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阿凡达2》的国内票房成绩有些差。”
飞跃影视,办公室内,陈飞指尖敲着桌面,视线落在报表上那行“17.44亿”的数字上,眉头微微皱着。
外界这会都在讨论《寄生虫》入围奥斯卡的事,但他却没怎么去关注。
对于既定的事实,没什么好值得去讨论的。
反倒是对《阿凡达2》的国内票房成绩,他不是很满意。
视频通话对面,娜塔莎点点头,目光看向了桌上一份国内票房对比表,缓缓说道:
“确实不尽如人意,第一部当年在国内拿了13.78亿,那会儿还是2010年,影院数量、观影习惯都没法和现在比。
这十二年里,国内电影市场扩容了多少?光银幕数就翻了快十倍,春节档单部影片都能破50亿,可它第二部只比第一部多了不到4亿,说不过去。”
陈飞闻听此言,特意强调了一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间隔十三年,国内观众对‘视效革命’的新鲜感早就淡了,第一部当年靠3D技术让观众觉得走进了潘多拉星球,可第二部除了水下动作场面,核心的技术突破却没那么直观。
大家现在见多了《流浪地球》的太空电梯、《南海归墟》的粒子水墨,对只有视效没故事的片子,容忍度越来越低了。
而且它的剧情太拖沓了,三个小时的片长,前半段铺垫家庭矛盾磨磨唧唧,到了后半段冲突才起来,不少观众看到一半就坐不住了。”
听到这些话,娜塔莎也不由得皱起了眉:“那现在怎么办?”
陈飞靠回椅背上,轻呼了口气:“说到底,这部电影还是没抓住国内观众的需求。
以前好莱坞大片靠‘技术碾压’就能轻松收割票房,但现在却不行了,观众要的是‘技术为故事服务’,是能共情的角色、能记住的情节,《阿凡达2》这点没做好,成绩自然上不去。”
市场变化太快,卡梅隆拍片又墨迹。
他还在固守着以前那一套,但却不知道,光靠“情怀”和“技术噱头”,早就撑不起票房了。
“你把我刚才那些话整理一下,转告给卡梅隆那边。”
陈飞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平静却带着认真:“让他务必在第三部里多注意这些,要是还按第二部的路子来,下次国内票房怕是得更难看。”
娜塔莎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去联系他。”
视频通话随即挂断。
办公室里静了下来。
陈飞沉思片刻,打开电脑上,找到票房统计页面,专门查询起了《阿凡达2》的海外数据。
页面很快加载出来,他看着看着,不自觉挑了挑眉。
国内观众虽然不买账,但海外市场倒是另一番景象。
北美上映一个月,票房稳稳破了6亿美元,稳居年度票房榜第一,不少媒体还在预测最终能冲8亿美元。
欧洲这边更热闹。
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累计票房加起来超3亿美元!
当地影评人更是夸赞称:“《阿凡达2》的水下动作戏完全是影史级突破!”
