唉,这事儿闹得。”一旁的赵宝刚叹一口气,然后过来拍拍张艺谋的后背,“看头儿的表情,头儿肯定心里不好受,你去跟头儿好好说说这事儿吧,他这样子放在剧组其他人眼里,对咱们士气是打击。”
“嗯嗯。”
张艺谋深以为然,放下摄像机,刚朝着江弦走了没几步,就看见朱虹忽然拍了三下手掌。
“同志们,我过来给大家通知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
面对这突来的变故,张艺谋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好消息?”
“咱们《编辑部的故事》已经被央视买下来了前三集的播放权,用不了多久,咱们《编辑部的故事》的前三集,就会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了。”
“轰!”
这消息就好像一颗大石头猛地砸入平静的湖面,一下儿惊起万道波澜。
“央视?!黄金时段?!”
张艺谋先是难以置信地盯着朱虹的脸,仿佛要从她表情里找出一丝玩笑的痕迹,随即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咧开,最终化为了一个标志性的、牙花子都露出来的大大笑容。
“真真成了?!”激动之下,一时竟组织不起别的词句。
坐在角落正犯懒的葛尤,也“噌”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差点被脚下的凳子绊个趔趄,“我的妈呀!”他脱口而出,“朱老师,您再说一遍?真是央视?”
“不是说不能播么?”
刘蓓也目瞪口呆的看着朱虹,“之前说不能播,我都没敢和我家里说,怎么忽然又行了?”
“是啊是啊。”
“真的假的啊朱虹老师?确定在央视么?”
“天呐!”
“不是在做梦吧?”类似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片场最年长的两位演员,饰演陈主编的吕齐和饰演刘书友的张瞳,俩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激动和欣慰,嘴唇哆嗦着,一时也说不出话,只是用力地点头,反复念叨:“太好了!太好了!”
这段时间,《编辑部的故事》全剧组的成员都压抑太久了,因为不能播出的事情,就连拍戏时候都提不起精神。
广电的禁播,始终是悬在所有人心上的一块儿石头。
然而现在,朱虹这话一说出口,全剧组一个个瞬间像注入兴奋剂似的,脸上绽放出狂喜的光彩,有的使劲互相拍打肩膀,有的兴奋地在原地蹦跳。
无论导演、演员、编剧、美工还是场务,这一刻,巨大的成就感牢牢地将所有人绑在了一起,这是一个团队期盼已久的目标,而今终于达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兴奋。
另一边,看着眼前如同沸腾熔岩般的场面,朱虹脸上也笑开了花。
她双手向下压了压,试图让大家安静一点,但声音淹没在巨大的喧哗里,她索性也不急着说了,就站在那里,环视着每一张激动无比的脸庞,享受这份由她亲手点燃、属于整个团队的巨大喜悦,与此同时,略带幸福的和江弦对视一眼,眼神里的意思非常容易读懂:
这效果,可比预想的要“轰烈”!
也不怪这些人激动,可以说《编辑部的故事》剧组就是个“失意者联盟”,大部分成员都是“失意者”,都是影视制作领域的“个体户”。
这些人不跟电影厂、电视台似的,甭提拍出来的东西上央视了,大部分时候有东西拍就不错了,要不就是拍摄的东西播不出去,只能做一些末流的拍摄任务。
结果这回跟着江弦,居然真的把自己付出心血的电视剧搬到了央视去。
那能不高兴么?
毕竟自己的名字,是要结结实实写在制作人员名单里的,以后再接活儿,这份资历也是能当做荣誉昂首挺胸说出来的。
当然了,有一个人例外。
范煜以一个非常奇怪的姿势站在原地,身体笔直,两手背在身后,脖子微微前倾,看着就跟驼背老头儿似的,就是他下颚扩张的有些大,两只眼睛也瞪得浑圆,完全难以置信。
什么?
我上一秒刚提了辞职,你下一秒给我说这个?
范煜懵了。
自己这跟长征路就差最后一步说退出有什么区别?
眼瞧着胜利就在眼前了。
结果他退出了阵营。
你说要是早点儿,他能少吃几天的苦,要是晚点儿,他就能分享胜利果实。
结果现在呢?
他是苦一点儿没少吃,回报却一点儿没捞着。
属于是把亏损最大化了!
