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问题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问题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凭什么!”

    “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占了!”

    与在巴黎带着姜一朗到处蹓跶的张远不同,老韩这边正头疼呢。

    前几天发了牢骚的于东刚压下。

    之前因为张远在外勾搭七个大妞的事,于老板说他不符合《十月围城》的爱国主义形象。

    有点公报私仇的味道了。

    但现在经过张远的一通操作,尤其是被日媒点名批评后他的回复,让其成为了全国“最爱国”的男演员。

    这个人设被他彻底立住了。

    所以于东之前的质疑迎刃而解,没再找老韩说过这事。

    可有人欢喜有人愁。

    于东不言语了,陆穿又来劲了。

    老韩这叫一个头疼,我的这帮关系户一个个的……

    还能不能让我省心了。

    陆穿“宝宝”又来找家长告状了。

    他发声,和于东不吱声的理由是同一个。

    张远是忠臣,那我是奸臣喽?

    为啥明明电影是我拍的,现在爱国,人气,一切好处都落到了他的头上。

    于是朝着老韩一通抱怨。

    严肃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不是谁都能拍的。

    《东京审判》是上影厂的片子。

    《拉贝日记》是桦宜和荣信达这俩帝圈关系户。

    《南京南京》又是陆穿这关系户。

    这种题材的电影,只能给“自己人”拍。

    就像《志愿军》和《长津湖》都是陈诗人拍的,连老谋子和冯晓刚这俩同期大咖都资格。

    在上头眼里,这都是露脸,能在华夏电影史上留名的机会,肯定要交给“靠得住”的人。

    实则没一个靠得住的。

    这帮老帝圈的关系户,屁股歪的厉害。

    可终究,这项目是给陆穿长脸来的。

    同时也是给他一个拍摄商业化大制作电影的机会。

    《南京南京》这片子有战争戏,一个场景几百位群演,别看题材沉重,但无论服化道还是投资,都是国内顶级商业片标准。

    可现在最大的“桃子”却让张远摘了去。

    如今一提《南京南京》,观众率先想到的不是陆穿,刘叶,高媛媛,范围。

    而是张远带着七个模特看片,结果被日媒攻击了。

    在岛国眼里的罪大恶极,到了华夏观众眼中,就是“民族英雄”。

    无奈华夏演员和导演,腿脚不好,跪西方的人太多了。

    动不动就是西方先进,西方如何如何……

    张铁淋说国内的博物馆太闭塞,只展示自己国家的东西。

    不像大英博物馆,人家展示的是全世界的文化。

    ???

    这种话都能说的出口?

    大英博物馆里的东西都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

    但张铁淋早早就加入了英国籍,人家帮自己国家说话,何尝不是一种“爱国”。

    文艺圈就这种货最多。

    而且那些年大量演艺圈大佬加入了外籍。

    斯琴高娃,张铁淋,李连界,巩俐……无不是影帝影后级的。

    真正演艺圈名人加入外籍开始变少,是从80后这批开始。

    像茜茜,窦骁这种小时候被家人带去国外不算,其余如黄小明,邓抄,胡戈,保强……这一批人基本没有移民的。

    这就是心态和时代的变化。

    华夏有一批精英,而且是各行各业的老牌精英们。

    他们除了华夏会崛起这件事不信外,任何外来消息都信。

    唯独不信自己国家。

    这种人在某个阶层和部分领域中非常常见,数量奇多。

    演艺圈也不少。

    所以普通观众,其实非常反感这些人。

    可偏偏这帮移民的货,还总大言不惭的做出一副我就该这样,我是对的,你们不懂。

    这态度就值俩抡圆了的大嘴巴。

    现在突然间,华夏演艺圈出现了一股“清流”。

    公开爱国,公开抵制外媒,丝毫不惧怕小鬼子的打压。

    观众能不爱嘛。

    心里眼里,肯定只有他。

    敢为人先的勇气,就受到了相当多的赞许。

    张远就是故意踩着陆穿上位。

    你难受不?

    憋着。

    让你有苦难言。

    陆穿浑身难受。

    风头都被抢了,功劳也被抢了。

    就像陈诗人不明白《梅兰芳》不好,《叶问》好的等式是怎么成立的。

    陆穿也想不明白,为啥张远莫名其妙一通操作,就成了正面典型。

    现在网上都说他是真正的“叶师傅”。

    叶问在电影中打鬼子,他在现实世界中打鬼子。

    而且明明勾搭七个模特……陆穿想到这事就牙痒痒。

    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羡慕。

    这本是坏事,在海外玩的那么骚,看你还怎么当偶像。

    可现在网上的风评都翻转了。

    “他真的,我哭死!”

