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1939年,身处延安的教员在与中央社,新民报,扫荡报三位记者的访谈中,发表了一段关于统一战线斗争的言论。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大道至简,短短二三十个字就倒出了在纷杂的世界中,如何抓准斗争的本质。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先得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现在张远抓的就是这一点。
在华夏大陆,若说起打仗,夸夸其谈的人成吨成吨的人。
高喊着红旗插遍全球的人太多了。
可真发生战争,尤其是对外作战,而非防御性战争,多半会遭遇部份人的反对。
劳民伤财,破坏和平之说便会浮现。
大国博弈,和我月薪3000的有关系吗……这类言论也随处可见。
但唯独说起攻打一个地方,华夏人可来劲了。
并且平时质朴的华夏人会抛弃一切人道主义思潮,将人类的恶意发挥到最大。
那就是岛国。
若那一天要打岛国,谁反对,谁就是汉奸,拖出去先崩后问,没有冤假错案……百姓们都是这样想的。
估计真有那一天,报名参军的人能排满大街。
族谱单开一页的机会到了!
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全民族的集体痛苦回忆。
可以说,鬼子是华夏人民的公敌。
那么按照教员给出的“公式”,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他借这些模特的名义,就是想放大他领着外国人去看反日电影的影响力。
他若自己去看,或者带着手下去看,不会有人在意。
但涉及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日媒必定会有反应!
而我要的就是这反应。
就像张大帅干过一堆坏事,可被小鬼子炸了之后,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爱国者。
自己看《南京南京》,带着模特看《南京南京》,都只是一般爱国。
唯独被小鬼子批判了,才是“爱国仙人”。
得让“敌人”来做旁证,才能“皇袍加身”。
“我认为岛国媒体应该正式历史。”张远在收到关于日媒反应的提问后,调整了自己的态度。
之前一直比较温和,随和。
现在则猛然强势。
这种强势连相隔万里,在荧幕另一侧的谢南都能感受到。
“虽然《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并不完美。”他很收敛的评价道。
其实何止是不完美。
可他现在要借势,不能评价的太苛刻。
“但依旧反应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能正视历史,那就会一直深陷错误的轮回之中。”
“而且我作为华夏人,邀请朋友看电影,无论看的是什么,小日……岛国人管的着吗!”
“我在法兰西的土地上,观看一部反应华夏历史的电影,和岛国有关系吗?”
发起问题的谢南都没想到他突然攻击性变得如此之强,愣神好几秒才接着发问。
“那您会担心自己在岛国风评会因此受到影响?”
“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华夏观众,至于岛国人爱不爱看,怎么评价我,我不在乎。”他言辞犀利的答道。
“好的,感谢张远与我们的连线。”
“相信观众朋友们依旧对最近的事件有了全新的了解。”
“让我们回到演播厅,继续关注其他娱乐新闻。”
摄像师比了个OK后,张远松了口气。
接过助理递来的矿泉水,灌了口。
“感谢大家,我在酒店餐厅准备了晚餐,其各位赏脸。”
记者团队不远万里,得招待一下。
“兄弟,这回你出名出大了,满世界都是你的新闻。”吃饭时,一位记者老哥笑呵呵的对他说道。
“是好新闻还是坏新闻?”
“我觉得是好的,你刚才说的有道理。”
“咱们华夏人看什么片子,他们小鬼子管的着吗!”
“就是!”
“对!”
“说得好。”
呐,这就是华夏人民的朴素情感。
朴素到单纯只想弄死小鬼子而已。
他与老哥们交流了一下最近的情况。
张远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和现在的陆穿玩,很难玩。
太容易被反噬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迭起比对方更厚的“金身”。
最好的招数,就是裹挟民意。
一旦塑造出充分的“爱国形象”,几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遇到一个暂时敌不过的BOSS,要怎么解决。
无非是练级增强自身,再找到对方的弱点,随后一举拿下。
他之前所做的,就是“练级”。
吃完饭,休息一夜。
第二天中午,姜纹是头一个给他来电话的。
“牛逼!”
“怎么了?”
“你的采访,说的很好。”姜导是个直爽人。
“您也爱看《南京南京》?”
“我没看过,小日本的事放一边,我只是觉得你敢大胆表露态度,在你们这一辈演员中,是这个!”