许多观众为了看IMAX版本,甚至愿意提前一周抢票。
而在亚洲其他地区里,韩国票房破1亿美元,日本也有8000多万美元进账,东南亚的印尼、泰国等国,票房也都比同期好莱坞大片高出一截。
算下来,全球上映一个月,《阿凡达2》的海外总票房已经冲到13.5亿美元,加上国内的17.44亿人民币(约合2.5亿美元),全球累计票房近16亿美元。
陈飞看着这串数字,不由得微微点头。
果然,好莱坞那套“视效至上”的打法,在海外市场依旧强劲。
毕竟比起国内观众对“故事质感”的高要求,不少海外观众仍愿意为极致的技术奇观买单。
只是,陈飞心里清楚,这种“内外差异”不会一直持续。
等国内电影工业的技术再往前赶赶,海外观众也看够了“只有场面没内容”的片子,到时候,卡梅隆要是还不调整,恐怕就不只是国内票房差这么简单了。
而就在他正对着海外票房数据琢磨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屏幕显示是郭樊。
“陈导,你有没有看网上?最近突然冒出来不少《流浪地球2》的差评,有点不对劲。”郭樊的声音里带着点困惑。
陈飞挑了挑眉:“哦?我看看。”
挂断电话,他直接切到各大售票平台的影评区和豆瓣短评区。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
前阵子几乎一面倒的好评里,突然掺了不少刺眼的一星、二星评价,翻了几页都没断。
他随手点开几条,越看越觉得刻意:
“特效是不错,但太空电梯那段太假了吧?现实里哪有这么稳的?为了炫技完全不顾科学逻辑,尬得很。”
“三个小时太长了!中间图恒宇和女儿那段戏根本没必要,删了能紧凑半小时,导演就是舍不得剪自己拍的东西。”
“李雪建老师演得是好,可台词太刻意了,‘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听得我起鸡皮疙瘩,强行煽情没意思。”
“所谓的硬核科幻也就那样,很多设定都是抄国外的,只不过套了个中国壳子,吹得太过分了。”
这些评论看着像那么回事,细想却全是鸡蛋里挑骨头。
太空电梯本就是科幻设定,追求的是视觉震撼而非完全复刻现实。
图恒宇的线明明是推动“数字生命”线的关键,李雪建的台词更是戳中了不少人对“中国人韧性”的共鸣……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卖点!
陈飞指尖在鼠标上顿了顿,眼神微沉。
从他的经验来看,很显然,这并不是正常观众的吐槽,分明是有人在背后带节奏。
他抄起电话,直接拨给了公关部主管。
电话很快接通。
他直接问道:“网上《流浪地球2》那批突然冒出来的差评,你们查了没?”
电话那头的主管连忙应声:“陈董,我正准备给您打过去!刚查清楚了,这些差评不是普通观众的自发反馈,源头是一批专业水军。”
“专业水军?”陈飞挑了挑眉,指尖在桌沿轻叩,“路子查明白了?”
“查了个大概,”主管语速加快,“这些账号大多是新注册的‘路人号’,评论模板化很明显,而且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发布,IP地址散在好几个城市,但背后有统一的控评痕迹。
我们顺着线索摸了摸,隐约能看到几家和欢喜传媒有长期合作的公关公司影子,不过他们做得很隐蔽,没留下直接证据。”
陈飞哼了一声,心里那点猜测基本落了实。
果然,还真是董评那边动的手脚。
所以说,这一世他这是不敢搞刷票房的险招,改玩起来这种暗戳戳的小动作了?
看着屏幕上那些刻意的差评,他眼神冷了冷。
想靠这点手段动摇《流浪地球2》的口碑?
未免太天真了!
这部片子的根基是观众实打实的认可,可不是几句水军评论就能撬动的。
“既然敌人已经找上门来了,那就行动吧,按原定计划来。”
陈飞的声音里没了刚才的凝重,反倒多了点干脆。
他早就留了一手。
之前看着董评那边盯着票房较劲,就猜到可能会有小动作,只是想着有张一谋的面子在,没必要闹的太僵,所以才一直没动。
可现在,董评却急着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搞事,那也没必要客气了。
“明白陈总!”电话那头的公关部主管应声干脆,“我们现在就启动。”
“嗯。”陈飞应了声,挂了电话。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桌面。
本来想着春节档各家凭本事竞争,差不多见好就收,可董评偏要在背地里玩阴的,那也就别怪他不留余地了。
电话那头,公关部主管挂了电话后,立刻召集团队,下达了任务:
“动手吧!把之前整理好的东西都发出去,先放《满江红》剧情逻辑漏洞的客观分析,再把那几家水军公司接欢喜传媒单子的证据,匿名递交给几个靠谱的行业号,记住,我们只摆事实,不引战,让观众自己看。”
办公室里瞬间忙了起来,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既然对方先掀了桌子,那这场仗就得好好打了!
