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许江河累吗?
这么说吧,是个男人都不会认为他累!
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搞媒体招待会,主题是聚团的首轮融资信息披露。
这件事昨晚还在开会,定调子,讨论是高调一点还是低调一点,最后决定还是低调一点,务实一点,更凸显聚团的企业文化风格。
聚团不搞铺天盖地的浮夸那一套,聚团专注于业务,专注于模式,专注于创新和为用户商家创造价值。
主要是铺天盖地是需要花钱的,许江河不想在这上面花钱。
但融了钱又不能一点声响都不发,那也没必要,总之按着正常流程来,聚团现在还没有一个正经儿的公关部,当然了,后续肯定要成立,但不是现在,不是当务之急。
因为这会儿还是大媒体时代,公关工作不复杂,大家都是拿钱说话,给钱闭嘴,不像后来的自媒体时代,流量至上,乱七八糟的搞得里头都大。
聚团这次邀请的媒体主要以互联网媒体为主,主要是一些偏行业内的细分领域媒体,这个性价比好,能在网络上留下痕迹和记忆,尤其是在搜索上,用户一搜聚团就一目了然。
信息内容主要是几点,国内团购赛道先驱,首轮融资估值第一,然后就是业务方向和公司价值愿景,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
关于公司创始人,也就是许江河本人,虽然话题点更多,但这个时代嘛,媒体资源是直接报价的,你不给钱,人家也不会白送。
总之没有当成一场重大的营销活动来做。
包括许江河都没有直接出面。
但可预见的是,在行业内肯定是声浪大起,特别是许江河本人,等后面通稿一发布,有心人自然主动关注起的。
还是内部信里许江河写的那八个字,不止眼前,更有远方。
高远搞完这件事,来许江河的办公室汇报,许江河看了一下,基本没问题,便点了点头。
“老许?”高远拿回了报告。
“有什么话就说。”许江河笑看着他。
高远也笑。
两人确实默契感十足。
“这次的通告,包括上次的内部信,我很佩服,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聚团改观,包括之前我们接触过一些不看好我们的投资人。”高远由衷说道。
许江河对此并不太在意,他说:“这些不重要,改不改观,最终还是要看聚团的业务能力,看市场份额,看能不能笑到最后。”
“对!”高远点头,“首轮融资落定后,一切就变主动起来,首先是内部,上下都备受鼓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再者外部,后续招兵买马我想我们不再需要解释那么多了!”
“是啊!”这一点许江河也很感叹。
之前确实被动,想挖个牛人,总是遭受不待见,对方一看你的团队你的公司,立马摇头。
但现在不一样了,聚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也有当前阶段充足的发展资金。
高远也在唏嘘感叹,不由说:“我还是那句话,老许,你永远让我感到惊叹。”
许江河起身,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高远起身,笑:“不止眼前,更有远方!”
首轮只是一个开始。
但这个开始已经在发生明显变化了。
下午,许江河接到了雷总的电话,电话里雷总很热情,对聚团的首轮融资落定表示祝贺。
许江河提出让雷总过来做客,这一次雷总就很干脆,给出了答复,说等九月份,到时候他提前联系,许江河说聚团随时欢迎。
之后,姚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讲了一个笑话。
“江老师,还记得友团吗?”
“怎么了?不是去沪上了?”
“沪上现在都是那几个巨头的天下,友团已经被打的啥也不剩,融资融不到,卖身卖不掉,然后他们有人找到我,说聚团要不要收购他们,他们不要钱。”
“那要什么?”
“要股份。”
“讲笑话呢?”
“我也觉得是!哈哈……”
姚成文大笑。
许江河也笑了。
姚成文话题一转,说:“对了,还记得我之前的那位师哥吗,李元康?”
“嗯,怎么了?不是一直说要下场吗?还没下?”
“下了,这次真下了,在沪上,上个月刚上线的,叫天天团,这个月初宣布融资了一千万。”
“美元?”
“怎么可能!人民币!”
“天天团?”
“对!”
“……”
许江河不评价。
虽然在他看来这名字就是完蛋的货。
主要是下场太晚了,这都啥时候了,一直观望一直观望,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对李元康许江河不评价,但对姚老师,许江河还是笑问了一句:“你什么感受?”
姚成文不说话,只是一昧的呵笑。
这一年,聚团成长了,大家也都成长了。
如今的姚老师虽然还是那个秃头的技术青年,但早也不是当初的天真派了,他对技术方向的理解很强,十分认同许江河说的那句先站定规模,再用规模去卷技术,最后用技术的疯狂迭代和积累是站稳未来。
当然了,这不一定非要分前后,比如聚团现在非常重视技术的迭代。
烧钱是肯定的,但聚团很省钱,准确说聚团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从一开始就没有那种疯狂营销完全砸钱获取流量的基因。
还是那句话,长期主义,在正确的事情上深耕经营。
最后,姚成文感叹了一句,说:“这几天还是没睡好觉,做梦都不敢相信我们首轮融了两千万,江老师,有一句话我放心里很久了,感谢当初不嫌之恩啊!”
许江河笑啊。
经历这么多之后,内部,特别是高管团队,对许江河的认可和尊崇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
年轻是年轻,但事情做的太漂亮太专业了,那这年轻就不再是减分项了。
融到钱了,接下来正常就是各项投入业务扩张了,但许江河没有着急,他还是很平静,一如融资落定的那一天。
对此他在内部也一句话说明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再加一句,就是不走弯路少试错,就是最大的捷径,不浪费资源就是最好的成本控制。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