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在保罗一世上台之后,俄国贵族们的生活质量就开始直线下降。军官更是属于重灾区,一边要多交税,另一边收入却大幅减少。
就如这次远征印度的军队,由于军官无法克扣军饷,所以只能减少后勤物资的采购量,其中的大头是给军马准备的燕麦。
毕竟马没有枪,再怎么饿,也不会哗变。
而这次补给短缺令原本就虚弱不堪的马匹开始大批死亡。
巴霍夫军团目前距离阿富汗边境还有40多公里,所配备的1万5千多匹马就已死了近9千匹。
当次日清晨,终于有好消息伴随沙漠中的寒风吹入了巴霍夫将军的帐篷。
一名满头满脸都是沙子的少校军官向他报告:“指挥官大人,我们带来了水和大饼。”
巴霍夫几步冲到帐篷门口,一脚将他踹倒在地,怒道:“混账,这些东西4天前就该运到了!我会让宪兵调查你们在布哈拉喝了多少酒!”
那军官挣扎着爬了起来,吐出嘴里的沙子,大声辩解:“您搞错了,我们是从古里耶夫赶来的!”
他摸出军官证,用力晃动:“古里耶夫步兵营!我们遇到了您的通讯兵,得知这里补给中断,绕道去马什哈德,才搞来了这些食物。”
古里耶夫是俄国最南端的一个城市,按照沙皇的命令,调派了1千名步兵加入巴霍夫军团。
“米契柯夫少校?”巴霍夫看着证件上的名字,尴尬地向他点头,“呃,您辛苦了。抱歉!我把您当成了布哈拉辎重团的人,他们迟到了四天……”
米契柯夫抖落身上的砂砾,随口道:“我们昨天遇到了一个骆驼队,那些人说近来有匪帮在南卡拉库姆沙漠劫掠。辎重团不会是被他们影响了速度吧?”
“匪帮?”巴霍夫不屑地冷笑,“那些小老鼠怎么敢抢军队?”
他话音刚落,便看到有哥萨克骑兵惊慌失措地狂奔而来,声音干哑地喊道:“将军,布哈拉来的补给车队遭到袭击!我们在谢拉赫斯附近,发现了大量马车残骸……”
巴霍夫顿时呆住。
他的辎重团至少有400名俄国士兵,以及超过1500布哈拉民夫,究竟是什么样的匪帮能将他们洗劫一空?
他自然猜不到,袭击后勤车队的,正是近来与俄国联手的波斯沙阿派出的军队。
由于波斯对俄军的动向了如指掌,所以这些扮作匪帮的士兵得以提前在阿富汗边境藏匿,在巴霍夫军团穿越沙漠最艰难的时刻,冒出来,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若非米契柯夫恰好带了些给养来,巴霍夫的人马得在南卡拉库姆沙漠渴死一大半。
是的,法塔赫·阿里沙早在5个月前,就已经和英国政府达成了秘密协议。
英国人向波斯提供两千支燧发枪以及数万英镑的援助,而后者则承诺将重新发起对格鲁吉亚的进攻——夺取外高加索本来就是波斯无数代君主的梦想,英国的支持只是加快了这一过程。
至于对巴霍夫军团的袭击,属于阿里沙附送的添头而已。
能将俄国削弱一分,以后他们在格鲁吉亚面临的压力,就会小一分。
一座沙丘的阴影下,马拉维耶夫中校如同品尝佳酿般将清水小心地咽下,一旁的侍从已将裹着腌肉的大饼,递了过来。
中校扬起大饼向米契柯夫示意:“感谢天主将您派来了,这袋水比我之前两天喝的都多。等打完了仗,您一定要来波克罗夫斯克,我请您喝最好的伏特加。”
“那我肯定去。”米契柯夫咬了口饼,突然想到了什么,“您家在波克罗夫斯克?”
“啊,没错。我在萨涅季克有座庄园,种满了小麦和向日葵……”
米契柯夫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近了些道:“那个……我出发前听人说,波克罗夫斯克爆发了农奴叛乱。希望您家里没受影响。”
马拉维耶夫愣了几秒,突然扬起马鞭,猛抽在沙丘上:“该死!这些卑贱的东西。等我回去了,一定用鞭子把他们全都抽死!”
“咳,”米契柯夫低头干咳了一声,提醒道,“现在可不让打死农奴了。”
马拉维耶夫顿时更加暴怒,在空中胡乱甩着马鞭:“该死!该死!”
根据保罗一世最新的法令,贵族不得随意虐待农奴,更不能杀死他们,违者将被没收土地。
等中校发泄累了,这才再次看向米契柯夫:“对了,那些‘非人’为什么闹事?军队去镇压了吗?”
“非人”是贵族们对农奴的一种蔑称。
米契柯夫少校道:“似乎是和皇帝陛下的《三日劳役宣言》有关。
“您知道的,现在大家要交地方行政税,原本就没多余的钱雇佣人,难道挑水、收集牛粪之类的事情,得让我们自己做吗?
“至于那些庄稼,原本就侍弄不好,现在却要挤出时间,让农奴先照料自己的地!
“然后就有些愚蠢的自由派在村子里搞什么‘监督执行法令’。那些贱骨头以为有人撑腰,纷纷开始闹事。听说已经死了两三百人……”
他说完这句话便觉中校的神色不对,忙大声补充道:“不过总督大人已经派兵了,还从乌拉尔斯克借调了谢布里亚科夫军团。暴乱这会儿多半已经平息了。”
所谓的《三日劳役宣言》,就是保罗一世诸多拍脑袋政令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内容是规定俄国地主每周只能让农奴为自己劳役4天,且不能是周日,其他3天则由农奴自行安排。
这是他在做王储时,就构思出来的得意之作——既能减轻农奴的负担,又不用像法国那样分掉贵族的土地,简直完美!
只是他根本没考虑到,在俄国的“蛋糕”没做大之前,你还要从贵族的盘子里切出一块,又不设置强力部门监督执行。
贵族们谁会理会这种规定?
而农奴看到了希望却无法落实,随便有人煽动一下,就会爆发。
实际上,在保罗一世的《三日宣言》颁布之后,俄国的农奴起义从以前的每年十几次暴增到六十多次。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