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京城,兴华胡同。
林有成这边改编《假如爱有天意》这个故事,自然也十分顺利,身边又有一位曾经是编辑的枕边人,自然也都有一些交流。
这样一来,也就会更加顺利。
这就像是后面余桦写《活着》的时候,一度写不下去,后面还是妻子程红建议试着用第一人称写,才有了《活着》。
稿子写得也算顺利,关键是林有成还特意买了一台电脑,这在1991年绝对是相当罕见的,虽说这价格十分昂贵,林有成倒也不差这钱。
相较于买电脑这件简单的小事,其实林有成这位八十年代的作者之前一直都手写,换做用电脑打字,这无疑是让林有成这位作者必须要装作学习一段时间。
一如林有成这位中年开始学习英语,很显然林有成这位中年学电脑操作的天赋也不差,当然对于几个孩子倒还好,因为京城的学生现在有一些学校都也已经有机房,也就是需要脱鞋进入的计算机室。
即便林有成已经装作自己是初学者,但也学得非常快。
这让林兆喜这位老师都觉得自己的父亲好厉害,好聪明。
因为有了电脑,很显然林有成这边写稿自然是会更加顺利,前提是林有成不用再装作初学者,两根手指在键盘上指点。
虽然林有成这边开始用电脑码字,但也不会一直久坐,也不会为了稿费,急着赶稿子。
林有成这边写得倒还是十分顺利,后面也就将稿子打印出来,告知了张伟。
毫无疑问,张伟这边第一次收到林有成稿子,不是手写的稿子,还有些不适应,望着林有成说道:“没想到你这边都用电脑打字了。”
“这真的都不一样了。”
林有成听见张伟这话,不禁笑了回道:“我们还是要学着接受新事物。”
张伟笑了笑,不禁说道:“我还以为是因为你这结婚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一不一样,你要是拒稿,都要给我送回来。”
张伟笑了笑,说道:“你这都不是手写的稿子,怎么还要给你送回来。”
很显然,张伟也只是和林有成随口一说。
他这边早就期待林有成新的稿子,要不是因为之前林有成都在写电影剧本,后面又有结婚的人生大事,只怕张伟早就会催上无数遍了。
当然,张伟之前催得次数也不少,时不时地骑着自行车来兴华胡同。
现在张伟拿了林有成的新稿子,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带回了《人民文学》杂志社。
《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编辑知道林有成这边写了新稿子,无疑都是很惊喜,要知道林有成现在不单单是知名大作家,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编剧,像这样的大作家,其实到后面都较少推出作品,没有想到林有成却是一如既往地充满创作的激情。
编辑们一个个也都上前问道:“林有成这次写得是什么?名字叫什么?”
“《假如爱有天意》。”
张伟这边自然早就迫不及待地看过林有成这部的名字。
“《假如爱有天意》?”
假如爱有天意,这个名字怎么如此——
动人?
毫无疑问,林有成这部名字让编辑们都为之惊喜,很显然结婚之后的林有成依旧没有改变,这个名字听着似乎就是关于爱情。
当然也有可能是编辑们想多了,并不是什么爱情,而是别的什么有天意的爱。
但林有成这位曾经的鳏夫作者,人的影树的名,毫无疑问这个名字绝对是会让读者期待着林有成笔下新的爱情故事。
除了名字的期待,林有成这位作者开始用电脑打字,这无疑也是让编辑部的编辑们好好讨论了一番。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林有成这位老同志开始尝试用电脑写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林有成所写的这个《假如爱有天意》的故事。
很快,编辑部的编辑也都知道了林有成所写的这部,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不说其他编辑是如何的感受,张伟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个故事就是让他想到了林有成之前所写的爱情故事,像是《山楂树之恋》那般感人,像是《情书》那般清新美好,初恋如水一般的年华,又如《嫌疑人X的献身》那般深情而纯粹。
不同于林有成前面的《赎罪》和《朗读者》,毫无疑问林有成所写的这部《假如爱有天意》看似要简单不少,但正是这份简单显得整个故事纯粹动人。
因为爱情本就应该如此。
张伟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再次写出如此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却又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实在是太美好了!