所谓小丑,不过如此。
范煜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火烧一样难受,快速在脑袋里搜寻着补救的办法。
他想弥补,却又顾忌剧组其他人的目光和议论,毕竟你上一秒才说的辞职,才说的不干了,结果人江弦一公布被央视买下了播放权,你就又反悔了。
在中国,这种人一般叫墙头草,叫见风使舵.
关键今天这场景还特别滑稽。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变换两张面孔。
这跟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有什么分别?
“江主任”虽然心里也感到极度羞耻,但为了不“颗粒无收”,范煜还是厚着脸皮尝试着喊了一声江弦,想和他认个错,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啊?怎么了?”
江弦闻声朝他看来,“你还没走呢?”
“.”
范煜听到江弦这句话,刚憋出来的说辞又一下儿卡在嗓子眼,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属于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次什么叫“如鲠在喉”。
“江主任,我、我刚才确实是有点儿冲动,您能不能.”犹豫良久,范煜还是吞吞吐吐着说出这么一句带有暗示意味的话。
哪知道碰上的是江弦毫不客气的语气。
“能不能什么?”
“呃就是”
“说出来。”
江弦面带微笑,“说出来。”
“.”
听到江弦这么一句,范煜哪还有说出来的勇气,要他全部说出来,这跟凌迟处死有什么区别?
一旁张艺谋把这一幕看个清楚,光是代入一下范煜都觉得自己要被自己急死了。
作为一个局外人,他这会儿也反应过来。
江弦刚才那反应,那哪是舍不得他范煜啊。
那根本是在玩儿,在把范煜当成玩具,他都知道《编辑部的故事》被央视买下来了,还故意表现出那样的态度,那不就是对范煜的测试么。
可惜,这小子直接选了江弦布置好的死路。
张艺谋现在一回想,自己跟赵宝刚的眼力见还是不够,刚才还觉着江弦不忍心范煜离开呢。
其实人家江弦在公布结果之前都已经完全放弃这小子了。
这会儿又哪会因为范煜道个歉、认个错,就再给他这么一次机会呢。
毕竟这小子又不是真的知道错了。
他是知道自己亏了。
范煜几番纠结之后,还是选择厚着脸皮和江弦认错,态度跟孙子似的,就差涕泪横流给江弦跪下了。
这一幕被全剧组看在眼里,这也就注定,范煜今天就算是成功留在剧组,以后也是全剧组所有人眼中公认的小丑。
不过江弦还是很“残忍”的,连这个当小丑的机会都不给他。
“我刚才让你确认过三遍,你都说不干了,事不过三,这个时候怎么能反悔呢,当初长征路上不愿意当我们的好同志,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你怎么能跑过来分我们的蛋糕呢?”江弦毫不留情的批评。
“我”
范煜悔的肠子都快青了,一个劲儿的想,自己为什么就非在今天爆发呢?要是再多忍耐一秒,现在就不用一点儿尊严都没有的求江弦让他留下了。
但是事到如今,留给他的也只有认错一条路,范煜继续哀求。
“江主任,您就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求求您。”
“好了好了。”
江弦保持着无情的态度。
他还是拎得清的,刚才又不是没给你机会,给你机会了,你不中用。
那此子断不可留。
而且《编辑部的故事》只是起点,以后“海马”这一摊子还要继续往大了扩张。
那从“海马”最苦难时期一起熬过来的这些元老,至少在品行上都绝对是靠得住的,以后这些人就是宝贵的“原始股”了,可以委以重任。
范煜还是不死心,那徐晨辉也不是吃素的,刚才一早就看这小子不爽了,这会儿领导都发话了,见他还不依不饶,干脆拖死猪一样把这货从片场拖走,省的碍眼。
这小小一段插曲,很快被沉浸在《编辑部的故事》获准播出,并且是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喜悦中的众人遗忘掉了。
“哟,黄金时段。”
葛尤摸着脑门儿,“应该是《便衣警察》播出的那个时段吧,那这咱们和《便衣警察》岂不是同一个待遇了?就是不知道播出以后能不能有那么火。”
“.”
没人说葛优这话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毕竟《便衣警察》播出的成功,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如今《编辑部的故事》也被安排在了和《便衣警察》同样的时间点,自然会在心里忍不住生出比试比试的想法。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