    “放着七个大美妞不睡,领着人家去看电影。”

    “换我,哪有时间看电影。”

    “太正直了,这就和孙悟空给七仙女定住后,竟然偷桃去了一样!”

    领着模特去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家主动否认他和这些女人有“私交”。

    男人就爱两件事。

    拖玉女下海,劝老妓从良。

    张远的行为明显符合后者,太得人心了。

    形象过于高尚,以至于他看到这些内容时都怀疑说的是不是他。

    得抓住网民的二极管思维。

    在大多人眼里,世界上只有极善和极恶两种人。

    张远不是极恶,一定是极善。

    极善的人,一定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怎么可能和模特睡觉!

    陆穿眼瞧着网友自动把张远之前的负面新闻都给洗了,觉得难以置信。

    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然,他还不是最气的。

    最气的是章紫怡。

    前几天还想着有人能为自己分担“沙滩门”的火力。

    现在瞧见风评不对,给老姐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勾着七个模特,都是圣人?”

    “我和男友晒个日光浴,就成贱货了!”

    因为她很了解张远,给定住后,光偷桃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就是故意的!”

    “这种行为非常可耻。”

    “拿我的电影,心血,给自己作宣传!”陆穿骂骂咧咧的说了一堆。

    而老韩则无奈的回道。

    “那你想怎么样?”

    “您要管管啊!”

    韩三品直揉太阳穴。

    我管?

    我管的还不够多吗?

    “我提前问了你,你说一块上映没压力。”

    “片子播了后,你又觉得我排片偏袒人家。”

    “那这样,我从位置上下来,你坐上去,教教该怎么管,好不好?”

    几句话就给陆穿怼懵了。

    老韩则气不打一处来。

    票房是人家高,骂战是你挑起来的。

    赚钱没人家厉害,还尽给我找麻烦!

    之前陆穿急眼时,《南京南京》的票房只比《叶问》低了几百万。

    陆太君和老韩闹,也是想要赶上并超过。

    可现在不用了,已经死了这条心。

    因为张远巴黎搞的这出,《叶问》的票房已经超过1.8亿,眼瞅着奔2亿就去了。

    陆太君这会儿才想起之前点映时,听到对方所说的话。

    张远一开始估计就是过亿,最好能有两亿。

    陆大导想起这个就后脊梁发寒。

    算的可太准了!

    不会他早就料到了吧。

    其实没有陆穿这事,《叶问》还不至于票房那么高。

    “你最近就老老实实的。”

    “他上次采访没有骂你,还领人去看你的片,不就是支持你。”

    “我跟你说,到此为止,别再搞了。”

    “闹到不好收场就不好看了。”

    “好了好了,我还有事要忙……”老韩敷衍了一下,就挂断电话。

    陆太君憋的肺都快肿了。

    今年是建国60周年,本来他想着拿下抗日题材最大的彩头。

    因为建国题材最大的彩头,肯定属于老韩。

    没想到现在彩头被一个没啥背景的小子给抢了!

    气鼓鼓的回到书房,刚想上网驳斥一下网络上最近对《南京南京》的各类批评。

    主要集中在几点。

    首先,片子里有好几个裸露场景。

    浑身赤裸的女群演,扮演遭到鬼子强暴后的尸体。

    有在路边的,运尸的推车上的。

    这样的镜头得有三四个,还都是特写,不是一晃而过。

    很多观众觉得恶心!

    你拍这些全裸镜头是什么意思?

    本来就已经很沉重了,你这么搞,不三俗吗?

    都批评他下流。

    他则说自己是在还原历史。

    因为当年的情况就是如此恶劣的,路边都是横尸。

    明明可以给穿件衣服,意思到了就得了。

    明知会引起很多观众的不适,却还故意这么拍。

    还有很多批评,集中在片尾处的“阿波舞”。

    这是一种岛国传统舞蹈,由多人阵列组合表演。

    不少懂历史的出来骂,因为阿波舞在江户时代就被幕府禁止了。

    因为怕百姓借跳舞闹事。

    直到二战后,才被当做传统文化重拾起来。

    而且岛国军队当年严格禁止娱乐活动,是不可能组织军人跳阿波舞的。

    认为陆穿虚构历史,不符合实情,是瞎拍。

    陆穿对此的回应,说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你们看不懂就别瞎说。

    他是想通过这种舞蹈,表现岛国军人从一个正常人,变的丧心病狂的过程。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至于观众看了难不难受,那是你们没品味。

