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 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

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
    九月的最后一天。

    正在吃早餐的羽生秀树,接到了来自霓虹助理办公室,上村丽子的电话。

    “羽生老师,您在联合国总部领奖的新闻已经在霓虹本邦播出了,舆论反响非常热烈……”

    按照上村丽子的叙述,他领奖的新闻画面传回霓虹本邦之后,又不知道第几次将他推向了热点中心。

    如今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传统纸媒,几乎都被他给霸占了。

    领奖带来的曝光量剧增,也让追逐销量和收视率的媒体,开始挖掘并报道他的其他新闻。

    毕竟现在他是热点,在霓虹本邦的国民度又高,大家都喜欢看他的新闻,媒体们自然是要多多报道了。

    什么偶像失败,白手起家的传奇创业故事。

    什么文采风流,花丛游走的风流韵事。

    又或是一些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胡编乱造的小故事。

    虽说看着有些恼火,但羽生秀树却也不打算去理睬,更不打算动用手段去压制。

    毕竟作为公众人物,被媒体报道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至于那些八卦故事,桃色绯闻,羽生秀树就更不在乎了。

    从始至终,他可都没立什么用情专一的好男人形象。

    身边美女不断的花花公子,风流浪子,这才是他的形象。

    这种情况下,霓虹本邦根本没人会因为八卦绯闻而攻击他,反而会兴致勃勃的品头论足,当成茶余饭后的热闹看。

    不过上村丽子汇报完舆论情况,紧跟着又话题一转说。

    “羽生老师,东京都议会的山田笃志议员亲自来助理办公室找我,询问您什么时候从阿美利卡返回霓虹,并且希望在您返回霓虹后,能与您亲自见面。”

    听到的上村丽子的话,电话另一头的羽生秀树露出疑惑表情。

    “山田笃志?东京都议会的议员,这个人我以前应该没打过交道吧?和我们也好像没有关系?”

    上村丽子回答,“是的,山田笃志议员以往和我们并未交际,甚至在您被文化勋章除名的时候,还公开在媒体上对您做出过抨击。”

    羽生秀树问,“所以,他见我想做什么?想让我原谅他?”

    上村丽子摇摇头,“对方没有说明,只是希望能与您亲自见面。”

    “奇怪……”

    羽生秀树正疑惑呢,突然脑中灵光乍现,好似猜到了什么。

    “在文化勋章这件事上抨击我,我想我知道他要做什么了,你安排人对他调查一下,看看他和蝗室是否有关系。”

    在羽生秀树做事多年,积攒了丰富经验的上村丽子,在听到羽生秀树的话后,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立刻答应道。

    “我明白了,羽生老师。”

    羽生秀树问,“霓虹本邦还有别的事情吗?”

    上村丽子回答,“还有一些行程上的安排需要和您确认,香江……”

    接下来,上村丽子和羽生秀树就行程安排与调整,和羽生秀树说了一会,处理完后这才挂断了电话。

    而结束与上村丽子的通话后,羽生秀树又在上午时间,于套房内接受了澳洲ABC的专访。

    其实在昨天颁奖结束后,他就在联合国总部,完成了各国主流媒体的专访。

    之所以今天单独接受ABC的采访,自然是为了回报那位美女记者了。

    不过这位女记者昨天醒来拿了好处,今天获得了专访的机会,却依旧有些不满足,在采访结束后还对渣男勾勾搭搭,那样子明显是馋羽生秀树的身子。

    原本在女记者看来,身为花花公子的羽生秀树肯定不会拒绝。

    可偏偏羽生秀树就是摆出一副正人君子姿态,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位美女,并“客气”的将其送出了套房。

    很显然,这位女记者只看到了羽生秀树花花公子的一面,并不了解真实的渣男。

    对于羽生秀树而言,除非是那些活在前世记忆里,有着特殊意义的美女,又或是对他有用的美人,他可能会花费心思和金钱长期收藏。

    其他女人,不管再怎么漂亮,都不过浅尝辄止的友谊赛选手。

    只要得手,又因为实战而失去新鲜感,就立刻会被羽生秀树抛之脑后。

    而这位来自ABC的美女记者,显然是属于后者。

    当然除了对美女记者失去新鲜感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羽生秀树今天除了采访,还有别的安排。

    至于是什么安排,那自然是和彼得·彼得森约好,商谈关于投资百老汇的事情了。

    午餐结束,羽生秀树便坐车前往了约好的见面地点。

    这地方就在百老汇最核心的44街,一家看上去很有年代的咖啡店内。

    走进店内,一股手磨咖啡的香气扑面而来。

    虽说羽生秀树不喜欢喝咖啡,但他对这个味道却不排斥。

    说出名字后,侍者直接将他带上了二楼。

    然后他便在靠窗的一个半包围座位里,看到了已经提前抵达的彼得·彼得森。

    而那天晚上出现在慈善拍卖晚宴的百老汇女演员格蕾·海斯,此时正坐在彼得·彼得森的对面。

    不过今天的红发美人,褪去晚宴时的晚装,身穿一套OL女式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美貌依旧,但外形气质却大不相同,别有一番韵味。