……
只隔了一天,网上风向突然变了。
原本集中在《流浪地球2》身上的讨论,猛地转向了《满江红》。
大量关于影片细节的质疑帖被顶了起来,条条都戳在要害上。
有人翻出历史资料较真:“南宋小兵穿精钢铠甲?这道具太离谱了吧!南宋军费紧张,普通士兵多穿皮甲或布甲,精钢甲只有将领才可能配备,这是基本历史常识吧?”
更有人扒出称谓漏洞:“片中小兵喊官员‘大人’,但宋代根本不这么叫,文官称‘相公’,武官称‘太尉’,‘大人’是明清才有的叫法,编剧就没做过功课?”
甚至连片中舞姬唱的词也被挑了错:“那首被反复传唱的词,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南宋末年哪来的?这就好比在唐朝电影里唱宋词,时代线全乱了!”
而关于宣发层面的问题,更是被扒得底朝天。
有网友晒出《满江红》的海报,批判道:“用瘦金体当标题?宋徽宗的字体配抗金主题,这审美是认真的吗?”
更有人圈出海报上的错别字:“‘精忠报国’的‘精’少了一点,‘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虏’写成了‘卤’,这么基础的错误都能犯?”
还有官微之前发的文案也被翻了出来。
一条纪念“靖康耻”的微博,竟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断成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底下一条高赞评价怒气冲冲:“连踏马历史名句都断不明白,还好意思拍历史题材?”
争议还不止于此。
之前编剧受访时说“用喜剧外壳装悬疑内核”,这话如今成了靶子。
不少观众在底下留言:
“喜剧元素和悬疑完全没融合好,沈藤抖包袱的时候,刚攒起来的紧张感瞬间就散了,后面反转要来了,又突然插个搞笑桥段,看得人割裂得很。”
“用嬉皮笑脸的方式拍这么沉重的主题,反而消解了‘精忠报国’的严肃性,有点不伦不类吧?”
“我至今无法理解,就易样千玺那演技,有什么好吹捧的?”
伴随着诸多争议,一时间,#满江红历史错误#、#满江红宣发低级失误#的话题接连冲上热搜,评论区里吵成一团。
原本口碑稳定的片子,突然被这些细节问题缠上,热度虽没降,却多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董评看着手机上密密麻麻的争议词条,手都开始抖了。
《满江红》陷入历史细节和宣发争议也就罢了,怎么连他偷偷安排水军抹黑《流浪地球2》的事都被捅了出来?
网上甚至贴出了几家公关公司接欢喜传媒单子的截图,配文【某些片方输不起,玩阴的倒是挺熟练】。
评论区瞬间炸锅,不少人顺藤摸瓜骂到了董评头上。
“飞跃影视到底有什么能量?这都能查到?”
办公室里,董评捏着手机来回踱步,额头上都冒了层冷汗。
他原以为那几家公关公司手脚够干净,怎么才一天就被扒得底朝天?
而正在他冥思苦想该怎么压下去时,办公室门“砰”地被推开,公关部主管慌慌张张跑进来,脸色发白。
“董总!不好了!《满江红》又出大麻烦了!”
董评一愣,下意识问:“什么麻烦?历史错误那些压下去不就行了?用架空来解释啊!”
主管摇了摇头,把手里的平板递过来,指着一条尾巴后面带着【爆】的微博热搜道:“不是!您看这个!”
董评将头凑了过去。
只见在屏幕上,一条带图的帖子转疯了!
有人把《满江红》的海报P了图,标题上的“满江红”三个字竟然被改成了“半池绿”。
下面还有一段配文:
“片里历史错漏像‘半池浑水’,宣发错别字断句错像‘一池绿藻’,这电影名我觉得叫‘半池绿’更贴切!”
更绝的是,下面还有人接茬道:“别说,‘半池绿’确实比原名更形象,剧情里的反转绕来绕去,跟池子里的水草似的缠人,历史细节糙得像绿藻挂壁,可不就是这味儿?”
这条调侃瞬间传开!
“半池绿”当即成了《满江红》的新外号,被许多网友疯狂调侃。
董评看着那三个字,眼前一阵发黑。
他原本只是想搞点小动作,反超《流浪地球2》票房而已,怎么就搞成了这种情况?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