姜纹与一般民众对鬼子的看法不同,毕竟他可是拍过《鬼子来了》的。
在他眼里,岛国不光是敌人,还是个强劲且有优点的敌人。
当年在中戏,他也和不少岛国留学生一同把酒言欢,交流频繁。
这些人聪明,随和,很文明。
但姜纹认为,这些聪明,文明的留学生,一旦把他们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中,他们也会成为南京那些刽子手。
这就是岛国人的两面性,和《菊与刀》中的观点一致。
这个民族的性格非常极端,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切换,或者同时间拥有两种完全不同性格。
从一衣带水的邻邦,到军国主义的战争狂魔,都是同一个人。
所谓的扭曲和变态,也是这么来的。
明明是无法自洽的两种人格,却糅杂在了一个躯体中,能不变态嘛。
在姜纹的观点中,岛国人从来没变过,无论是百十年前的法西斯,还是如今的现代发达国家,岛国一直是那个岛国。
这货的思维模式,从来就和常人不同。
比如他给大女儿取名姜一郎。
可他还有俩儿子呢,一个叫姜太郎,老二叫姜次郎。
就这俩名字被骂惨了,说姜纹崇拜岛国。
其实无论太郎,次郎,大郎,二郎,这都是华夏称呼,只不过被岛国学去了。
在华夏古代一直有这种称呼。
《开封府状》中有记载“太郎十岁,郓王长子”。
武后时期的宠臣张昌宗,在《旧唐书》中也明确记载其小名为六郎。
只不过岛国在二战后文化战的确厉害,反向入侵,让很多华夏人以为这是岛国文化。
相比棒国动不动说什么都是他们的,鬼子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徐徐图之才更恐怖。
抹茶,樱花这些源自华夏的东西,在国际上已经默认为岛国专属文化。
甚至如越前漆等漆器工艺,在华夏本土已经失传,可在岛国却被封为国宝,依旧传承着。
小鬼子窃取,霸占文化向来闷声发大财。
还有战时许多文物被盗窃。
这还没完,不少被光头带去宝岛的顶级文物也惨遭毒手。
比如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那可是书圣真迹。
结果宝岛竟然借给岛国展览。
巡回后,不光宝物有所破损,都怀疑真迹还在不在宝岛,是不是里应外合,已经被小鬼子掉包拿走了。
“对了,一郎最近要去法兰西看她妈。”
“我让她去找你玩。”
“我在工作呢。”
“嘿,她说就是想见见好莱坞剧组,才去找你。”
“我一个大老爷们,她一个女孩子,不合适。”
“她不就是小孩子,你就当带孩子玩。”
张远:……
你见过谁家孩子前凸后翘,一米七大高个还C罩杯的?
“成成成,知道了。”
“我会招待她的。”
姜纹之后,曾佳也给他来了电话。
这位经纪人终于明白了自己老板到底在做什么。
给她都看懵了。
想了一夜才想明白。
“你那些搜集的资料,方案,现在可以用了。”张远淡淡的吩咐道。
现在就算网上出现《南京南京》的负面评论,也没人会怀疑自己。
毕竟我都带着老外去看了。
不过曾佳这些东西,只是“佯攻”。
主攻他另有打算。
“老板,你这么做的话,的确能让国内观众喜欢,可是……”
“可是什么?”
“可岛国人恨你的话,不光会影响接代言,我怕还会影响你在好莱坞的发展。”
“毕竟岛国也是好莱坞大片的一大市场。”
“是啊,我考虑到了。”张远淡定答道。
曾佳:……
考虑到了你还这么干?
“你别慌。”
“之前我和你说的话,还记得吗?”
“办事要先讲对错,再讲利益,最后还要考虑影响。”
“我做的对吗?”
“对。”
“能获得利益吗?”
曾佳想了想,兴许能。
她打来前看了眼网络上对这段采访的评论。
不少原本对自家老板没兴趣的普通人,也被他对日媒的态度圈粉了。
“他是不是差点说漏嘴。”
尤其是他采访中差点说出“小日本”仨字,更是让不少人颇为喜爱。
很多都嚷着要去看他的电影。
“也许可以。”
“那影响呢?”张远追问道。
“在国内影响挺好,但我怕的就是国外。”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张远严肃的说到:“这世上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
“聪明的商人,只会赚取有限的利润。”
“什么钱都想赚,会出大事的。”
“得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
“至于你担心的,好莱坞的反应。”
“就这么跟你说吧,好莱坞有政治风向,受政治影响,这没错。”
“但首先,这些公司是资本,他们的老板,高层是资本家。”
“岛国一亿人口市场和华夏十四亿人口市场,哪个能攫取更多利益。”
“我想资本和资本家会搞清楚的。”
岛国的影视产业,就和他们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业一样,相对封闭。
大家都用智能触屏机时,就岛国人还在用翻盖机。
大家都用U盘时,岛国人还用3.5英寸软盘。
岛国哪个行业,都有一套封闭生态链,经常与外界断代,甚至会有“生殖隔离”。
好莱坞大片,如超英电影,在岛国的票房不差,但也不够好。
比如《复联3》,比不过同期的《名侦探柯南:零之执行人》。
《复联4》,成绩比不过同期的《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
而这两部片子在华夏同期大杀四方,毫无敌手。
这种硬数据,好莱坞公司一看就知道。
张远不了解白人,还不了解资本家吗?
谁能赚钱,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他们就会用谁。
所以他坚定的对曾佳说道:“有本事他们别用我!”
好莱坞资本的态度,也是他的态度。
我讨好小鬼子有好处吗?
他们能给我多少钱?
而华夏影视市场可以给我带来多少收益!
要是连这点头脑都没有,那就别干这行了。
张远活动了一下全身。
扭了扭脖子,手腕。
“现在练级完毕。”
“就应该要准备打怪了。”
有别于曾佳的“佯攻”,对于主攻方案,他早有规划。
这就掏出手机,拨出一个电话。
“喂。”
“之前你说的序,我已经写好了。”
“晚上给你发过去。”
他的主攻计划就是……
关门,放韩韩。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