    坐在那里并不像百老汇的女演员,倒像是从华尔街里走出来的商业精英。

    而且看看羽生秀树的造型,两人倒是莫名的合拍。

    “抱歉,让彼得先生和格蕾小姐久等了。”

    羽生秀树靠近后,客气的率先开口。

    彼得·彼得森和格蕾·海斯则起身迎接,嘴里说着不客气,我们也是刚刚才到这些话。

    待双方招呼打完,羽生秀树坐在了咖啡桌的另一侧。

    一时间,三人分属不同方向,气氛倒是有些微妙。

    羽生秀树左看看彼得·彼得森,右看看格蕾·海斯,总觉得这两人的关系并不简单。

    并不像是他猜测的,金主与女演员的关系。

    不过两人是什么关系,羽生秀树并不在意。

    他今天来,只是为了应付彼得·彼得森的百老汇投资项目。

    说实话,他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意愿不强烈。

    前天晚上答应彼得·彼得森,主要是为了暂时应付对方,方便他帮拉里·芬克打探消息。

    当然,即便没有拉里·芬克的委托,他为了面子上能应付过去,为了保持和彼得·彼得森的关系,也不会当场拒绝彼得·彼得森。

    不过若是今天聊完,他觉得彼得·彼得森的项目值得投资,也不介意投点钱进去。

    所以坐下来,一番客套的开场后,羽生秀树直入主题,“彼得先生,我对你的投资产品很感兴趣,可以为我详细的介绍一下吗?”

    “当然可以。”

    彼得·彼得森听到羽生秀树感兴趣,立刻取出产品介绍资料,开始详细的为羽生秀树介绍不同投资组合产品,以及具体如何投资,投资后的回报预期等等。

    羽生秀树听完,发现彼得·彼得森搞得这个百老汇投资组合,倒也不是完全在糊弄人,而是一款很“扎实”的产品。

    不管是从市场调查,投资构成,还是相关行业的数据,以及未来预期等等,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准备。

    而且这些产品组合,也比羽生秀树预想中的更加庞大与昂贵。

    就拿最贵的剧院组合投资而言,投资竟然达到了两亿美元。

    羽生秀树如果愿意付出这般昂贵的代价,他甚至可以一口气投资内百老汇四十一家剧院中的十九家。

    这些剧院不但都是百老汇剧院联盟的成员,其中更是不乏皇宫剧院、哈德森剧院、冬季花园剧院这样的大型老牌剧院。

    而看到这些著名剧院都出现在投资名单里,羽生秀树也知道彼得·彼得森在什么话上给他夸大其词了。

    那便是如今百老汇的情况,并不像彼得·彼得森所说的那般美好。

    很显然,如同英国西区的剧院一样,百老汇也因为时代的原因,进入了属于它的低潮期。

    至于陷入低潮期的原因?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从来都不是独立发展运行,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

    六十年代开始,阿美利卡因为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了电影行业,迫使好莱坞大制片厂在电影制作上,朝着大制作,大特效的方向转变,重新将消费者吸引回院线。

    而大场面的动作片出现,动作片巨星的诞生,帮助电影行业重返辉煌的同时,一个不小心就波及到了传统剧场行业。

    毕竟不管百老汇剧场的布景再怎么精美,演员的表演再怎么投入,都不可能比得过巨大银幕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

    而羽生秀树很清楚,大制作动作片对于剧场市场的冲击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环球影业与詹姆斯·卡梅隆合作,正在制作的《终结者2》。

    以及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即将谈妥酬劳问题,即将进入筹备环节的《侏罗纪公园》,将会彻底让电影进入大特效时代。

    到了那时候,即便百老汇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抵挡来自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了。

    当然,百老汇并不会因此衰落。

    但算算百老汇剧目的制作成本,一般百老汇话剧的平均制作费用就需要300万美元,音乐剧则会根据规模大小在8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

    如此高的成本,已经相当于如今好莱坞中等制作成本的电影了。

    而在这种成本之下,百老汇的剧目制作周期,甚至不比好莱坞电影短,很多时候还会超过好莱坞大制作的制作时间。

    有些大型音乐剧,制作公司准备上三四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也就罢了,偏偏盈利能力还远远不如好莱坞电影。

    且不说百老汇剧目的制作,百分之八十都会亏本,就算有些剧目在百老汇取得了成功,并开启巡回演出,那盈利也是远远比不上电影的。

    毕竟真人表演的效率,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胶片放映呢。

    当然这些问题并非现在才出现,早在好莱坞大制作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在没有受到大片冲击之前,市场回报还能勉强支持剧院和制作方良性循环。

    但大制作的出现,却冲毁了最后一丝勉强。

    逐利的资本迅速出逃,宁可去投资好莱坞电影拼盘,也不愿意投资百老汇的制作公司,只剩那些百老汇剧目爱好者的支持。

    然后制作公司因为缺少资金制作剧目,导致百老汇新剧不足,只能演出老剧目,进一步造成观众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这样看,如今投资百老汇似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熟知未来的羽生秀树却知晓,百老汇接下来会拿到和伦敦西区一样的剧本。