    他潜水在网络上和观众激情对喷,抒发着被张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郁闷。

    其中很大一部分批评,就是曾佳放的。

    陆穿用小号见谁怼谁,在论坛上,博客上都杀疯了。

    直到,他看见了别人转发韩韩的博客。

    就和想到张远预估自己的影片能到2亿票房一样,陆太君后脊梁一凉。

    自打几年前被韩韩喷到退网后,他就得了PTSD。

    我好几年没惹你了,你怎么又来评价我的片子……

    陆太君还没仔细看就浑身发抖。

    被喷出了心理阴影。

    相当于田文静见到了马国成。

    而且正因为当年“以一敌百”,把一帮作协老登和其家属,朋友都喷破防了,韩韩才成为普通网民心中神一样的存在。

    在年轻人当中话语权极大!

    一看对方的开头……“已阅,狗屁不通”,他就知道大事不妙。

    他猜的没错。

    这篇张远与韩韩商量后,构成的博客,就是奔着让陆穿不妙来的!

    《南京南京》这部戏的问题,是出现裸女,跳阿波舞吗?

    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

    类似阿波舞的问题非常多,但这些只能叫做技术问题。

    就像鬼子反复分析自己二战失败的缘由,分析来分析去,都觉得是军事问题。

    这里赢一次,那里胜一回,若是能武运昌盛,我们一定能赢的。

    只要发动万岁冲锋,一切都会好起来!

    总在战术层面分析,完全忽略战略层面的致命问题。

    这种唯心主义错误是不可救药的,违背了物理世界的规律。

    弹丸小国,犯了狂犬病,顶着军国主义思想,法西斯政策就妄图占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这不就是最大的战略问题吗?

    一个身高一米五,体重刚过百的矬子,一顿吃16包方便面,10个焖子。

    给自己吃进医院后,思来想去,觉得是吃的姿势有问题。

    其实小鬼子若能真真切切,好好落实他们用来骗人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说不准还有点前途。

    真像他们说的共荣共存,通力合作,一起建设,就有希望。

    因为华夏的一带一路就是在做欧亚大陆共荣圈,甚至全人类共富。

    可惜小鬼子只是拿这个当幌子,为其侵略找借口。

    从思想上,战略上,鬼子打从头开始就歪了。

    就像你养的是乌鸦,却玩了命的和别人说这是老鹰。

    不长白毛还怪饲料不对,或者别人不懂欣赏。

    陆穿这部《南京南京》也是同样的问题。

    不是战术层面有误,而是战略有大问题!

    而这个战略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影片视角。

    《南京南京》的主角是谁?

    刘叶是演的国军精锐?

    高媛媛饰演的女教师?

    范围饰演的翻译官?

    秦岚饰演的魔都太太?

    还是江一烟扮演的舞女?

    都不是!

    刘叶前半段就下线了。

    高媛媛死的晚,但这角色很理想化。

    范围的翻译官在拉贝走后就被枪毙了,于影片中后段下线。

    秦兰跟着拉贝一块离开,比范围下线还早一点。

    江一烟中后段也成了慰安妇,成了那一车车被推出去的裸体尸体。

    这些看似是主角的华夏人,挨个下线。

    那么哪个角色是从头到尾都在的呢?

    中泉英雄饰演的角川正雄!

    一位进攻南京的岛国军人!

    在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中,真·主角,是一个岛国人!

    中泉英雄这位日籍演员完全没问题,是一位标准的,难得的岛国左派演员。

    因为拍了《南京南京》后,甚至受到了岛国民粹的生命威胁,岛国网名指责他“损害国家形象”。

    所以他在拍完这戏后,在岛国很难接到工作,此后一直留在华夏发展。

    演员没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陆穿!

    你就告诉我,为什么主视角是岛国人?

    片子开头和结尾,也都是在拍岛国人?

    为什么?

    TELL ME WHY?

    回答我!

    如果你今天拍的是《东京东京》,那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

    包藏祸心啊!

    相当于一款软件的底层代码有问题。

    能运行吗?

    能,但运行起来BUG频出。

    张远和看完电影的韩韩提到这一点事,对方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啊!”

    “拍华夏历史事件,为何要从鬼子的角度出发?”

    从这个角度切入,再去看这部片子,许多细节就会豁然开朗……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