看似简单的故事,在林有成笔下却一点都不简单,最重要的是故事叙述,并不是线性结构的讲述一段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采用现在和过去时空相互交叉,用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和牺牲成全子女的爱情,这种讲述本身就很感人。
虽然有现在与过去时空相互交错,但是却完全不同于《情书》,也不同于林有成所写的任何。
整个故事是关于父母一辈因为种种原因错失的爱情,最终因为下一辈的遇见成全美好,但就这一点就让张伟感到无比动容。
也许这就是林有成这个名字的原因。
“不愧是林有成啊,这个爱情故事真得太动人了。”
很显然,编辑部其他编辑也都和张伟是一样的感受,他们也被林有成所写的这个故事所打动。
“虽然林有成这部的深度比不上《朗读者》和《赎罪》在人性方面的刻画,但这个故事无疑是很精彩的。”
“你说得有道理,但我觉得不能因为人性刻画,就认为林有成这部《假如爱有天意》没有深度,他这部写得就是爱情本身,没有情雨,也没有赎罪。”
“两代人的爱情纠葛,彼此独立,但却又冥冥之中像是有缘分注定一样。”
有编辑认为《假如爱有天意》的深度比不上林有成前面的《朗读者》和《赎罪》,但自然也会有编辑替林有成的这部《假如爱有天意》发声。
“有些时候,有些故事是应该要化繁为简,像林有成的这个故事就是纯粹的爱情,充满了诗意,文笔也十分干净流畅,简洁而真实地写出了那两代人的干净唯美的爱情故事。
张伟这边自然也有说出自己的看法,说道:“关键,林有成真得是特别擅长写不同视角的转换,不管是过去和现在,时空交错的两条爱情线都诗歌一般美好。”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倒是觉得林有成这部有之前他的那几部爱情的感觉,关于爱情本身,充满了诗意。”
编辑部里面对于来稿本就会有三审三校,虽然说林有成是知名作家,但也会有相应的讨论。
很显然现在这个时候的讨论,更多的是讨论林有成这部是不是作品的后退,毕竟就作品厚度方面肯定比不上《赎罪》和《朗读者》那样的作品。
当然,那样的作品虽然是关于爱情,但也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战争与人性的撕扯,自然也就会更有编辑重视的深度。
不过即便如此,编辑部的编辑也都很清楚地知道林有成这部《假如爱有天意》依旧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故事本身而言也让编辑们为之感动。
就一个如此动人的爱情故事,编辑部自然不会有理由退稿。
编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讨论充满诗意的情节,讨论林有成这位作者是不是因为结婚之后,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纯粹与美好,才会重写如此纯粹,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
“我个人是特别喜欢林有成在这部里的一段话,充满了诗意,如诗歌一般——”
有诗歌组的编辑看过林有成的《假如爱有天意》之后十分喜欢里面的一段充满诗意的文字,动情地说道:“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里,我思念你,张开开耳朵,当你能听到你的心跳,你爱的人也正在爱你,闭上眼睛,当你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你爱的人也正在爱你。”
“我觉得林有成写得这段话,就是诗歌,你说要不要向他约稿写诗歌啊?”
张伟听见同事这话,不禁笑了,说道:“你可以试试,能不能成就不知道了。”
“其实林有成的充满诗意,这也是之前就有的,那部《人间奇事》就是充满了想象力的诗意,如同逆流而上的河流,浪漫动人。”
“对对对,林有成那部《人间奇事里面也有段话说得特别好,之前不少读者还写信表示这段话激励着他们。”
这位诗歌组的编辑很显然是还记得《人间奇事》里面的那段话,居然还直接给背出来了——
“做你想做的人。”
“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
“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
“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
“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糟。”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
“我希望,你有勇气——”
“从头再来!”
张伟听着同事背出这段话,不禁点了点头,这就像是一首诗,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意,甚至还有激励人心,因为正如故事里面林奇所说的,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编辑部里面的编辑交流讨论着林有成的这部《假如爱有天意》,自然也会提到《情书》里面的那两句如诗歌般的话——
“你好吗?”
“我很好。”
很显然,林有成这一次的《假如爱有天意》如其名的是真正让编辑部的编辑们感受到了最初林有成爱情的干净与美好。
这样一股充满诗意的爱情自然也让一众编辑们心生欢喜,因为现在似乎随着八十年代的过去,时间再往前走,社会都在不断地关注着经济发展,下海经商,渐渐开始远离那个充满诗意的文学年代。
现在林有成的这部《假如爱有天意》就像是在回忆那份纯真美好的爱情。
这如何不让一众编辑们反复交流谈论。
“真得没想到林有成会这样一个故事,真得很难得啊。”
“是啊,相信发表之后,读者看见林有成的这个故事,也会相当惊喜。”
“我反正是相当惊喜的,我都开始怀念之前的文学创作,现在关于诗歌谈论都少了,很多都是在聊电视剧了。”
“只要作品扎实,依旧还是会打动读者,让读者喜爱的,林有成以前就说过,他写得是人民文学。”
……
编辑们谈论并不会影响的发表,这边《人民文学》杂志社也没有让林有成这位知名作家反复改稿子。
很快,关于林有成最新的消息也传出来了,京城文学圈子里面也有人知道林有成又写了新的稿子,而且还是关于爱情的。
这毫无疑问也是让京城文学圈开始期待起来,不知道林有成这一次会写什么样的故事。
在《赎罪》和《朗读者》之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等着?
文学圈子里有在期待,对于那些依旧热爱文学的青年读者同样也在期待,期待着林有成这位鳏夫作者在1991年的新婚之后,首次推出的作品究竟会是怎样的爱情故事。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