    虽然百老汇传统的运作机制已经无力维持,但却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致使阿美利卡成为所谓的“灯塔”。

    然后作为灯塔文化符号代表之一的百老汇,直接受到了海外的狂热的追捧,从单纯的文化符号,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旅游”符号。

    近些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

    但接下来才是关键。

    随着老大哥的离开,海湾那边的战争又震撼了全世界,这种情况将会被催化到极限。

    好莱坞大片出海,横扫全世界,疯狂输出阿美利卡文化与价值观。

    而百老汇也因此吃到了巨大的红利,帮助它在原本机制极尽崩溃的情况下,进入了又一个辉煌。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对于彼得·彼得森的投资,突然多了一些兴趣。

    趁着低潮期入场,趁着“西风”高涨肯定能获得丰厚的汇报。

    而羽生秀树还意识到一件事,那便是投资百老汇,给他带来的绝非直接金钱收益那么简单。

    首先,投资百老汇,可以让他更方便的获取百老汇剧目的电影改编权。

    虽然随着大片时代来临,百老汇剧目的改编在好劳务日渐式微,但偶尔也会有不错的剧目故事,适合在冲奖赛道上发力。

    其次,未来百老汇作为阿美利卡对外展示得重要“文化”舞台之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帮他推广IP的舞台。

    举个例子,演出漫威故事的舞台剧。

    不过这似乎不会被某些坚持传统的百老汇剧院接受。

    但没关系,内百老汇不成,他就再投资外百老汇剧场。

    到时候只要剧目能取得成功,财帛动人心之下,他就不信其他剧场不会跟进。

    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加速这些IP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推广速度。

    想到这里,他缓缓开口道。

    “彼得,我对这些投资很感兴趣,但觉得有些投资不够合理。”

    彼得·彼得森赶忙问,“比如呢?”

    羽生秀树说,“比如这份剧场投资,有些剧院虽然在内百老汇,但本身却毫无价值,甚至还不如外百老汇的热门剧场。”

    听到羽生秀树的话,彼得·彼得森摊摊手道,“Seraphim,这很合理,因为这就是投资组合的意义。

    就好像好莱坞的电影拼盘投资一样,你作为环球影业的老板,应该很清楚这点。”

    羽生秀树当然知道彼得·彼得森在说什么,这种组合投资,肯定是将优质投资和劣质投资打包起来出售。

    只是羽生秀树很好奇,彼得·彼得森这家伙到底是如何与百老汇的投资人沟通的。

    不过他知道百老汇背后有剧院联盟,以及剧院管理公司,或许这些势力和彼得·彼得森达成了某些协议。

    可即便如此,却也不代表他愿意接受彼得·彼得森提供的投资组合。

    羽生秀树拿过资料,用笔在纸上圈定了多个剧院的名称,然后对彼得·彼得森说,“如果我投资的话,这个投资组合里,我只愿意接受这几个剧院。”

    彼得·彼得森眼看羽生秀树提出条件,并且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彼得·彼得森非但不恼火,反而异常开心。

    因为羽生秀树既然愿意提条件,那就证明羽生秀树是真心想要投资的。

    比起投资组合的变化,他其实更看重的是投资成功。

    如今百老汇日子不好过,有些投资人着急脱手,有些人则急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才会联系上他,并给予高昂的回报。

    羽生秀树这位从事娱乐传媒行业的超级富豪,不管对百老汇,还是他而言,都是最优的人选。

    彼得·彼得森笑道,“Seraphim,只是这几家的话,你知道是不肯能的。”

    羽生秀树强势道,“彼得,我是投资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彼得·彼得森又圈了几个剧院名字劝道,“不如再加上这几家如何?”

    羽生秀树轻笑道,“呵呵,那你还不如帮我添几家外百老汇的剧院呢。”

    彼得·彼得森惊喜道,“你对外百老汇也感兴趣?”

    羽生秀树说,“只要能赚钱的投资,我都感兴趣。”

    “那不如……”

    “可以,不过……”

    ……

    就这样,两个人围绕投资进行各种拉扯,直到临近傍晚才告一段落。

    不是因为投资已经敲定,这么大的投资,根本不肯能如此快就确定。

    接下来,彼得·彼得森还会根据羽生秀树的要求,重新制定搭配投资组合。

    而羽生秀树也会安排手下,对投资进行详细的调查,然后接替他与彼得·彼得森进行接触。

    只能说了,这项投资才刚刚开始而已。

    咖啡店内,彼得·彼得森收起资料对羽生秀树说,“Seraphim,你可真是谨慎。”

    “数亿美元的投资,当然值得我谨慎。”

    羽生秀树虽然有钱,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然后就在这时,一直充当花瓶,全程都没说几句话的格蕾·海斯,却突然冲羽生秀树发出邀请。

    “既然Seraphim先生到百老汇了,不如一起去看场演出如何?”

    关于电视媒体、电影、百老汇的影响,纯属我一家之言,为剧情服务,与事实不符之处还望谅解。
最新网址:www.wbshuku.com